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程景华
注射用灯盏花素具有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作用,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碳酸氢钠是一种抗酸药,静脉输入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碱化尿液,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等,在临床应用广泛.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灯盏花素与碳酸氢钠序贯输注时,在茂菲氏滴管内立即出现变色反应,存在配伍反应,现报道而下.
作者:唐爱当;黄桂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冰敷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1例PICC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置管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冰敷,方法 为:置管后立即开始冰敷1 h、间歇1 h,交替进行2次冰敷后,改为每6 h冰敷1次,每次1 h,共3次.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后立即给予冰敷能有效减少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桃月;翁媛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通过呼吸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致病菌,既污染了环境,又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1].但目前临床上往往对呼吸机排出气体的污染未加重视,患者呼出气体未加任何处理即排入病室中.为切断患者呼出气体中致病菌对室内空气的污染,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减少对医护人员的危害,在呼吸机呼出气端安装细菌过滤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彩霞;潘群婕;叶东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42例采用ARROW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该方法 治疗的目的 、过程及注意事项,告诉患者置管对治疗气胸的重要性及优越性;每日定时抽气,对首次抽气后呼吸音仍低的13例气胸患者,连接导管至水封瓶持续排气;中心静脉导管管腔较细,容易受血块、坏死组织及肉芽组织等填塞而使引流失败,加强巡视,每班做好交接工作.经常挤压引流管,以保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而造成阻塞;置管期间加强局部皮肤护理,防止感染;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有关气胸的防治知识,指导患者避免增加腹压活动如抬举重物、大笑、排痰时剧烈咳嗽等,嘱患者多食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其屏气而增加腹压.42例气胸患者无1例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金熙熙;李晓静;苏红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11例闭锁综合征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经验.从患者入院抢救开始,即由经过培训的急诊护士给予早期全面康复干预措施,为后期康复计划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包括早期心理康复,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语言早期康复护理;吞咽的早期康复,避免患者舌肌和吞咽肌群发生萎缩;并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情况进行合理的肢体功能早期康复,从而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减轻,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保障.本组11例患者中1例因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其余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出院时5例患者口齿清楚能正常交流,3例患者口齿含糊,但能进行简单对话,2例患者能发出单音或双音节词;7例患者能自行进食;5例患者能自行行走,3例患者需人掺扶,2例患者可坐轮椅.
作者:陆春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低年资护士心电监护知识掌握情况,以提高其护理能力和治疗、抢救配合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 60 名护龄≤5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心电监护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88%~98%的低年资护士掌握正常心率范围、正常心电图波形和心电监护仪操作方法 ;对心率的报警界限设置、常见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掌握差,掌握率仅32%、35%、38%.不同学历低年资护士心电监护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护士对知识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年资护士心电监护知识掌握程度不甚理想.应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教育,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方法 提高其心电监护知识掌握程度,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许英;金丹;顾群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 41 例癌症放射治疗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提供心理支持,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由于患者放疗部位均在头颈部和胸部,容易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时发现感染.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尽量安排患者住单人病房,病房空气消毒从2次/d增加至3次/d、1:400 消毒灵拖地从 3次/d增加至5次/d;患者的医用垃圾、生活垃圾均统一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集中处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促进排痰,对因疼痛而不敢咳嗽者予及时止痛,并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内源性感染.经过精心护理,41 例患者感染症状全部得到控制;除2例癌症晚期患者病情恶化,停止放疗,39例全部完成放疗.
作者:那夕明;李红梅;周丽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银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除了全身给药外,外用药物极其重要.传统的外用药物如黑豆油泥膏、水杨酸软膏等,患者使用后往往沾染衣被,造成衣物污染,药物的利用度及效果大大降低,若使用敷料包扎,成本较高又费时费力.2008年起我科使用食品保鲜膜给银屑病患者全身换药,效果良好,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王永利;杨春香;董高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家庭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首次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193例家庭腹膜透析病人首次发生腹膜炎的情况,通过与病人及家属或腹膜透析操作者交流,观看操作者操作流程,记录并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原因;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是否并发腹膜炎病人性别、年龄、原发病、营养状况、透析时间、血肌酐水平、随访情况、医疗付费方式、病人和操作者的文化程度有无差异,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93例病人中首次发生腹膜炎者44例;腹膜炎发生原因中,主要是因操作不规范而致,占68%;多因素分析显示:不规律随诊、无独立透析间病人腹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定期来院随诊、有独立透析间者(P<0.05).结论 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其次是便秘、腹泻、导管出口处感染;对腹膜透析病人要加强追踪管理,尤其是操作不规范、不定期来院随访、无独立透析间的家庭腹膜透析病人,应定期评估他们的透析情况并再培训,协助改善透析环境,减少腹膜炎发生率,降低病人退出率.
