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析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形而上学现象

宋平

关键词:临床工作, 医学实践, 医务工作者, 方法和措施, 形而上学, 科学, 儿科
摘要: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笔者在儿科临床工作已经近20年,在这期间亲眼目睹了身边许多典型的形而上学现象.现在列举出一些,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探讨改正的方法和措施,以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合理、科学、人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市儿童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观察深圳市儿童支原体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5725例患儿取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结果两年间该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的总检出率为43.1%,其中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Mp-IgM的检出率持续达40%以上,感染患儿经临床相应治疗均取得明显效果,证实该期间存在支原体流行;发病年龄前移,1~3岁的儿童Mp-IgM的检出率高达53.5%,≤1岁的婴儿检出率为26.7%.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成为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本病的发生及流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晶;郑跃杰;邓继岿;白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根据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要求、疾病等特点,对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一对一式和小组方式,运用语言指导、书面教育、经验式指导等具体方法,结果80%以上能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80%以上掌握心绞痛发作时的自救方法;90%以上能掌握发病的诱发因素;93.3%出院后能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及饮食调节,取得良好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范宝华;殷忠俊;韩业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足月剖宫产的产妇共400例,年龄20~35岁.产妇孕期均正常,无任何合并症,新生儿体重2500~4000g,随机分为宣教组和对照组.宣教组有接诊护士及责任护士对孕妇在其入院后及产后进行宣教.使每位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好处有所了解,做好乳房准备.指导母乳喂养的姿势及家属协助的方法和术后卧位、饮食等.对照组不作宣教.结果宣教组第1天的泌乳率占44%,对照组为5%,差异有显著性(P<0.01).宣教组泌乳量充足占58%,对照组仅1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剖宫产产妇泌乳开始时间早于未接受教育者,且泌乳率及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赵瑞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次性注射器减压法在巨大液性包块切除中的应用

    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切除过程中,常采用两种手术方式:①延长手术切口.②在包块上切一小切口,用吸引抽吸囊腔积液,待包块缩小后行包块切除,两种方法均有不足之处.我院自2004年5月采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中应用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易红艳;钟笑萍;彭丹;林泗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骶骨硬脊膜外囊肿手术的新方法

    骶骨硬脊膜外囊肿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往往不被人们引起重视,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院自2001~2003年应用纤维蛋白胶合并耳脑胶治疗2例巨大骶骨硬脊膜外囊肿,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明政;郑瑞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佝偻病患儿52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由于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我院儿科自1999年5月~2006年2月对52例佝偻病患儿进行了心电图(ECG)检查,异常者2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马生录;马燕琳;姜维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述普萘洛尔的临床药理作用

    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中的代表药,在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作用和用途,现分述如下:

    作者:童三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二周CT诊断分析

    目的提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及分度正确率.方法收集分析75例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及颅内出血的一周内、二周后CT诊断结果,分别与6个月后的CT诊断结果及临床结论比较.结果一周内的CT诊断58例与临床相符,第二周以后的CT诊断71例与临床相符.结论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CT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以二周后第14天的CT诊断结果,对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的分度、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苏彪;吴海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和谐医患关系的经济学与伦理学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作者:王爱莹;崔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疗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

    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近些年来,卫生事业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挑战,医务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医德医风经受严峻的考验,出现了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问题.

    作者:郭青青;田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检测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62例各种类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IV-C)和透明质酸(HA)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甲胎蛋白的水平(AFP),并与30例健康人做比较,分析各指标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变化特点、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PCⅢ、Ⅳ-C、HA及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LN的改变不明显;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及AF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与肝功能的改变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A、IV-C、PCⅢ三项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LN诊断肝纤维化价值有限.联合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可提高临床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慢性肝病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作者:肖容;苏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颈肩部超声并颈肌等长抗阻训练治疗颈源性头痛

    近年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较受关注.颈源性头痛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治疗较困难.既往多采用针灸、理疗、按摩、痛点注射或神经阻滞等方法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持久.我院采用颈肩部超声并颈肌等长抗阻训练进行治疗,收到良好而持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凭;胡敏;韩宇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89团2005年腮腺炎流行病学调查

    189团位于农十师师部所在地北屯东区,得仁北麓,额尔齐斯河南岸,国道216线自西向东横贯团场中部,全团规划面积13.73万亩,现有耕地4.8万亩,分布在北屯东、西、南郊区,是典型城郊型农牧团场.

    作者:王勇;马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钦州市华侨食管癌5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钦州市华侨食管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对56例经电子胃镜检查并病理确诊的食管癌进形回顾分析.结果①检出率为3.82%,男:女≈4: 1,发病高峰年龄41~60岁,占73.22%;②好发部位依次为中段(69.64%)>下段(17.86%)>上段(12.50%);③镜下形态以肿块浸润型为主,占55.56%;④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占87.50%.结论本地区华侨食管癌检出率偏低,发病高峰年龄提前,应抓好食管癌的防治工作.

    作者:韦良宏;陈海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

    笔者总结了60例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手术期护理的体会,认为:术前充分准备、心理护理和正确卫生指导对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极为重要;术后观察引流管尿液的颜色及保持膀胱冲洗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注重基础护理,对防止术后出血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均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张伟新;刘付国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压计袖带的污染与处理

    血压计是重要的诊疗器械,其袖带在接触病人过程中的污染程度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人们较重视血压计的准确性,但忽视对其袖带的消毒.2001~2003年对我院血压计袖带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袖带的消毒处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彩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炎琥宁针剂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上感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炎琥宁针剂治疗小儿上感疗效显著.

    作者:王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改良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笔者通过对15例改良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术后的观察与护理,除1例患者切口肌层内积液外,其余患者术后未发现切口出血、感染、尿外渗等并发症.认为术后加强负压引流管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患者术后定期化疗和检查是出院指导的重要内容.

    作者:胡光曦;孔德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22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3月期间我科施行小切口切除胆囊治疗的223例胆结石病人进行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剂和医疗费用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3~4天,住院费用平均节约600元,术后不用止痛剂占90.3%,223例小切口胆囊切除病人中有2例皮下脂肪液化,未发现任何其它并发症发生,经平均18个月的随访无手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病人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只要技术熟练不会有术后并发症出现.

    作者:李桂春;陈发清;王松柏;刘勤武;岳云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3例诊疗体会

    新生儿缺氧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生后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该病是近年来新生儿早期常见的急症,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居高不下,HIE中有20%~30%有永久性脑损害,成为当前影响新生儿生命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95年至2003年八年间收治的7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总结如下.

    作者:姚运德;王翠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