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军;王军;尹忠民;秦巧萍;颜廷国;李东民
我院心脏中心CICU(先天性心脏病监护病房)自2006年11月份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成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分中心以来,已成功治愈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并创造了我市两个之,即年龄小(3个月)、体重轻(6kg).现将我院成立CICU以来护理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丽霞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脑室外引流结合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临床32例脑室内出血病例,行脑室外引流术后,连续4d每天二次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夹管2h后放开,引流血性脑脊液每12小时重复一次.定期复查头颅CT,术后一周,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结果 本组32例患者中,31例患者均引流通畅,29例患者术后4周意识恢复清醒,2例患者持续昏迷,1例患者因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 该方法综合治疗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作者:刘卫华;高飞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 55例脑室出血在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压、镇静、降血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于入院当天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 其中治愈27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达87.2%.结论 脑脊液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项宗桂 刊期: 2007年第26期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原称克隆病,近两年来,国内专家为了避免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克隆相混淆而将其改称.克罗恩病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10~10/10万,女性发病危险性比男性高20%~30%[1],我国发病率不高,但并非罕见且有增多趋势.克罗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我科于是2007年1月首次收治1例克罗恩病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东妮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皮肤、肌肉、关节、肾脏、血液、神经等器官或系统,病死率极高.其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常有用量大、疗程长、副作用明显等缺点,且疗效并不十分理想.笔者以刮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丽梅;杨梅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AUC)的内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总结我院20年间诊断为活动期UC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内镜表现及活检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临床表现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轻度UC占45.7%,中度UC占35.5%,重度UC占18.8%,出现肠外表现者占26.8%.内镜下以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多见,活动性Ⅰ级者30.4%,Ⅱ级者51.4%,Ⅲ级者18.2%;病变多位于直肠、直肠乙状结肠(61.6%).病理特征为炎性细胞浸润(100%)、杯状细胞减少(61.6%)、粘膜绒毛样外观(47.8%)、腺体结构紊乱(47.1%),隐窝脓肿(23.3%).结肠镜下活动性与疾病严重度有一定关系(P<0.01,rp=0.65);肠外表现的发生率在内镜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中呈递增趋势,但前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内镜分级患者的病理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活动期UC的内镜特点:活动性以Ⅱ级为主,病变多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内镜下UC的分级与病变程度、肠外表现及病理特征有关.
作者:廖新明;李兴红 刊期: 2007年第26期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重要地位.目前静脉输液中拔针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就在静脉输液拔针后常见的皮肤下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吕东霞;李克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压力增加,同时由于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环境、性质和服务对象等的特殊性,长期连续工作在密闭环境中,可使人心情压抑、疲乏,对身体的健康造成极其不良影响[1].所有这些因素都会使手术室护士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2],压力过大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导致心身疾病,严重影响工作质量[2],为此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应对进行分析探索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黄国雄 刊期: 2007年第26期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偿献血已成为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程度不同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在献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初次献血者恐惧心理的产生大部分是因为对献血知识及献血过程不够了解,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不但会影响献血者的情绪,而且会引起献血反应而使采血中断.因此,在献血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笔者就此分析导致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并加以分析.
作者:何伟胜;程碧宁 刊期: 2007年第26期
近年来,我院把提高基础医疗质量作为医疗工作的重点,从狠抓病案质量监控入手,把病案质量的优劣作为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医疗作风、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使病案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曾秀凤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终身性疾病.胰岛功能低下引起机体糖代谢紊乱,而产生血糖、尿糖增高,其致残率、致死率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此病的有效办法,给糖尿病患者及家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秋岩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预防食管疾病开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改良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6年6月食管疾病开胸手术158例,术前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9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护理;实验组用改良护理方法:用PVP-1(聚维酮碘)溶液行口腔护理,盐酸氨溴索溶液行雾化吸入.结果 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例数:对照组23例(29.11%);实验组5例(6.33%).卡方值χ2=13.16,P<0.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用改良护理方法能有效的预防食管疾病开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翠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中风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为了降低病残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收到理想效果,兹将临床观察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接民;张帆 刊期: 2007年第26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多有明显的胸闷、心前区痛,ECG有病理性Q波及动态ST-T改变,实验室检查有心肌酶增高.但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有的胸痛病人确有冠状动脉闭塞(多为冠脉小分支闭塞),而ECG无相应改变,心肌酶轻至中度增高或不高,我们将这部分病人命名为急性小灶性心肌梗塞.现报告12例.
作者:王明军;王军;尹忠民;秦巧萍;颜廷国;李东民 刊期: 2007年第26期
对于开胸手术病人来说,由于手术创伤较大,由手术引发的术后疼痛刺激也较重,对病人的生理干扰相对更大,尤其是引起呼吸幅度减小、交换量下降,甚至引起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另外,由于疼痛刺激引起病人咳嗽、排痰受限,导致肺不张、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术后疼痛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病情恢复,应用术后PCA(皮下、静脉、硬膜外)镇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PCA的应用时机,也是很关键、甚至是影响镇痛效果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作者:李岳振 刊期: 2007年第26期
手术麻醉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可能意外地被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自身破损皮肤或外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链针、刀剪等锐利器械刺破皮肤而导致被感染;或感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和防护措施落实不严,可致使医护人员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加强管理有效防护.
作者:齐亚平;刘婷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32例经手术治疗的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早期诊治疗效好,仅1例死亡为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2例,肠粘连梗阻1例,切口感染裂开2例.结论 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腹腔穿刺、腹部立位平片及近年广泛应用的腹腔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简单有效的手术是预后良好的保证.
作者:盛国才;党兴宏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188Re血管内照射对新西兰白兔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188Re血管内照射对预防再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 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照射组(n=30),均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照射组球囊损伤内膜后行188Re照射治疗,管腔下0.5mm处累计吸收剂量为15Gy;对照组则不行血管内照射.分别于术后1、3、6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照射组第3、6周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小(2.11±0.17mm2 vs 3.02±0.71mm2,P=0.003;2.63±0.84mm2 vs 3.80±0.99mm2,P=0.023),管腔面积明显增加(5.87±0.57mm2 vs 4.96±0.64mm2,P=0.009;4.74±0.59mm2 vs 4.16±0.40mm2,P=0.037),管腔周径明显增大(4.61±0.78mm vs 3.64±0.93mm,P=0.040;3.85±0.65mm vs 3.12±0.56mm,P=0.031),管腔狭窄程度明显降低(23.04±4.85mm2 vs 33.44±6.47mm2,P=0.003;30.82±7.18mm2 vs 41.46±10.95mm2,P=0.038).结论 188Re血管腔内照射能有效抑制损伤血管的新生内膜增生,改善血管重构,为预防临床PTCA术后再狭窄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作者:覃伟武;曹莉;曾知恒;刘唐威;黄凯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患者于拔牙术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完成骨结合以后进行义齿修复.结果 种植体稳定无松动,周围无炎症,X片显示无明显骨吸收.结论 即刻种植疗程短,疗效与常规种植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灵花;张素锦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在校女大学生减肥的现状以及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减肥观念和方法的差异,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女大学生减肥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女大学生398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的减肥意识偏高,但是在减肥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减肥方法误区与减肥心理误区.医学与非医学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减肥现况存在差异.结论 需要对女大学生进行宣教干预,让她们获得更多的减肥知识,改变不良的减肥行为,纠正不良的减肥心态.
作者:张彦;王长松 刊期: 200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