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祥举
化疗是癌症病人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由于化疗副作用会给病人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必须采取科学的指导,使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增强治疗信心,减轻用药后的反应,使身心处于佳状态.我科自2005年6月~2007年10月对60例癌症病人通过健康教育,减轻和消除了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万霞;廖卫;张秀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人数也在增加,加强这部分人分娩时的观察和护理,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是我们所期待的.
作者:刘福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我科于1999~2006年曾接诊2名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变异型心绞痛.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54岁,以咽痛3h于凌晨6:30就诊于耳鼻喉科,Ⅱ因痛旱持续性,逐渐加重,无呼吸闲难,无胸闷及心悸,无心前区疼痛.既往否认心脏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及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58次/min,心音低钝.咽黏膜无充血,会厌形态正常,声门无水肿.建议急查床头心电,患者拒绝.3min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血压80/50mmHg,遂同意检查心电,报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全导ST段抬高,不除外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治疗,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2周后治愈出院.
作者:姚旭光;孙福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量出血的处理和预防.方法 对近3年多来处理16例电切术后膀胱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均处理成功.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可通过腔内的方法处理,前列腺术后出血可以预防.
作者:魏民;徐培强;侯钦丽;丁德武;付聪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满意疗效.方法 采用泪小管插管,再行断端吻合.结果 术后患眼无溢泪症状.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采用泪小管插管后吻合手术,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罗菊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新生儿断脐后在皮肤的完整屏障上留有一个窗口--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如护理不当,会造成脐炎、脐周脓肿,随着感染蔓延还可引起腹膜炎、脓毒败血症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87.5%,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我科2006年元月以来应用济安舒能对180例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张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 ent,EVLT)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VVLE)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7例VVLE患者共102条患肢行激光治疗仪行EVLT或EVLT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2~24个月,全部病人经B超复查均未发现大隐静脉再通、局部复发及血液反流现象;所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静脉内激光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好、操作简便和无遗留手术瘢痕等优点,联合手术可扩大治疗范围.
作者:路云和;张丙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保守治疗在国内外得到普遍开展.本文对比研究了氨甲蝶呤(MTX)以及中药联合氨甲蝶呤、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宜芬;赵云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如何适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面临着求生存、求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对医院服务产生了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也对医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院注重了医院文化建设,倡导医院精神,克服市场经济对医院带来的负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使医院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林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断面研究,2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为ALS组,选取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两组血浆总Hcy水平.结果 Hcy水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组[(17.65±11.2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32±6.72)μmol/L].肌萎缩侧索硬化组叶酸水平[(9.52±2.5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3.56±3.23)ng/ml].维生素B12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萎缩侧索硬化组为(651±112.34)pg/ml,对照组为(632±164.89)pg/ml.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王敏健;杨志华;冉隆梅;朱国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1病例选择①残根要粗大,有足够的长度,根尖周围健康或尖周病根管治疗,塑化治疗无自发痛和叩痛.②外伤牙折:大部或全部冠折,根折者不超过下1.5mm.③传统桩冠修复或桩松动脱落而压根片示无病变.
作者:刘少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卵巢畸胎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成熟性畸胎瘤在卵巢更为常见,预后好,约1/3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发生恶变,而未成熟性畸胎瘤仅占卵巢畸胎瘤0.65%~2.45%较为少见,回顾近20年文献报道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预后不良,大多是病人在术后半年内复发或死亡.因此,对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治疗并观察其预后是本文研究课题,现将我院收治6例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治疗和预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红云;邹新文;范玉梅;张晓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nm23、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江苏镇江第二人民医院2005~2007年的胃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CNA、nm23、p5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x<'2>检验分析PCNA、nm23、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同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50例胃癌PCNA、nm23、p53表达阳性率分别是100%、44.0%、46.0%,nm23、p53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淋巴转移以及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PCNA与浸润深度无关,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及淋巴转移有关系(P<0.05).结论 PCNA与nm23、p53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PCNA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淋巴转移有明显关系.
作者:顾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癌骨转移单发者占31.5%,多发者68.5%.肺癌骨转移患者中腺癌50.00%,鳞癌25.00%,小细胞未分化癌16.67%,腺鳞癌8.00%.骨转移部位为肋骨37.00%,胸椎23.00%,骨盆20.00%,腰椎11.00%,其余为肩岬骨、胸骨、四肢骨等.腺癌以胸椎、骨盆转移为主,小细胞肺癌以肋骨、骨盆、胸椎转移为主.在行X线、CT、MRI检查的病人中,骨转移以溶骨性破坏56.42%,成骨性破坏26.28%,混合性骨破坏16.30%.结论 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其次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
作者:贺明;毕莜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膜引导性骨再生(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GBR)技术是修复骨缺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膜材料,作为一种机械屏障,控制周围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为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一个引导空间,保证骨组织在骨缺损区的生长修复,在此修复过程中膜材料起了关键作用.本文重点描述其机理和膜材料的新进展.
作者:张树立;刘炳才;周东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对外周神经减压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三处外周神经减压治疗30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的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惠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40%)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17例(56.7%)患者症状缓解;1例(3.3%)患者症状无变化.结论 应用外周神经减压术,可有效帮助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患者缓解疼痛.
作者:李永军;陈方焘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着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是一项投资少、效果好、可有效预防疾病保证小儿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国家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笔者对2005~2007年1460例计划免疫儿童实施了全程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春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咪达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方案,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我院82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2周的药物洗脱,然后给予口服咪达普利,每日1片(10mg),1次/d,连续4周,监测用药前和用药后第1、2,3、4周的血压和心率,并比较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收缩压为(140.1±14.2)mmHg,舒张压(88.9±7.2)mmHg,均较治疗前降低.结论 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病病人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作者:刘新;谢俊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本院自2000年以来诊治低钠血症病人6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男37例,女27例;年龄16~67岁,平均51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9例,GCS评分4~12分;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2例,蛛网膜下隙出血2例,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21例.垂体瘤6例,5例为巨大型,鞍上生长,侵及第三脑室;6例皆经额下入路,4例行次全切除手术,2例行全切术;颅咽管瘤19例,4例经额下入路,15例经翼点入路;11例行全切除术,8例行次全切除术.
作者:季祥举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开塞露改良注入加按摩器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开塞露40ml导尿管插入直肠7~9cm注入,加按摩器穴位按摩与心理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诱导排尿.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塞露改良注入法加按摩器穴位按摩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更佳.
作者:赵广民;范宜文;崔玉;燕吉广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