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

王爱民;张月鲜;刘风;潘泳岐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 焦虑, 评估,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了解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存在的焦虑状况,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后焦虑缓解状况.方法 对31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给予心理护理后再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中291例存在焦虑,发生率为91.5%,心理护理前评分为(59.00±11.25)分,心理护理后为(50.60±1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焦虑的原因排前几位的依次为:212例(66.7%)担心影响性生活,92例(28.9%)担心易衰老,78例(24.5%)害怕疼痛.结论 大部分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症状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得到缓解.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吸痰中止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araven-tricular tachyeartiia,PSVT)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心律失常[1],发作时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无效时易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作者:范英英;张秀华;邹璇;裘逸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临床护士不能及时巡视病房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巡视病房存在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 2007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临床23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各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实际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未按要求巡视的原因.结果 临床护士能按时巡视病房的只有23人(10.0%),不能按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者均为不能达到一级护理的要 求,即每15~30 min巡视1次;不能按时巡视病房的原因有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不符、一级护理患者太多、对陪护过度依赖等8个方面.结论 护理部通过加强护士的业务学习,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及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海霞;於翠文;邱碧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对护生实习初期焦虑原因带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针对性的护理教学措施对实习护生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53例初进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第1周内进行评估,同时调查影响其焦虑状态的主要因素,带教老师根据调查结果在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对实习护生进行干预,在实习完1个科室后再次作焦虑评估.结果 带教老师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后,实习护生焦虑发生率由26%降至8%(X2=6.692,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中,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初期,加强环境介绍、重视对护生实际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的培养,有利于减少护生焦虑的发生.

    作者:邹莉;王颖;周启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赛肤润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赛肤润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赛肤润和50%硫酸镁外用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 赛肤润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赛肤润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化疗性静脉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解英姿;叶富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制冰袋在扁桃体摘除术后的应用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术后出血和疼痛是其重要的护理问题.因此临床上常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冰袋置于颈部,以减少出血和疼痛,经过临床应用发现其接触面少、稳定性差、需要专人用手扶持,影响冰敷效果.我科通过临床实践,自制了一种新型冰袋,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岳红;刘淑彦;尹安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

    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4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体会.面肌痉挛影响患者的容貌,护理人员设身处地理解其心理需求,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如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减慢等脑疝症状,及早报告医生处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并发低颅压性头痛患者予取头低脚高位.多饮水,食用偏咸的食物;对并发面瘫的患者,嘱其在瘫痪的面肌上做环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练习张口、鼓腮、吹气球等动作进行肌肉功能锻炼;向并发听力障碍的患者耐心解释出现听力下降的原因,在患者健侧耳朵讲话,避免大声叫喊;对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0°~30°,保持鼻腔清洁,嘱其不要挖鼻孔.做好出院指导,嘱其禁用有神经兴奋作用的药物、禁饮兴奋性饮料等.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本组25例完全缓解,8例明显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0%(36/40).

    作者:木冬妹;李婵祺;胡晓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窦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护理

    总结20例鼻腔胆固醇肉芽肿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有效沟通、健康教育,手术前后鼻腔冲洗、雾化治疗,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眼眶并发症、脑脊液鼻漏和出血情况,提前预见并采取措施应对.20例患者无1例出现上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认为充分术前准备,及时观察病情,促进术后鼻腔尽快通气引流,做好出院随访工作是鼻窦胆固醇肉芽肿手术患者康复重要保障.

    作者:罗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防治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护理现状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膀胱黏膜损伤,也为细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引起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1].尽管UTI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容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并有导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败血症的危险.

    作者:朱丽娜;任启琴;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比亚芬乳膏治疗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比亚芬乳膏治疗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放射治疗中出现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皮肤护理,对照组放疗后在皮肤受损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再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紫花烧伤膏在创面上,厚度1~2 mm,2次,d;观察组放疗后在皮肤受损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再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比亚芬乳膏在创面上,厚度1~2 mm,2次/d.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23例(74%),观察组总有效28例(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比亚芬乳膏治疗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效果显著.

    作者:郑晓珍;姜京姬;吴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10例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密切观察贫血和出血的指标和症状,做好氧疗和输血的护理,监测尿量、血压的变化,控制血压,及时调整饮食,重视营养支持,避免严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加强预防感染措施,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是护理本病成功的关键.10例患儿除1例因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其余9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好转出院.