作者:廖玉梅;徐春华;高敏;李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吸引系统是手术室常用的、必备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及患者的抢救工作中,吸引系统的通畅无阻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临床实践中,传统的吸引引流管应用于颅脑手术、骨科手术、肠梗阻急诊手术时,经常发生堵塞,严重影响手术的进展及患者的抢救.针对此,我院将一次性吸引引流管进行改良,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娴;詹永忠;卢绛芳;陈雪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此外尚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脑血流量,从而产生抗血栓和溶血栓作用.临床上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冠心病、脉管炎.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溶剂为无色澄清液体,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杀菌作用.临床上适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粟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伤及创伤性感染.2009年1月,我科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此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芸;任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抗菌生肌散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营养支持疗法和抗感染治疗,清创消毒后,对照组使用庆大霉察纱条湿敷创面,每日1次;治疗组根据疮面大小,将中药抗菌生肌散(干粉)与生理盐水适量调成糊状均匀地涂在疮面上,每日1次.两组治疗10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84,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抗菌生肌散治疗压疮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莉;程景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自设调查表,对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24 h内和出院前1 d进行调查,将其焦虑得分与常模、对照组(上消化道溃疡未出血患者)比较,并按患者的人口学特点进行分组,比较其焦虑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入院24 h内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我国常模(P<0.01)和对照组(P<0.05),焦虑发生率24.6%;治愈后出院前1 d焦虑恢复正常水平(P>0.05);入院时,受教育程度低、自费、住院费支付有困难的患者焦虑得分较高(P<0.01 或 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焦虑,且焦虑水平高于上消化道溃疡未出血患者,其中受教育程度低、住院费自费、住院费支付有困难的患者焦虑更明显.
作者:宋晨;郭强;丁小容;余颖娟;董娟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应用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体会.(1)做好雾化吸入护理:伊洛前列素吸入的次数需根据患儿病情及耐受情况而定,根据医嘱按患儿体质量计算吸入剂量,吸入伊洛前列素前后均要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12个月以下患儿无法应用口含器吸入给药,采用面罩吸入给药.(2)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在伊洛前列素吸入前认真清理气道分泌物,减少对气道的刺激,手动呼吸气囊的辅助频率和潮气量应准确,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息儿的肢体动作、表情特点等,及时判断药物不良反应;患儿行机械通气致气道疼痛,而吸入伊洛前列素的不良反应亦表现为头痛、下颌痛等,疼痛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舒适度,而患儿年龄小、行机械通气等无法表达其不适感,可通过绘画评估、面部表情、行为测定等帮助测定疼痛程度.本组26例患儿给予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治疗和护理,无严重不良反应,22例效果显著,4例出现较轻不良反应,停药数分钟后均逐渐消失.
作者:李荣;王志伟;姚霖;冯东杰;杨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前臂骨科手术为方便医生操作常需使用手部托架使患者保持上肢外展位,传统的手部托架选用的材质为不锈钢且是一体化设计.在骨科手术中常需使用C臂机X线透视定位,本科室常因手部托架不能透 X 线,手术医生需反复摆放合适体位行术中透视,而耽误手术进程,患者及医护人员也增加了 X 线辐射量.鉴于此,我科采用改良方法设计一款手部托架,2008年2-9月将其运用至骨科手术 455 例,经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反馈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唐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当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南省 20 所三级甲等医院和 27 所二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力资源结构、职称、学历、年龄构成等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47 所医院中,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数量平均7.04人,护理人员占82.24%.护理人员以初级、中级职称为主(占93.0%);护理人员主要为中专学历(占70.6%),40岁以上护理人员占80.5%,身体状况不甚理想,工作热情较低.结论 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均存在人员梯队不合理情况,其护理人员比重大、年龄、职称不合理,缺乏工作热情.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延伸和扩展消毒供应中心功能、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建立网络信息一体化系统,以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
作者:刘筱英;李寿年;黄莉;吴德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我院为二级乙等儿科特色门诊综合性医院,门诊输液室 24 h开放,平均日输液量 500~600 人次,其中儿童占 300~400 人次.输液室环境狭小,加之儿科患者多、陪同家属多而护士又相对缺少,给患者就诊和医院管理带来较大困难.我院于 2007 年对传统门诊输液流程进行了改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了现代无线门诊输液信息系统,建立了现代门诊输液流程.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是一种闭袢性完全性肠梗阻,终可致肠壁缺血、坏死、穿孔[1],全身感染中毒、休克而死亡,故需急性手术.因梗阻近端肠道停留大量粪便和细菌,以往手术时由于术前不能充分清洁肠道,不宜做一期切除吻合手术而采取分期手术,另外,数次手术增加患者身心痛苦,且容易造成腹腔内组织粘连,增加了第2次手术难度,并且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和延缓肿瘤的佳治疗时间.
作者:何洁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银行系统职工代谢综合征及其主要成分异常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2007年某银行系统1628名20~50岁在职职工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身高、体质量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人群代谢综合征检出率6.94%,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65%、20.15%、1.97%、12.53%,并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干部超重/肥胖、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工人(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在银行系统职工中常见,有必要定期进行体检,对有异常结果 者给予生活方式教育及早期治疗,以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作者:黎瑞莲;周佩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对留置尿管的家庭病床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尿路感染发生.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1月留置尿管出院的50例家庭病床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于出院前接受医院常规口头留置尿管出院指导,护士上门为患者更换尿管和密闭式引流袋1次/15 d;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增加详细的书面指导,并加强照顾者护理知识培训、规范无菌技术操作、做好会阴清洁、尿道外口护理、预防导尿管阻塞、扭曲等.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4周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4周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干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家庭病床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
作者:魏梅香;卢梅媛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