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脑瘫患儿父母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

严晓岚;李玉秀;彭英姿

关键词:心理分析,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多途径调查了解住院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查看新入院患儿整体康复护理病历或记录,另外有计划地随机和患儿父母谈话,观察其言谈举止、表情,了解其心理变化,把记录下来的材料整理分析后总结出患儿父母的心理特点.结果 脑性瘫痪患儿父母的心理反应有: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否认、悲观、自卑、焦虑.结论 脑瘫患儿父母存在不良的心理障碍,应引起脑瘫康复工作者的重视.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多体位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DSA多角度投照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用岛津MH-200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分别行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正侧位、正汤氏位、反汤氏位、双斜30°~45°正汤反汤氏位造影.结果 用以上位置造影均能准确的把血管弯折与动脉瘤鉴别开来,清晰显示暴露出瘤体、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测量其大小.结论 多体位投照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为临床及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作者:谢海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脉冲多普勒超声评价心前脂肪沉积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前脂肪沉积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将心前脂肪沉积者与正常对照者分成两组,取心尖四腔切面,测量舒张期二尖瓣血流及肺静脉血流曲线中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前脂肪沉积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心前脂肪的沉积厚度呈正相关.

    作者:鲍贵锋;林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清总胆汁酸变化的观察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对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56例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进行动态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明显升高,且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升高,第10天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结论 在病情的早期血清总胆汁酸(TAB)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升高幅度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更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严志;潘敏仪;陆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100例高原性肺水肿的诊治分析

    我地区为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在3500m以上.高原性肺水肿为我院收治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处置不恰当极易引起死亡,现将我院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10年间收治的100例高山反应、肺水肿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向远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维持性血透是通过重复地进行血液透析以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使之尽可能健康生活的主要手段.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除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还要忍受强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理机能,而且影响到个体心理体征.在保证透析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宣教,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病人的心理问题,对提高血透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生命质量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粒吉;施素华;许树根;梁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无菌塑料粘贴膜在肾脏及腰椎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肾脏手术和腰椎手术常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均需硬膜外导管置管,置管后通常要用麻醉包里的小纱块按压穿刺点再用长条纸制的胶带固定,因麻醉穿刺部位多数在手术消毒范围内,术前消毒手术区皮肤时会把纱块和胶带浸湿,易造成胶带不粘,还有麻醉后摆体位都可能使置管脱出,导致麻醉失败,给麻醉师带来工作上的不便,甚至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开支.经探讨使用固定留置针的面积为7cm×11cm的3L无菌塑料贴膜来固定硬膜外导管,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园珍;贺德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嵌顿的处理1例

    双腔气囊导尿管是现在临床常用的导尿管,已取代传统的导尿管普遍使用,但是还未见有关导尿管嵌顿的报告,2006年5月2日上午,我科发生1例导尿管气囊嵌顿,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芳;贾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对173例化疗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并与132例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 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肿瘤患者化疗的恶心呕吐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范群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螺旋CT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面中部骨折(Fractures of midfacial region)是指发生在上颌骨、颧骨(弓)、眼眶和鼻骨等区域的骨折,可伴发颅底骨折,有时合并下颌骨骨折.因和眼眶、颅底等关系密切,而容易出现严重的合并伤和并发症,探讨和研究严重鼻副窦骨折准确的诊断和整复方法非常必要.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多层CT的应用,为面中部外伤临床诊断和制订外科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科自2002年收治53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厚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电视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9例

    目的 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以保留生育功能,增加再孕机会,并减少术中出血.方法 19例术前均肌注MTX 20mg,10例行开窗术,5例行挤压术,病灶部位均再次注射MTX 20mg.结果 19例术后均监测血B-HCG,术后每3天测定1次,15例下降明显(>20%),4例72小时下降<2%,予以MTX 20mg预防性化疗三天,血HCG 14天降到正常.结论 对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在电视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前肌注MTX 20mg,术中病灶部再次注射MTX 20mg,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姚朝英;叶道秀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与对策

    手术室护士从事的是手术室护理专业中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从事这个专业的护士除了护理专业本身应具备的一般条件外,还应具有审慎、审独、善解人意的工作态度,果断、敏捷、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他人、小组、集体至上的团队意识,召之即来、连续作战、持之以恒的充沛精力和健康的身体,所以,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存在的压力大于任何科室的护士.笔者对4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7%的护士有职业紧张感,55.1%有负荷感.因此,专家呼吁要对这个特殊人群进行减压.

    作者:陈素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谈医疗消费信息的开发利用与对策

    分析医疗消费信息对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探讨开发利用医疗消费信息的措施.

    作者:谭宗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持续强化训练对重度脑瘫患儿的远期疗效观察

    对一例4岁重度脑性瘫痪患儿进行了持续强化训练(CIMT)康复.在对患儿的行为和运动技能、自理能力、智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了持续强化训练(CIMT)康复计划,进行了运动能力方面的训练.通过6个月的训练,患儿在粗大运动发育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作者:陈敏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应用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为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用法、用量和疗效提供医学循证依据.方法 选择我科近年3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为临床观察组,给予长托宁治疗,将我科过去使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既往患者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论 长托宁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上比阿托品药物作用时间长、疗效好、副作用少、治愈率高,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兆海;柳海林;全玉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缓肝流脾法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高血压是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多见于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群,祖国医学称之为肝阳,属头病、眩晕范畴.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繁多,笔者1995年到今运用缓肝脾法,自拟缓肝流脾饮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2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维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绝经后妇女取环分析

    妇女运用宫内节育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工具,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认识,使用理想的节育器和妇女进入绝经期后如何安全取出节育器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将我院近二年绝经妇女取环4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杨丽萍;王云兰;王庆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痹宁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痹宁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加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DPN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痹宁胶囊治疗(每次三粒,每日三次),并分别在治疗后8W、16W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肝、肾功能和空腹血糖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和临床耐受性.结果 观察16W后提示血痹宁胶囊治疗组对改善DPN患者的肢体疼痛、发凉,感觉异常和/或减退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7.1%,较对照组88.2%有显著差异(P<0.05),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率为85.3%,较对照组76.5%亦有显著差异(P<0.05),血痹宁胶囊对血糖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影响.结论 血痹宁胶囊对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可以改善病变神经的传导速度,有良好的耐受性,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爱旗;苑凤未;陈旭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桡动脉穿刺优于静脉穿刺采集新生儿血标本

    目的 探讨采集新生儿血标本更合适的途径.方法 选择2004年全年住院的新生患儿375例,分为两组,2004年6月以前为静脉组共202人,2004年6月以后为桡动脉组共173人.采用同一抗凝剂的试管,将两组的穿刺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桡动脉穿刺和静脉穿刺的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桡动脉穿刺采集新生儿血标本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谢素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218例临床分析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十余年来,术者采用一期手术根治方法,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国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院文化与医院核心竞争力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WTO给医院内外环境带来的深刻变化,使医疗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面对医疗市场竞争局面,借鉴许多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被管理者所认识.要增强医院竞争实力,必须重视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王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