于爱华;翟光喜;崔晶;刘宏
目的:观察生姜有效部位(EPZ)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形态学改变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血管内皮的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同时每天灌服生姜有效部位(主要成分为姜辣素及挥发油)200mg/kg、400 mg/kg、800 mg/kg,连续13 w.取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分离并剪取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观察其血管内皮形态的改变,并测定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生姜有效部位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降低IMT,但对血清中IL-6、TNF-α无显著影响.结论:生姜有效部位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但未能明显影响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
作者:武彩霞;魏欣冰;丁华;孙霞;程秀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测定芩芷口服液中的黄芩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Shim-pack CLC-ODS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184~1.84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该法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2.50%.结论:该法快速、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以用于芩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学华;杨念云;李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五苓散含药血清是否能够抑制内皮素刺激下,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Ⅳ型胶原(Ⅳtype collagen,ColⅣ)的分泌.方法:采用常规血清药理学方法,以内皮素(endothelin,ET)-1为刺激因子,用MTT法检测五苓散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性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外基质中FN、LN及ColⅣ的含量.结果:五苓散含药血清可以抑制内皮素刺激下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olⅣ)的分泌.结论:系膜细胞是五苓散治疗肾病的重要靶细胞,五苓散可以拮抗内皮素对系膜细胞的作用,这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何岚;陈朝晖;徐月红;王宁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评价杜仲再生皮质量,测定了杜仲三次再生皮中降压有效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G)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国产YWG C18柱(46×250 mm,10 μm),以甲醇-水(30∶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77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第一次剥皮后的再生皮中PDG含量略高于原生皮;第二次剥皮后的再生皮中PDG含量与剥皮前的一次再生皮相当;第三次剥皮后的再生皮中PDG含量明显低于剥皮前的二次再生皮.结论:为了保证药材质量,杜仲剥皮再生可进行两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5年,第三次剥皮后的再生皮中PDG含量有待提高.
作者:冯锁民;甘志杰;翟西峰;付鹏飞;孙文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狗肝菜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建立CCl4致大鼠肝损伤模型及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发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动物血清和肝组织ALT、AST.结果:狗肝菜多糖能使肝损伤动物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结论:狗肝菜多糖具有保肝作用.
作者:李海燕;王旭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干姜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试验.方法:选择微波火力和加热时间、饮片粒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用3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采用微波火力100%、时间3 min、大粒为佳工艺条件.结论:微波加热炮制干姜的工艺是可行的.
作者:唐永红;潘忠记;麻春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新的白豆蔻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白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得到GC-MS总离子流(TIC)指纹图谱,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自编了提取多离子重建色谱(EMIC)软件,在GC-MS/TIC谱图中选择1,8-桉树脑、β-蒎烯、α-蒎烯、对伞花烯、α-乙酸松油醇酯等10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成分,确定其特征离子,建立了10个特征成分的EMIC指纹图谱;同时研究了不同的提取方法,采用特殊的PR混合溶剂提取挥发油.结果:在GC-MS/TIC指纹图谱中鉴定出42种化合物,比色谱指纹图谱增加了定性信息;首次建立EMIC质量评价方法,并可计算出相对含量,更直观地、量化地评价白豆蔻及控制其中成药的加工、生产,以得到质量恒定的产品;PR溶剂可快速、简便地将白豆蔻挥发油提取出来.结论:本法简单快捷,效率高、成本低,得到的GC-MS/TIC指纹图全面完整,GC-MS/EMIC指纹图谱直观明确,为中草药深加工提供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吴惠勤;黄晓兰;林晓珊;黄芳;葛发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非透析疗法时,静脉注射灯盏细辛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临床效果.方法:每日静脉滴注灯盏细辛30~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隔一个月后再使用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同时根据病人的Ccr制定相应的蛋白质摄入量,采用优质蛋白饮食并严格制定病人的食谱,通过观察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判断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BUN和Scr明显降低(P<0.01),Ccr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CRF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仲良;钟伟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喂养组,单纯高脂饲料喂养组,高脂饲料加EGB饲养组),每组10只.分别在实验前1 d,实验第30 d、60d、90 d各抽血1次,检测血中NO、6-keto-FGF1α的变化.结果:EGB能明显减轻血NO的含量,升高6-keto-FGF1α含量.结论:EGB能减轻AS家兔血管损伤,从而起到抗AS作用.
