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芸;任丽
腔镜手术因其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小、康复时间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但临床上在进行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体腔内温度和体外温度相差较大,镜头易出现起雾现象而导致看不清手术视野,影响手术操作.
作者:钱白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 41 例癌症放射治疗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提供心理支持,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由于患者放疗部位均在头颈部和胸部,容易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时发现感染.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尽量安排患者住单人病房,病房空气消毒从2次/d增加至3次/d、1:400 消毒灵拖地从 3次/d增加至5次/d;患者的医用垃圾、生活垃圾均统一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集中处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促进排痰,对因疼痛而不敢咳嗽者予及时止痛,并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内源性感染.经过精心护理,41 例患者感染症状全部得到控制;除2例癌症晚期患者病情恶化,停止放疗,39例全部完成放疗.
作者:那夕明;李红梅;周丽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自设调查表,对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24 h内和出院前1 d进行调查,将其焦虑得分与常模、对照组(上消化道溃疡未出血患者)比较,并按患者的人口学特点进行分组,比较其焦虑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入院24 h内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我国常模(P<0.01)和对照组(P<0.05),焦虑发生率24.6%;治愈后出院前1 d焦虑恢复正常水平(P>0.05);入院时,受教育程度低、自费、住院费支付有困难的患者焦虑得分较高(P<0.01 或 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焦虑,且焦虑水平高于上消化道溃疡未出血患者,其中受教育程度低、住院费自费、住院费支付有困难的患者焦虑更明显.
作者:宋晨;郭强;丁小容;余颖娟;董娟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通过呼吸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致病菌,既污染了环境,又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1].但目前临床上往往对呼吸机排出气体的污染未加重视,患者呼出气体未加任何处理即排入病室中.为切断患者呼出气体中致病菌对室内空气的污染,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减少对医护人员的危害,在呼吸机呼出气端安装细菌过滤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彩霞;潘群婕;叶东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应用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体会.(1)做好雾化吸入护理:伊洛前列素吸入的次数需根据患儿病情及耐受情况而定,根据医嘱按患儿体质量计算吸入剂量,吸入伊洛前列素前后均要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12个月以下患儿无法应用口含器吸入给药,采用面罩吸入给药.(2)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在伊洛前列素吸入前认真清理气道分泌物,减少对气道的刺激,手动呼吸气囊的辅助频率和潮气量应准确,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息儿的肢体动作、表情特点等,及时判断药物不良反应;患儿行机械通气致气道疼痛,而吸入伊洛前列素的不良反应亦表现为头痛、下颌痛等,疼痛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舒适度,而患儿年龄小、行机械通气等无法表达其不适感,可通过绘画评估、面部表情、行为测定等帮助测定疼痛程度.本组26例患儿给予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治疗和护理,无严重不良反应,22例效果显著,4例出现较轻不良反应,停药数分钟后均逐渐消失.
作者:李荣;王志伟;姚霖;冯东杰;杨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情绪不安问卷对12例发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患者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 采取针对性干预后,对患者进行再次测评.结果 本组患者中,中、重度焦虑11例,中、重度情绪不安者有10例;干预后,前者下降至5例,后者下降至4例,患者的焦虑状况和情绪不安程度明显缓解(P<0.01).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患者存在中、重度的焦虑和情绪不安,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程度,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为脱位后的再治疗创造了条件.
作者:闵贵娟;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84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结果 84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焦虑55例,占65%,发生抑郁73例,占87%.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焦虑总粗分、抑郁严重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较青年组严重(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
作者:黄燕林;王明军;林剑珊;滕艳娟;缪丽春;李浩宇;龙娟凤;符娟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家庭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首次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193例家庭腹膜透析病人首次发生腹膜炎的情况,通过与病人及家属或腹膜透析操作者交流,观看操作者操作流程,记录并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原因;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是否并发腹膜炎病人性别、年龄、原发病、营养状况、透析时间、血肌酐水平、随访情况、医疗付费方式、病人和操作者的文化程度有无差异,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93例病人中首次发生腹膜炎者44例;腹膜炎发生原因中,主要是因操作不规范而致,占68%;多因素分析显示:不规律随诊、无独立透析间病人腹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定期来院随诊、有独立透析间者(P<0.05).结论 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其次是便秘、腹泻、导管出口处感染;对腹膜透析病人要加强追踪管理,尤其是操作不规范、不定期来院随访、无独立透析间的家庭腹膜透析病人,应定期评估他们的透析情况并再培训,协助改善透析环境,减少腹膜炎发生率,降低病人退出率.
