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冬妹;李婵祺;胡晓静
目的 了解NICU护士的压力源,寻找其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压力,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自设问卷,对本医院50名N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NICU护士抑郁发生率38%,焦虑发生率12%.护士工作压力源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结论 NICU的护士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工作压力较大,宜采取积极的方式缓解压力.
作者:王建平;徐春苗;王逸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膀胱黏膜损伤,也为细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引起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1].尽管UTI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容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并有导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败血症的危险.
作者:朱丽娜;任启琴;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给予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对预防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 接受产后访视的489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产后14 d回院正常体检、未接受产后访视的26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12.7%,对照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访视给予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可以有效预防红臀发生和控制红臀蔓延.
作者:林环;古晓萍;郭子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10例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密切观察贫血和出血的指标和症状,做好氧疗和输血的护理,监测尿量、血压的变化,控制血压,及时调整饮食,重视营养支持,避免严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加强预防感染措施,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是护理本病成功的关键.10例患儿除1例因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其余9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好转出院.
作者:王莉;刘美红;刘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需求,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74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住院不同阶段护理需求调查,分为人院时、术前、术毕当日、术后、出院时5个阶段.结果 本组病人人院时需要的是熟悉主管医务人员,了解手术时间和费用;术前护理中,病人希望在护士指导下自己完成脐部清洁;术毕当日,病人希望了解手术的过程和结果,希望护士经常来看望;术后对饮食和早期活动指导的需求高;出院时需要对需要再次就诊的表现进行指导.结论 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护理时,应根据其不同的护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冬梅;曾红梅;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用PRISMA床旁血滤机对10例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生化指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注意有无水肿、心衰现象发生.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不宜进行全身肝素化,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及休克发生.10例患者,死亡4例,痊愈出院6例.
作者:刘雁凌;阎红梅;王顺华;杨红荣;刘丹;叶艳;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以往缺少对皮肤发生压疮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估;护士对预防压疮知识未能及时更新,措施滞后;缺乏具有专科特色的预防压疮指引作为工作指南;护士对预防压疮用具的使用时机及方法存在概念模糊等问题与不足.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护士预防压疮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制定皮肤管理制度,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预测及筛选;根据专科患者特点制定预防压疮护理指引;改良翻身方法及体位摆放指引;制定个性化预防计划;建立三级监控体系与评价.2007年1-6月经诺顿评分,确定有发生压疮危险的卧床患者106例,严格执行皮肤管理制度,实施个体化预防方案,加强质控管理,无1例患者发生压疮.认为加强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的皮肤管理后,提高了护士预防压疮的意识和水平,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文静;刘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赛肤润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赛肤润和50%硫酸镁外用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 赛肤润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赛肤润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化疗性静脉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解英姿;叶富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雨雪冰冻灾害事件中受困人群心理干预体会.对广西河池冰灾造成滞留被困路途的司乘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主要手段有:采取谈话方式,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进行认知干预、提供准确信息,配合药物治疗.经积极努力干预,被困司乘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减轻了焦虑,增加自信,能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适应雪灾环境,平安地踏上归途;及时成功救治和疏导1名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刎颈自杀的受困人员.认为当前在专职心理医生不足的国情下,加强对各类救援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能迅速发现和评估心理应激状态,及时发现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张凤清;陆宏翠;王冬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巡视病房存在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 2007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临床23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各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实际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未按要求巡视的原因.结果 临床护士能按时巡视病房的只有23人(10.0%),不能按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者均为不能达到一级护理的要 求,即每15~30 min巡视1次;不能按时巡视病房的原因有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不符、一级护理患者太多、对陪护过度依赖等8个方面.