作者:王立杰;刘艳梅;石勇;王文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桃树根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胸膜炎、棉球肉芽肿,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中残余刚果红含量和炭粒浓度,以观察桃树根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增强小鼠对刚果红吞噬功能和炭粒廓清功能(P<0.05),对胸腔白细胞游走有作用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桃树根有较强抗炎作用.
作者:蒋霞;刘华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法,比较了竹节参各生物学性状对根茎产量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茎粗、大小叶片宽、叶片与花序的夹角是新品种选育中值得充分重视的性状.
作者:林先明;由金文;郭杰;谢玲玲;廖朝林;刘海华;王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不同施肥水平对半夏产量、有效成分、重金属含量、等级、折干比等比较,寻找半夏栽培的佳肥料配比.方法:田间施肥水平的比较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吸收法.结果:氮肥水平是影响半夏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磷肥次之,钾肥的影响小.结论:半夏种植的佳施肥组合为每平方米施纯N 25g、P2O5 18g、K2O 9 g,比例为N∶P2O5∶K2O=2.8∶2∶1,可以兼顾较高的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
作者:陈中坚;孙玉琴;赵雄廷;王炳艳;黄天卫;段承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制葛根素固体自微乳制剂.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优化自微乳处方,并进行自微乳效率的研究,主要包括黏度、电导率、折光、zeta、粒径、稳定性,溶出度.结果:优化的葛根素固体自微乳处方为:葛根素-吐温80-甘油-油酸乙酯-水-微粉硅胶-甘露醇的重量比为1.7∶16.6∶16.6∶1.3∶4.0∶39.9∶19.9,分散后平均粒径为30 nm,10 min时的溶出度为94.29%.结论:所制葛根素固体自微乳稳定性好,溶出迅速.
作者:于爱华;翟光喜;崔晶;刘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美味猕猴桃根乙酸乙酯提取物部分(简称ERAD部位,主要是三萜类化合物)的保肝作用.方法:采用ERAD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la)和异硫氰酸萘酯(ANIT)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试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免疫低下小鼠溶血素生成试验和毒性试验,以血清中的ALT、AST、T-BIL含量作为测定指标.结果:研究表明CCl4、D-半乳糖胺和ANIT模型组相比,ERAD(120 mg/kg,60mg/kg)显著降低ALT、AST、T-BIL含量(P<0.05).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表明,ERAD(120 mg/kg)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P<0.05).溶血素生成试验表明,ERAD(120 mg/kg,60mg/kg)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溶血素含量(P<0.05).限量毒性试验表明,安全无毒.结论:ERAD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和退黄,提高免疫功能作用,安全无毒.
作者:白新鹏;裘爱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确定金翘感冒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根据处方药味所含成分的性质特点,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金银花、连翘等药材水提正交试验,以绿原酸作为定量检测指标,优选出水提的佳工艺是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ZTCI+1澄清剂澄清和稳定性工艺研究,确定了按100ml药液中加入8mlZTCI+1的A配制液,再加入4mlZTCI+1的B配制液,可较好地解决成品的澄明度问题.
作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17个产地的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在0.006%~1.215%之间,其中以天津蓟县高,山东泰安低.结论:不同产地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田俊生;李天祥;刘虹;潘桂湘;张丽娟;高秀梅;窦志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为充分利用龙眼壳植物资源,探讨龙眼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法从龙眼壳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1.101 mg/ml,回收率为99.98%,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龙眼壳中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唐玉莲;黎海妮;李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高丽参注射液指纹图谱.方法:采用SPE-HPLC法对高丽参注射液样品进行分析,建立指纹图谱,并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共14个共有峰,11批高丽参注射液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方法准确、可靠,为进一步控制高丽参注射液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林华;吴钉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复方二仙汤中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分别在0.0053~0.1696μg,0.0300~0.9600μg及0.0612~1.958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1.19%),99.8%(RSD0.65%),98.7%(RSD0.94%).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以作为中药复方二仙汤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张艳波;施祖荣;贺庆;王峥涛;童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SFE)萃取鸦胆子油工艺参数.方法:以鸦胆子油中酸含量为指标,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酸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原力),确定其较佳工艺水平.结果:提取效率因素的主次作用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0Mpa、温度40℃、时间1 h.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鸦胆子中鸦胆子油是可行的.
作者:张兴德;刘汉清;郁红礼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