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骨髁突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魏选辉

关键词:髁突, 骨折, 诊断及治疗
摘要:下颌骨髁突骨折常规X光片常难以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CT及三维CT的应用,确诊率明显提高,因而倍受关注.我院自2004年至今收治下颌骨骨折200例,通过X光、CT或三维CT确诊髁突骨折50例,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新升格专科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探析

    目的 研究新升格专科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策略.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5名新升格专科学校教师心理状况进行量化并统计分析.结果 新升格专科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国内其他人群.结论 新升格的专科学校,由于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制定新升格专科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瑞领;刘向光;姜波;姚志鸿;王雪静;徐慧琳;张青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40例脑型疟疾病人的护理体会

    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脑型疟疾40例,由于病情重,变化快,合并症多,死亡率高,护理工作特别重要.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田伟美;张斌;陈永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骨科手术体位不当致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随着手术学的快速发展,对手术配合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体位的正确选择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如何正确地安置手术病人的体位,使患者舒适,减少损伤与并发症,又能充分暴露手术野,配合医生做好手术是每位手术室护士值得探讨的问题.改变手术体位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点均发生变化,因此可导致皮肤、神经、血管、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损伤[1].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对56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中体位摆放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乐娥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急救体会

    新生儿呼吸衰竭(RF)抢救的第一步是建立通畅的呼吸道,气管内插管是好的方法.2003年1月~2007年7月,我们应用气管插管抢救38例新生儿RF,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农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成员与普通村民对

    目前预防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在我国已经刚刚用于临床试用,其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健康教育是人们容易接受的好疫苗.永吉县口前镇、原永吉县搜登站镇和大绥河镇(行政区划改革后现归吉林市船营区管辖)是我地区艾滋病高发的乡镇,在2004年10月开展城乡中学生同伴健康教育以后,农村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家庭中的自我防护和村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需求意识明显增强.

    作者:刘忠俊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95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如何使用解毒剂和尽快达阿托品化拮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毒蕈样症状,减轻对重要脏器(心、肺)的损害,以及积极预防反跳,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迅速清除毒物,尽早使用解毒剂并短期达阿托品化,对症治疗.结果 9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88例经及时抢救治疗3~10d后,病情稳定,痊愈出院;7例出现反跳,其中5例均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酌情用阿托品维持5~11d痊愈出院,余2例死于呼吸衰竭.而发生反跳的时间一般为急性中毒的12h~7d,乐果中毒反跳时间较晚,大多在中毒的第4~9d.结论 有机磷中毒的急性期处理关键是短期达阿托品化,这与首剂使用剂量和维持剂量有关;急性期处理后预防反跳重于治疗.

    作者:李曰富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浅谈妇产科术后并发腹部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防

    妇产科手术操作中常遇到炎症粘连松解后分离的创面缓慢渗血,或因止血不彻底造成术后血肿形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出现多例患者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腹部血肿.现将我院的诊断治疗情况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柳贤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剖宫产术后施行输卵管绝育术的体会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术后疤痕形成盆腔粘连等给输卵管绝育术增加了一定风险,为探讨一种安全、易行的手术方式,我站从2003年~2007年对来站施行输卵管绝育者随机选择1500例对象,分三组进行术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对具剖宫产史者取耻骨上3~4横指上纵行切口实行输卵管绝育术其手术成功率高.打开腹膜时,若腹膜紧张,手指引导下止血前钝性分开腹膜.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与无下腹部手术史者比较无差异,与有剖宫产史者采取原切口处入腹者比较差异显著.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翼点入路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治疗

    前颅凹底脑膜瘤约占全部颅内脑膜瘤的40%,其中约25%为鞍结节脑膜瘤.由于肿瘤位置深在,且与视交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垂体柄、下丘脑、三脑室底等重要结构毗邻关系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故手术切除难度大.自2000年4月~2008年5月,我院应用翼点入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广宁;赵军;于广久;王艳华;关宇欣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B超指导下中药灌肠治疗婴幼儿肠套叠

    目的 提高对B超指导下行中药灌肠的病例选择、操作要点及对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断、疗效等临床价值的认识.方法 婴幼儿肠套叠68例,先予补液及镇静解痉等处理,然后在B超指导下行中药灌肠治疗.灌肠成功者予补液、抗感染等治疗,并予以口服活性碳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B超指导下中药灌肠成功率为98.5%,较国内报道的空气灌肠复位成功(93%左右)高,患儿复位后均在8h内可排出黑色炭剂,无肠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B超指导下顺腑汤中药灌肠治疗,不但可利用水液汤剂压力使套叠肠管复位,亦可通过肠管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促进患儿复位后肠功能恢复,且可避免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所致射线伤害,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时鸣;易运连;潘永斌;邓钊洋;白剑;梁永雄;何淑媚;高卫华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本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期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 805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0.5%,其中以大肠埃希细菌为常见,其次为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多见(占9.06%),其次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结论 尿路感染细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及菌常见.

    作者:赵红艳;孙彦平;葛琳娜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假体来替换有病变的髋关节,以达到纠正畸形、恢复功能、消除患者痛苦的目的.其临床应用广泛,接受髋关节置换术者多为老年人或长期受疾病所困而体质较弱者,如护理不当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压疮、肺炎、肺不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假体脱位等.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7月对35例患者施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较完整成功的护理计划,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艳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纳洛酮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寻找更为有效的抢救急性酒精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0例,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并与单用纳洛酮组20例对照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组较单用纳洛酮的对照组有更短的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应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陆时运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附16例报告)

    目的 研究采用FCA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方法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缩小肿瘤,降低分期,行手术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疗效分析研究.方法 用FCA化疗方案对16例病人进行3~4个周期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恢复顺利,预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采用新辅助化疗后,使病人肿瘤缩小,分期降低,抑制癌细胞增殖,能够有机会进行手术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徐彦;吴俊卿;张忠国;李龙泽;张桂萍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异位妊娠120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我国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院自2007年2月~2008年3月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120例,现将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段丽萍;姚卉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成角旋转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疗效观察

    自2004年以来,我科采用三维多功能腰椎治疗机,对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成角旋转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继光;马艳;吴文富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缺陷儿引产护理管理的方法及体会

    1 方法1.1 对医、护、助产士的管理1.1.1 开发领导,争取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领导的支持体现在对产科出生缺陷管理的完善性及有效性,提供完善的设备,完整的一套用于填写出生缺陷的各种表格,以及对执行治疗和填写人员的培训.

    作者:朱雁珍;陈彦妮;周平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囊肿206例体会

    鼻窦囊肿的传统手术多采用鼻外径路,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目前传统的鼻外径路治疗鼻窦囊肿已逐步为鼻内窥镜手术所替代,手术以尽可能保证足够开放引流为原则.我们于1999~2007年应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囊肿,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慎友;徐永向;杜宜刚;翟云浩;邵文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12~16周妊娠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中,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妊娠12~16周、胎儿双顶径小于40mm,要求终止妊娠无药物禁忌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均口服米非司酮150mg,24h后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空腹口服600μg;阴道后穹窿放置600μg,舌下含化400μg,观察终止妊娠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结论舌下含化组具有米索前列醇用药量少,终止妊娠所需时间短,胃肠反应及寒战、发热等副反应低等优点.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地高辛的临床使用及血药浓度监测

    目的 介绍地高辛临床使用情况分析与临床药师参与血药浓度监测的分析.方法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以药动学、药效学原理为基础,密切观察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重视药物间相互作用,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 实现了药学监护下的个体化给药,有效地预防了地高辛的不良反应.结论 只有将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与药学服务紧密结合,使地高辛给药方案由常规化、经验化转向个体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