作者:廖玉梅;徐春华;高敏;李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强迫半坐卧位或平卧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卧位,此类患者的皮肤护理难度较大.在临床实践中,即使早期使用电动气垫床,也常常不可避免地出现骶尾部压疮.我科在2007年自制1种分体式海绵垫应用于强迫半坐卧位或平卧位患者臀部压疮的预防,近2年在临床使用中得到医护人员一致肯定,应用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琴;白小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气管导管一般带有气囊,目的是施行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时提供无漏气条件,防止呕吐物等沿导管壁与气管壁之间的空隙流入呼吸道[1].但气囊内压力过高会对气管黏膜形成压迫,当压力超过气管环和气管黏膜毛细血管正常平均动脉压时,局部黏膜和纤毛出现压迫性缺血,造成缺血性损害,拔管后局部可形成溃疡、瘢痕,严重者造成穿孔[2].相反,充气不足则导致漏气而致潮气量损失、误吸等并发症[3].故合理的气囊管理是人工气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从对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判断、气囊充气和放气护理、做好囊上滞留物的清除等方面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星;李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3例喉气囊肿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认为应让患者消除呼吸困难所致紧张情绪;术前防止剧烈咳嗽、用力屏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肿块进一步加大而引起呼吸困难;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创面渗血情况,咽喉疼痛明显时予颈部冰敷、普米克令舒液氧气雾化吸入,减轻咽喉部水肿和疼痛.加强出院前健康指导,防止疾病复发.3例患者手术后痊愈出院.
作者:刘翠兰;江琳艳;林晓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回顾性调查分析 276 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断性刮宫的结果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提出护理对策.诊刮术发现功能性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首位原因,功能性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增生型及萎缩型内膜改变为主,分泌型较少;患者良性病变中以炎症为主;患者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宫内节育器也可导致绝经后出血.故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随访跟踪,以降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指导绝经后妇女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主动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自觉参加妇女病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老年妇科疾病.
作者:黄惠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银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除了全身给药外,外用药物极其重要.传统的外用药物如黑豆油泥膏、水杨酸软膏等,患者使用后往往沾染衣被,造成衣物污染,药物的利用度及效果大大降低,若使用敷料包扎,成本较高又费时费力.2008年起我科使用食品保鲜膜给银屑病患者全身换药,效果良好,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王永利;杨春香;董高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创立护理品牌,形成专科特色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确立 2007 年为护理品牌年,对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服务观念与服务技能的强化培训,建立相应的制度与考核标准并将服务质量纳入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各科室开展特色服务创立护理品牌,开展优质服务岗评选活动,深化星级服务提升护理人员业绩,提高品牌效应.结果 实施 1 年半后各科室基本建立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品牌,优质服务岗考核项目中的护士仪容与岗位着装、服务态度、服务礼仪、护理服务的及时性与预见性、护理服务反馈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增值服务、服务礼仪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1 或 P<0.05).结论 护理服务品牌创建需要常培训常更新护理人员服务理念,需要贯穿护理文化内涵建设,将专科特色护理引入优质服务中,在创建服务品牌中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作者:黎月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银行系统职工代谢综合征及其主要成分异常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2007年某银行系统1628名20~50岁在职职工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身高、体质量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人群代谢综合征检出率6.94%,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65%、20.15%、1.97%、12.53%,并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干部超重/肥胖、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工人(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在银行系统职工中常见,有必要定期进行体检,对有异常结果 者给予生活方式教育及早期治疗,以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作者:黎瑞莲;周佩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我院为二级乙等儿科特色门诊综合性医院,门诊输液室 24 h开放,平均日输液量 500~600 人次,其中儿童占 300~400 人次.输液室环境狭小,加之儿科患者多、陪同家属多而护士又相对缺少,给患者就诊和医院管理带来较大困难.我院于 2007 年对传统门诊输液流程进行了改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了现代无线门诊输液信息系统,建立了现代门诊输液流程.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冰敷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1例PICC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置管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冰敷,方法 为:置管后立即开始冰敷1 h、间歇1 h,交替进行2次冰敷后,改为每6 h冰敷1次,每次1 h,共3次.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后立即给予冰敷能有效减少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桃月;翁媛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前臂骨科手术为方便医生操作常需使用手部托架使患者保持上肢外展位,传统的手部托架选用的材质为不锈钢且是一体化设计.在骨科手术中常需使用C臂机X线透视定位,本科室常因手部托架不能透 X 线,手术医生需反复摆放合适体位行术中透视,而耽误手术进程,患者及医护人员也增加了 X 线辐射量.鉴于此,我科采用改良方法设计一款手部托架,2008年2-9月将其运用至骨科手术 455 例,经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反馈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唐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甘露醇熔点高,性质稳定,但冬季容易结晶,细小的结晶易堵塞肾小管,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管内压增高[1],如冬季输注前不加温溶解,会有大量的微粒在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可能引起血栓或静脉炎[2],影响临床应用.故冬季甘露醇应在加温后,无结晶的情况下使用[1].随着软包装注射液的广泛应用,以往的热水浸泡法溶解甘露醇结晶已不能适应临床需要.2007年起,我科开始应用暖袋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简单实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飞苑;蓝海;谢冠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抗菌生肌散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营养支持疗法和抗感染治疗,清创消毒后,对照组使用庆大霉察纱条湿敷创面,每日1次;治疗组根据疮面大小,将中药抗菌生肌散(干粉)与生理盐水适量调成糊状均匀地涂在疮面上,每日1次.两组治疗10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84,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抗菌生肌散治疗压疮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莉;程景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