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立体平片投照体会

翟言武

关键词:腹部平片, 立体, 泌尿系统疾病, 胃肠穿孔, 投照方法, 立位投照, 滤线器, 肠梗阻, 诊断, 照片, 应用, 位置, 临床, 价值
摘要:腹部平片摄片位置,通常是采用立位,前后卧位,必要时可摄侧卧或仰卧水平投照片,腹部平片在诊断疑有肠梗阻、胃肠穿孔及某些泌尿系统疾病等方面有很重要价值,故临床上应用较广,传统的投照方法是使用立位投照架用滤线器投照,焦片距一般为75~100cm,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以上方法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素质

    护士继续教育是指在护士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继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教育.它主要分为二个阶段:一是毕业后教育,是在职教育的起始阶段,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二是知识的更新.

    作者:陶彬彬;陈会莉;杨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BiPAP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

    BiPAP无创通气在近年来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通气原理、患者的选择、通气优点、并发症和禁忌证、撤机以及常见的临床应用情况加以综述.

    作者:秦小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目的 防护性护理措施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43例病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给予健康评估,积极控制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患肢状况.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给予抬高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机械、药物预防.结果 43例病人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治疗全部恢复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主动的防治性护理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贾利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29例误诊分析

    对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咳嗽变异型哮喘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结果 表明误诊的主要原因为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够、滥用激素、缺乏综合分析等,提示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要加强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正确认识,结合临床资料、培养正确的诊断思路、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朱俊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的影响

    目的 综述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作一综述.结果 腹腔镜手术依靠CO2气腹行荷电操作,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干扰少等优点,但对患者各脏器生理机能、免疫产生不良影响及可能引起术后肿瘤种植、转移、复发等.结论 气腹对机体影响复杂,应加强相关研究.

    作者:潘志坚;李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佩尔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管理路径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路径在应用佩尔地平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人的效果,以期达到佳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用佩尔地平针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人48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护理,另一组按制定的护理管理路径护理.结果 患者依从性对照组为168例,占70%;观察组为228例,占92.68%,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死宫内发生率对照组为9.16%,观察组为0.81%,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的稳定性对照组为36.3%,观察组为97.6%,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管理路径可以提高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真;贺新芳;魏亚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多元文化医院地区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区域医院健康教育的实践.方法 介绍医院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形式及内容.结果 各民族病人健康知识获得率普遍提高.结论 领导重视是健康教育多元化的重要保证,多元文化区域医院健康教育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作者:葛建霞;刘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无创伤止痛措施对普外科术后患者护理的体会

    疼痛是个体在对一个有害刺激的反应中所经受的不舒适感[1],是外科患者常见护理问题之一.尤其术后由于手术切口及内脏牵拉引起的疼痛,使患者焦虑、恐惧,限制咳嗽、肢体活动,易致肠粘连、肺不张、肺炎、褥疮等并发症,故术后镇痛意义重大.传统上我们习惯肌注一些镇痛药物(强痛定、杜冷丁),但止痛时间短,疼痛反复且副作用较多.近年来,我们在配合药物止痛的同时,运用了无创止痛措施,使患者增强对疼痛的控制感,减少应激和焦虑,提高了疼痛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玉兰;张志达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AF系统在胸腰段脊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F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19例爆裂性骨折伴继发性椎管狭窄病例采用撑开内固定加全椎板切除减压,18例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无椎管狭窄病例采用单纯撑开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年8个月,骨折均愈合.3例椎体高度丢失10~15%,术后腰痛2例,无1例镙钉松动、断裂.结论 AF系统是治疗胸腰段单个椎体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椎弓根镙钉植入技巧,并进行良好的复位.

    作者:马建国;周小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冬病夏治的护理

    穴位贴敷是祖国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冬病夏治更是穴位贴敷林中的一大奇葩,方法简便且疗效显著.我科于1987~2006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尤其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工作中对冬病夏治的护理累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大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磨削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磨削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10例深Ⅱ度烧伤病人在伤后1~3天内分别采用传统削痂法和磨削法,比较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情况.结果 深Ⅱ度创面采用磨削法可缩短病人愈合时间(p<0.05),同时也抑制了创面瘢痕增生.结论 磨削方法简便、易行、手术出血少、损伤轻,既可祛除坏死组织,又可大程度保留残存皮肤及皮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制瘢痕形成.

    作者:赵继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84例血脂代谢异常分析

    糖尿病作为代谢性疾病,其脂代谢紊乱是导致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之一,老年糖尿病占糖尿病人总数的50%,其死亡者3/4为缺血性心脏病与脑卒中.本文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84例血脂代谢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东;侯丽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1996年3月~2006年12月米索引产111例,12~15+孕周36例(米索1组),16~35+孕周75例(米索2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mg~75mg,12小时一次共6次,第四天上午舌下含服米索,25ug~600ug不等,每3~4小时重复给药,根据孕周及宫缩调整重复给药剂量,总量≤1800ug.利凡诺引产44例,16~35+孕周(利凡诺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米索1组、米索2组、利凡诺组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引产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是97.22%、94.67%、90.91%;33%、20%、79.55%;(7.0±7.29)h、(17.72±18.30)h、(49.59±14.55)h;(106.57±84.92)ml、(178.87±134.75)ml、(147.25±101.53)ml;(5.17±2.31)天、(6.92±1.92)天、(7.66±3.52)天.米索1组较米索2组引产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显著性.米索2组较利凡诺组引产时间短,清宫率低,差异有显著性,而成功率、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安全、可行、有效、简便、痛苦小,孕妇依从性好.

    作者:庞云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浅谈对脑梗塞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趋增加.人口老年化正逐步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随人口老年化呈逐年上升,脑梗塞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

    作者:张抗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以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为表现带状疱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休干.因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3天于2007年3月27日到401医院住院检查治疗.入院后持续性疼痛不减轻,服用止痛药可缓解.病程中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胸闷、胸痛,大小便正常.

    作者:田剑;康雪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肝素钠早期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预防肾损害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HSP)为小儿常见病,占小儿风湿性疾病首位[1].其临床表现多样,但肾脏受累程度直接决定该病的远期预后.虽然HSP患儿大多预后较好,但HSPN(紫癜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成肾功能不全的也为数不少(占小儿末期肾衰的14%)[2].由于HSP易发展成HSPN,因此,如何预防HSP发展成HSPN决定HSP的预后情况.现将我科采用抗凝疗法治疗40例HSP,报告如下:

    作者:李细林;朱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根治急性重度中毒39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6年3月,我院通过血液灌流技术共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39例.其中女性13人,男性26人,年龄19~78岁.其中,口服有机磷中毒20人,接触有机磷中毒19人,入院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低血压、抽搐等.

    作者:王桂芳;朱晓云;王琼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4例临床分析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54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良;毕于鹏;许金芹;刘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用正交试验探讨咽炎口服液生产工艺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咽炎口服液的佳生产工艺.结果 表明,以醇洗浓度为70%、水沉比例为1∶ 2、药液pH值调至5为佳.

    作者:王凤军;曹振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辛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1].我们对ACS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雪;胡英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