    作者:王莉;刘美红;刘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护理配合

    总结25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全麻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给予患者心理辅导;插管前检查插管器械,并备齐抢救用物;熟悉气管插管的流程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插管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掌握拔管时机,注意观察拔管后患者呼吸状况.本组25例患者插管时护理配合顺利,一次插管成功20例,反复插管成功5例,插管成功率100%,麻醉和手术预期完成,未出现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并发症.

    作者:黄小兰;罗少慈;李水薇;刘纯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128例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护理.128例患者中,双J管尿盐沉着61例,膀胱刺激征15例,肉眼血尿12例,双J管移位1例,严重尿路感染10例,管腔阻塞1例.护理上注意让患者多卧床休息、多饮水,不憋尿;平卧时床头适当抬高;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告知患者及时拔除双J管等,必要时适当使用抗生素.

    作者:谢冰洁;罗敏;周小双;林英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肝素钠存在配伍禁忌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比较多,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报道资料中介绍相对欠缺.笔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肝素钠出现配伍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辉;佘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巧用分装袋式输液器制作静脉输液模型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购买的静脉输液模型存在严重不足:模拟皮肤的质地较硬,需用力才能将穿刺针刺入模拟血管,这就会让练习者误以为在真人身上操作时也要用力刺入针头,极易导致穿刺失败;输液模型没有液体回收装置,很容易引起液体四溢或液体滴注不顺畅;这些模型在反复多次练习后,模拟皮肤和血管容易破损,更换成本昂贵.在经过多次实验后,笔者利用一次性分装袋式输液器制作静脉输液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光云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眼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使患者正确使用滴眼液,促进眼病康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6例曾使用过滴眼液的门诊就诊及住院眼病患者分别在门诊挂号后候诊时间及入院后第1天(健康教育前)进行调奄.结果 本组患者滴眼液知识总分高分8分(满分).得分3-8(4.8±0.5)分;本组眼病患者对滴眼液的取药途径、保存方法掌握较好,得分分别为98.0、92.5分;对滴眼液作用、滴眼时手卫生、滴眼体位、滴眼方法的知识存在欠缺,得分分别为65.O、77.5、71.5、60.0分;对滴眼液不良反应、滴眼液开启后使用时间这2项得分少,得分分别为26.0、34.0分.结论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尤其应加强滴眼液不良反应、开启后使用时间的宣教,避免或减少滴眼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钱满连;吴秀萍;全宇莉;李元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中的价值.方法 按照护理程序设计的CPR培训方案,对我院82名初级职称护士实施心肺复苏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结果 在CPR理论知识方面,深认知的护士由培训前的8人(10%)增至培训后的75人(92%),浅认知和中认知的护士分别由培训前的22人(27%)和52人(63%)降至培训后的1人(1%)和6人(7%)(P<0.01).在CPR技能方面,掌握组的护士由培训前的2人(2%)增至培训后的76人(93%)(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设计的cPR培训方案能明显提高CPR培训质量.

    作者:李玉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例肺栓塞患者溶栓联合临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护理

    报道1例肺栓塞患者采用抗凝和溶栓、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法治疗的护理.在溶栓、抗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溶栓的效果,避免反复穿刺、注射引起出血;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再次发生肺栓塞;加强健康指导,包括活动和用药的指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作者:洪雯;高美芳;王岚;庄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学报》第2B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皮肤的质控管理

    以往缺少对皮肤发生压疮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估;护士对预防压疮知识未能及时更新,措施滞后;缺乏具有专科特色的预防压疮指引作为工作指南;护士对预防压疮用具的使用时机及方法存在概念模糊等问题与不足.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护士预防压疮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制定皮肤管理制度,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预测及筛选;根据专科患者特点制定预防压疮护理指引;改良翻身方法及体位摆放指引;制定个性化预防计划;建立三级监控体系与评价.2007年1-6月经诺顿评分,确定有发生压疮危险的卧床患者106例,严格执行皮肤管理制度,实施个体化预防方案,加强质控管理,无1例患者发生压疮.认为加强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的皮肤管理后,提高了护士预防压疮的意识和水平,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文静;刘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

    静脉注射是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掌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巧较为困难.做到一针见血,既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又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笔者总结20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有以下体会.

    作者:方慧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