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巧用分装袋式输液器制作静脉输液模型

光云志

关键词:分装袋, 输液器, 静脉输液, 输液模型
摘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购买的静脉输液模型存在严重不足:模拟皮肤的质地较硬,需用力才能将穿刺针刺入模拟血管,这就会让练习者误以为在真人身上操作时也要用力刺入针头,极易导致穿刺失败;输液模型没有液体回收装置,很容易引起液体四溢或液体滴注不顺畅;这些模型在反复多次练习后,模拟皮肤和血管容易破损,更换成本昂贵.在经过多次实验后,笔者利用一次性分装袋式输液器制作静脉输液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总结24例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术前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急诊患者多情绪焦虑、急躁,用简短易懂的语言做好宣教,以稳定患者情绪;经久不愈的患者均有较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积极讲解手术的优点和可行性.做好皮肤准备,急诊患者在麻醉下,用软毛刷蘸肥皂水反复刷洗伤口周围皮肤,将污染创面变成相对清洁创面;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疖肿等异常情况.术后严密观察移植皮瓣血运,做好静脉血管危象、肿胀的观察处理;积极预防血管痉挛、供区切口感染的发生.保持正确的体位,患者创面较大,不宜侧卧位,予臀下垫糜子垫以预防压疮.指导循序渐进康复训练,足底移植皮瓣患者下地活动时穿宽松、软底拖鞋,在他人的搀扶下行走.本组患者术后3~7 d出现静脉血管危象3例,其中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另l例完全坏死,1例成活,其余21例皮瓣全部成活.

    作者:吕宏燕;周晓华;叶瑜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制冰袋在扁桃体摘除术后的应用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术后出血和疼痛是其重要的护理问题.因此临床上常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冰袋置于颈部,以减少出血和疼痛,经过临床应用发现其接触面少、稳定性差、需要专人用手扶持,影响冰敷效果.我科通过临床实践,自制了一种新型冰袋,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岳红;刘淑彦;尹安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妇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高危冈素评估及预防护理

    总结100例妇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经验.术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行为指导,取得患者的支持与配合,使患者达到能复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不良后果、并发症及预防的重要性的水平.术后6 h内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功能锻炼,6 h后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督促或协助其自行实施功能锻炼计划,同时通过其他细致护理预防栓子的形成与脱落.本组100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顺利出院.

    作者:王晓阳;杨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早期防治意识调查

    目的 了解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早期防治意识,为相应的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预防复发和对侧眼发病.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就视网膜动脉阻塞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 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中92%不知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动脉阻塞,能做到定期检查眼底的只有24%,而就诊时间在1 h内的只有6%.结论 在对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指导患者以早期预防为主,同时重视及时治疗.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致小儿喉头水肿1例报道及护理启示

    头孢呋辛钠是半合成的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一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结合,抑制细菌分裂细胞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起杀菌作用.

    作者:黄少娟;李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防治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护理现状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膀胱黏膜损伤,也为细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引起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1].尽管UTI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容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并有导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败血症的危险.

    作者:朱丽娜;任启琴;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巧用分装袋式输液器制作静脉输液模型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购买的静脉输液模型存在严重不足:模拟皮肤的质地较硬,需用力才能将穿刺针刺入模拟血管,这就会让练习者误以为在真人身上操作时也要用力刺入针头,极易导致穿刺失败;输液模型没有液体回收装置,很容易引起液体四溢或液体滴注不顺畅;这些模型在反复多次练习后,模拟皮肤和血管容易破损,更换成本昂贵.在经过多次实验后,笔者利用一次性分装袋式输液器制作静脉输液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光云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远程护理教育中教师的职能转变与素质培养

    远程教师是远程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随着远程护理教育中教师角色、护生学习地位、媒体作用和教学过程的转变,远程护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研究信息时代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提高自身素质,重点培养导学、教学设计、教学控制、创新教学和信息运用能力.

    作者:周丽君;徐旭东;张曙光;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用PRISMA床旁血滤机对10例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生化指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注意有无水肿、心衰现象发生.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不宜进行全身肝素化,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及休克发生.10例患者,死亡4例,痊愈出院6例.