结论 护理部通过加强护士的业务学习,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及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海霞;於翠文;邱碧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比较多,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报道资料中介绍相对欠缺.笔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肝素钠出现配伍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辉;佘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眼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使患者正确使用滴眼液,促进眼病康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6例曾使用过滴眼液的门诊就诊及住院眼病患者分别在门诊挂号后候诊时间及入院后第1天(健康教育前)进行调奄.结果 本组患者滴眼液知识总分高分8分(满分).得分3-8(4.8±0.5)分;本组眼病患者对滴眼液的取药途径、保存方法掌握较好,得分分别为98.0、92.5分;对滴眼液作用、滴眼时手卫生、滴眼体位、滴眼方法的知识存在欠缺,得分分别为65.O、77.5、71.5、60.0分;对滴眼液不良反应、滴眼液开启后使用时间这2项得分少,得分分别为26.0、34.0分.结论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尤其应加强滴眼液不良反应、开启后使用时间的宣教,避免或减少滴眼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钱满连;吴秀萍;全宇莉;李元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1例过量口服复方苯乙哌啶中毒致呼吸骤停患者的护理.患者口服毒物超过了12 h,就诊时间晚,呈阿片中毒样表现、呼吸抑制、意识障碍,给予生理盐水30 000 ml洗胃,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遵医嘱予纳洛酮0.8 mg从茂菲氏滴管加入滴注以兴奋呼吸,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呼吸、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密切观察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清醒后食欲差、厌食、恶心、呕吐,鼓励患者适量进餐,多喝水促进排泄,尽量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患者因父母吸毒对生活绝望而服毒轻生,经护理人员予耐心安慰、疏导后表示今后不再轻生.患者住院4 d,病情好转后出院.
作者:高新华;王光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术后出血和疼痛是其重要的护理问题.因此临床上常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冰袋置于颈部,以减少出血和疼痛,经过临床应用发现其接触面少、稳定性差、需要专人用手扶持,影响冰敷效果.我科通过临床实践,自制了一种新型冰袋,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岳红;刘淑彦;尹安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多的医务工作者,其手卫生的执行对患者能否获得安全、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护士每天进行大量静脉输液操作,如果对手的清洗或消毒不充分,使手上的病原菌传播给下一个患者,导致医院交叉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影响医院病床周转率.
作者:安冬月;叶迈蕴;郑海燕;蒋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存在的焦虑状况,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后焦虑缓解状况.方法 对31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给予心理护理后再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中291例存在焦虑,发生率为91.5%,心理护理前评分为(59.00±11.25)分,心理护理后为(50.60±1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焦虑的原因排前几位的依次为:212例(66.7%)担心影响性生活,92例(28.9%)担心易衰老,78例(24.5%)害怕疼痛.结论 大部分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症状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得到缓解.
作者:王爱民;张月鲜;刘风;潘泳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提出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前瞻性调查的方法,预先设计调查表,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普通外科实施手术的1 344例患者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调查,并比较4项感染危险因素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 344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9例,切口感染率4.39%,较开展调查前的7.82%明显下降.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全麻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手术时间<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能有效控制切口感染.污染类切口、手术持续时间长、大手术和易污染手术均是术后切口感染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加强皮肤及胃肠道准备、密切手术配合、改善住院手术环境等护理对策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黄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取随机数字法将1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对干预组进行面对面干预和出院后有计划的电话随访和健康指导,内容包括指导日测体质量、服药、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等.对照组接受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不接受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通过查看住院记录和电话收集相关资料,所得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再住院天数、再住院次数、再住院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干预组患者自护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再次住院次数和天数,降低再次住院率.
作者:王丽萍;王丽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4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体会.面肌痉挛影响患者的容貌,护理人员设身处地理解其心理需求,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如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减慢等脑疝症状,及早报告医生处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并发低颅压性头痛患者予取头低脚高位.多饮水,食用偏咸的食物;对并发面瘫的患者,嘱其在瘫痪的面肌上做环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练习张口、鼓腮、吹气球等动作进行肌肉功能锻炼;向并发听力障碍的患者耐心解释出现听力下降的原因,在患者健侧耳朵讲话,避免大声叫喊;对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0°~30°,保持鼻腔清洁,嘱其不要挖鼻孔.做好出院指导,嘱其禁用有神经兴奋作用的药物、禁饮兴奋性饮料等.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本组25例完全缓解,8例明显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0%(36/40).
作者:木冬妹;李婵祺;胡晓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