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胜平;凌向
目的 探讨急性胃扭转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胃扭转的临床表现、分类、诊断和治疗.结果 术前确诊6例(54.5%),手术中确诊5例(45.5%).11例接受手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胃扭转为外科急诊,发病影响因素较多.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及手术探查,治疗首选手术.
作者:许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减轻长期化疗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观察组50例穿刺时用5号半头皮钢针以≤15角度选择手背静脉进针,不使用止血带,手自然放松;对照组50例选用7号头皮钢针,选择手背静脉,按常规穿刺方法进针,比较两组间一针穿刺成功率和静滴过程中外渗现象.结果 观察组穿刺一针成功率为47例,占94%,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40例,占80%.结论 采用小针头小角度进针,不使用止血带,手自然放松,一针穿刺成功率可明显提高,而且静滴过程中外渗现象显著减少.
作者:王颖霞;张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29岁,主因第二胎孕足月阵发性腹痛3小时,于2004年6月29日入院.入院后查体:T:36.5℃ P:80次/分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如孕足月大小,可及宫缩,先露头,入盆,胎心142次/分,律齐,外阴经产型,阴道畅,宫颈管半消,宫口开大2.5cm,先露头,棘上0.5cm,双下肢浮肿(-);彩超示:宫内胎儿,双顶径8.9cm,股骨径6.8cm,右侧壁胎盘Ⅲ级,胎盘下缘可探及一大小8.8cm×6.9cm的略低回声肿物,边界清,形态规整,其内回声不均匀,中间为强回声,周边为低回声,其内可见极少量血流信号,羊水深4.85cm,血Rt、尿Rt无异常.
作者:赵爱娟;姚新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及操作技巧对手术安全的意义.方法 89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有合并症者62例,同一患者并存2种疾病者36例.术前综合评估病人脏器功能,结合病史及病人身体状况拟定出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酌情采取急诊手术或病情平稳后择期手术.结果 顺利完成手术84例,其中急诊手术48例,延时手术41例.中转开腹5例,平均手术时间53分钟.无手术死亡及胆管损伤.平均住院时间3.8天.结论 LC适于老年胆囊切除患者.
作者:井晓亮;李万义;闫振;闫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许多新生儿窒息、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治.然而机械通气亦会使患者医源性呼吸道感染有所增加,感染使气道通畅受到影响,机械通气效率降低.正确做好气管导管的固定,气囊的放气,气道的湿化,合理吸痰,保证氧气湿化的温度是减少医源性呼吸道感染,提高机械通气效率,提高呼吸衰竭病人救治率的首要关键.
作者:杨青丽;周艳霞;吕改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它的应用范围已日趋广泛,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喉阻塞;二是下呼吸道阻塞.其中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原因很多,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颅脑外伤、神经麻痹性疾病、严重的胸外伤、呼吸道烧伤等.在我们所做的为解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之气管切开病例中,颅脑外伤及其它原因者较多,胸外伤较少.现将笔者近年来临床遇到的17例严重胸外伤施行气管切开术的实践体会做粗浅总结.
作者:潘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的两种表现方式,同属于上层建筑,都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和认识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发挥医院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补充作用,对于更有效、更充分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医院的建设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纪翠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缺血性肠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供血不足而发生的综合征,根据缺血的程度分为梗死性和非梗死性缺血性肠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渐增高,为减少误诊误治,现将我院手术确诊的26例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胡琳琳;王永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对6年高危围产儿急救转运进行综合评价,以进一步提高转运效率与质量.方法 对1999年5月~2005年5月转诊住院的高危新生儿,按转运方式分为3组:Ⅰ组宫内转运组,Ⅱ组双程转运组,Ⅲ组单程转运组.比较3组间危重儿发生率、治愈率、死亡率、后遗症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等.结果 Ⅰ组宫内转运组:危重儿发生率51.2%(191/373),治愈率91.4%(351/373),死亡率1%(4/373),后遗症率1%(4/373),平均住院日为12天,平均住院费2615元;Ⅱ组双程转运组:危重儿发生率62%(761/1066),治愈率90%<967/1066),死亡率1.78%(19/1066),后遗症率2.6%(28/1066),平均住院日为15天,平均住院费3211元;Ⅲ组单程转运组:危重儿发生率76.6%(362/472),治愈率80%(378/472),死亡率2.96%(14/472),后遗症率3.8%(18/472),平均住院日为18天,平均住院费4762元.结论 3组间Ⅰ组宫内转运方式和Ⅱ组双程转运方式较Ⅲ组单程转运方式的危重儿发生率、死亡率、后遗症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为低,治愈率为高;在高危围产儿转运中,以宫内转运或双程转运对新生儿急救康复更为安全、便利、经济、有效.
作者:陶春莲;姜赤秋;吴莉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笔者于2004年6月~2005年12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美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晨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前,癌症渐渐变成一种普通疾病,处于同样条件下,接触同质、同量致癌因素,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则不发病,可见外因虽然很重要,但必须在内因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长期以来,现代医学在研究癌症病因时,都过度强调有形因素,比如化学致癌物质、辐射线、遗传、病毒和病菌、机体老化和免疫缺陷等,却忽略无形因素(心理和性格)对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作者:申丽萍;郭振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特点的一组症候群.患者体质虚弱,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饮食护理在本病治疗和恢复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临床实践谈谈饮食护理中的点滴体会.
作者:昝琼;夏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严重时危及生命,及时准确行立定血肿引流术,对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后期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赵志静;董世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蠲痹系列制剂治疗痹证的疗效.方法 以西药243例为对照,观察蠲痹系列制剂对286例痹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显效率为71%,总有效率为97%)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该制剂治疗痹证见效快、疗效稳定、治愈率高.
作者:谢胜平;凌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联合应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益广泛.维生素属临床常用药,与中药合用较为常见,不同的药物联用会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现采拮临床五种不同的联合用药得失简述如下:
作者:樊富华;张丽萍;刘成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有多系统的受累,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ID).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在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3%~0.7%,老年患病率为3%~4%,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pSS的病因至今不清,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个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与感染、遗传、免疫、代谢、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作者:汪美玲;刘卓;胡秋兰;吴爱萍;唐迎春;董倩茹;贺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为了了解我站供浆员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获得表面抗体情况,笔者系统统计并分析本站2001年1月份至12月份所作的3625名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供浆员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体效价进行了测定,详细报道如下.
作者:吴琼晟;尹兴德;高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12月,我院产科住院待产孕妇200例.入选标准:①知情同意.②年龄25~34岁.③初产妇.④为同满37周不足42周.⑤单胎头位.⑥无产科妇科并发症.⑦胎膜完整.⑧产前NST(+),引产前行Bishop评分分为≤5'114例,≥6'86例.
作者:赵琴;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症状,据统计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80%以上,因其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为探讨出血的原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笔者对我院妇产科门诊12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的诊刮病理进行分析.
作者:郑章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从计算机药库管理、药房管理、制剂管理、药品采购综合管理系统四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网络在医院药剂科的应用.旨在使计算机网络在药剂科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药剂科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使科室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陈姝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