    作者:刘雁凌;阎红梅;王顺华;杨红荣;刘丹;叶艳;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皮肤的质控管理

    以往缺少对皮肤发生压疮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估;护士对预防压疮知识未能及时更新,措施滞后;缺乏具有专科特色的预防压疮指引作为工作指南;护士对预防压疮用具的使用时机及方法存在概念模糊等问题与不足.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护士预防压疮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制定皮肤管理制度,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预测及筛选;根据专科患者特点制定预防压疮护理指引;改良翻身方法及体位摆放指引;制定个性化预防计划;建立三级监控体系与评价.2007年1-6月经诺顿评分,确定有发生压疮危险的卧床患者106例,严格执行皮肤管理制度,实施个体化预防方案,加强质控管理,无1例患者发生压疮.认为加强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的皮肤管理后,提高了护士预防压疮的意识和水平,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文静;刘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赛肤润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赛肤润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赛肤润和50%硫酸镁外用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 赛肤润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赛肤润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化疗性静脉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解英姿;叶富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雨雪冰冻灾害事件中司乘人员的心理干预

    总结雨雪冰冻灾害事件中受困人群心理干预体会.对广西河池冰灾造成滞留被困路途的司乘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主要手段有:采取谈话方式,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进行认知干预、提供准确信息,配合药物治疗.经积极努力干预,被困司乘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减轻了焦虑,增加自信,能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适应雪灾环境,平安地踏上归途;及时成功救治和疏导1名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刎颈自杀的受困人员.认为当前在专职心理医生不足的国情下,加强对各类救援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能迅速发现和评估心理应激状态,及时发现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张凤清;陆宏翠;王冬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取随机数字法将1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对干预组进行面对面干预和出院后有计划的电话随访和健康指导,内容包括指导日测体质量、服药、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等.对照组接受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不接受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通过查看住院记录和电话收集相关资料,所得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再住院天数、再住院次数、再住院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干预组患者自护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再次住院次数和天数,降低再次住院率.

    作者:王丽萍;王丽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窦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护理

    总结20例鼻腔胆固醇肉芽肿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有效沟通、健康教育,手术前后鼻腔冲洗、雾化治疗,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眼眶并发症、脑脊液鼻漏和出血情况,提前预见并采取措施应对.20例患者无1例出现上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认为充分术前准备,及时观察病情,促进术后鼻腔尽快通气引流,做好出院随访工作是鼻窦胆固醇肉芽肿手术患者康复重要保障.

    作者:罗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例肺栓塞患者溶栓联合临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护理

    报道1例肺栓塞患者采用抗凝和溶栓、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法治疗的护理.在溶栓、抗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溶栓的效果,避免反复穿刺、注射引起出血;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再次发生肺栓塞;加强健康指导,包括活动和用药的指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作者:洪雯;高美芳;王岚;庄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128例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护理.128例患者中,双J管尿盐沉着61例,膀胱刺激征15例,肉眼血尿12例,双J管移位1例,严重尿路感染10例,管腔阻塞1例.护理上注意让患者多卧床休息、多饮水,不憋尿;平卧时床头适当抬高;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告知患者及时拔除双J管等,必要时适当使用抗生素.

    作者:谢冰洁;罗敏;周小双;林英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白血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舒适护理

    总结80例白血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舒适护理.白血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压力大,特别是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显得十分脆弱,过分关注自己的各项检验结果.耐心向患者解释骨髓抑制的原理及意义,做好心理舒适护理;Ⅳ度骨髓抑制可致患者主观感受极度乏力,做好生活细微处护理.如用吸管饮水等;做好发热的舒适护理,物理降温时均采用柔软冰袋.能与皮肤完全接触,使患者感觉舒适;做好口腔溃疡的舒适护理,对于4例出现Ⅳ度口腔溃疡的患者,对症处理的同时利用2%利多卡因对口腔黏膜的表面麻醉作用止痛,从而使患者能饮水;本组4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肛周感染,认真进行肛周卫生宣教,重度感染者予抽取水疱积液,局部以雷佛奴尔纱条湿敷;做好皮肤黏膜出血舒适护理.静脉穿刺时不扎止血带,不拍打静脉等;通过医院工会、团委及电视台等媒体与社会志愿者联系,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及习惯.本组患者均安全度过Ⅳ度骨髓抑制期,顺利出院.

    作者:金卫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产后访视对新生儿红臀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给予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对预防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 接受产后访视的489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产后14 d回院正常体检、未接受产后访视的26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12.7%,对照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访视给予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可以有效预防红臀发生和控制红臀蔓延.

    作者:林环;古晓萍;郭子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肝素钠存在配伍禁忌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比较多,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报道资料中介绍相对欠缺.笔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肝素钠出现配伍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辉;佘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

    目的 了解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存在的焦虑状况,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后焦虑缓解状况.方法 对31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给予心理护理后再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中291例存在焦虑,发生率为91.5%,心理护理前评分为(59.00±11.25)分,心理护理后为(50.60±1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焦虑的原因排前几位的依次为:212例(66.7%)担心影响性生活,92例(28.9%)担心易衰老,78例(24.5%)害怕疼痛.结论 大部分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症状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得到缓解.

    作者:王爱民;张月鲜;刘风;潘泳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