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英;周柳芳;任秋玲
2000年1月~2005年10月间,我们对86例65岁以上各类胆囊、胆道病变的患者选择安全有效术式积极治疗,围手术期间术前全面系统的检查治疗并存病,改善全身状况、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注重加强监护,提高麻醉质量;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毕玉彪;胡斌;曹婧;王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出血病因以小肠肿瘤和憩室为主,炎性息肉及血管病变少见.7例和6例患者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超与CT检查确诊,17例剖腹探查确诊.均采用手术治疗,30例随访1a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剖腹探查和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短期内出血大、有休克表现及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行诊断性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作者:张向东;张晓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笔者报告了我科近年来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30例病人的康复护理情况.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术前做好术前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正确使用CPM辅助仪训练,选择佳的肢体活动时间与活动方法,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无并发症发生,缩短了康复的时间.
作者:刘桂芝;冉孟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心肌梗死是严重损害机体健康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早期溶栓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措施,而溶栓治疗又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心肌梗死并室速、室颤5例病人,经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4岁,诊断左肱骨外科颈骨折,拟行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20年,长期服用伲福达降压,血压控制在150/90mmHg,胰岛素降糖餐后血糖控制在9mmol/L左右.20年前曾行甲状腺部分切除(颈丛);3年前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全麻),过程顺利.术前检查:餐后血糖11.8mmol/L,EEG示偶发房性及室性早搏,胸部X线提示右肺第四肋陈旧性病灶,余无特殊.
作者:胡小展;刘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弹响指又称屈指肌腱鞘炎,多因劳损、压挤和摩擦而引起,继而发展为狭窄性腱鞘炎,拇指多发,小指少[1].临床上多表现为手指不能伸直,局部压痛、肿胀及手指的放射痛,甚至有手指麻木感,发展到狡窄时则疼痛双手消失,唯一的症状为弹响或者绞索,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目前多用封闭方法治疗,虽有疗效,但易复发,我们采用针刺麻醉下推拿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志凌;邵雪;朱凤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尘肺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病人属晚期尘肺病人,由于长期存在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导致呼吸衰竭发生,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舒张支气管、祛除痰液、改善通气、纠正呼吸衰竭是治疗的关键.本组应用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在治疗老年尘肺合并COPD并发呼吸衰竭3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华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已成功实施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子宫肌瘤21例,子宫腺肌症3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例;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时间80min;术中出血量10~50ml,平均25ml;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手术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5~6d出院.
作者:郑荣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手术前临床医生给每一位患者检测凝血指标,目的 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老年组手术患者118例,青年组手术患者129例手术前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手术后患者DD、vWF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左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不断回升,我国结核病疫情也日趋严重.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也是高耐药结核国家.肺结核的耐药病人病程长,治疗效果差、痰菌不易转阴,已经成为难治、甚至不可治的疾病,对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现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笔者通过对2004~2006年的88例住院肺结核病患者的情况进行.
作者:董丽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近几年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增高原因.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1776例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剖宫产率逐年增高.1999年为20.69%,2005年上升为47.29%,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胎儿因素、头盆因素持续为剖宫产主要指征.结论 (1)胎儿因素和非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逐年增加.(2)对剖宫产医学指征的掌握不严格,也是使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
作者:曾玉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内镜下副胰管插管、十二指肠小乳头切开是胰腺炎诊治的有效途径.笔者采用24具成年尸体.采用解剖学观测方法对十二指肠小乳头的出现率、位置、形态、大小、开口及与大乳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观察测量.为临床内镜下行十二指肠小乳头插管和小乳头切开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陈天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笔者主要阐述了采用按摩与牵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即有利于突出的椎间盘环纳,同时又有利于改善腰部肌肉的活动功能,使机体的内外环境达到稳态,疗效稳定持久,愈后不易复发.
作者:畅雄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肩锁关节脱位四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998年12月~2006年6月,我科采用张力带固定、Bosworth固定、Dewar固定、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80例,其中男128例,女52例;年龄19~75岁,平均47岁;新鲜脱位165例,陈旧性脱位15例.结果 随访6~38mo(平均22mo),四种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均确切,但各有优缺点.结论 四种内固定中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冉隆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腹腔镜手术是现代医学的一种先进手术治疗方法,它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对胃肠刺激小、经济等优点,因而在各级医院逐渐开展起来,现将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配合、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等方面总结如下:
作者:王作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7例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洗胃、促进和增加胃动力药物应用、营养支持并中医辅助治疗,加强观察、心理护理等.结果 7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均恢复良好,2~3wk出院.结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禹水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及其抵抗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100例和1型糖尿病21例与对照组45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红细胞和血小板t≥3.5,P<0.05~0.01;相关r=1~1.003.结论 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红细胞和血小板显著相关,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别.
作者:何锡辉;张柏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以下简称TMJDS),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为多见.长期以来,对TMJDS的发病原因和机理的讨论多围绕成人患者.近年来,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从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入手,可以使TMJDS的病因研究,尤其是合因素研究得以深入,同时可以对TMJDS进行预防和早期治疗.[1]笔者统计分析了我院口腔科诊治的200例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病因、发病情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平;贺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胎龄26~32wk、体重1000~1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出生后2h内气管内滴入PS,对照组不用PS,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NRDS的发生率、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机械通气的时间及胸片改变的严重程度.结果 预防组NRDS发生率,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及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胸片改变程度比对照组轻.结论 早产儿出生后预防性应用PS可以降低NRDS发生率,减轻NRDS发病程度.
作者:姜赤秋;吴莉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产道血肿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产道不同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因不能外流形成血肿.血肿可以发生于外阴、阴道、阔韧带,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后出血,继发贫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予以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48例产道血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作者:刘迎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