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少燕;曾向廷;吴先衡;张奕伟;林斯宏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豆状核(苍白球、壳核)损害的扩散特点。方法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未经治疗的1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及15例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颅脑 MRI扫描,包括常规MRI平扫及DTI扫描,测量豆状核(苍白球、壳核)的部分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第一本征值(λ1)、第二本征值(λ2)和第三本征值(λ3),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1)苍白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D患者FA值减低(t=-2.24,P=0.035),MD值升高(t=4.10,P=0.000),λ1值升高(t=3.96,P=0.001),λ2值升高(t=3.17, P=0.005),λ3值升高(t=2.56,P=0.02)。(2)壳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D患者同样表现为FA值减低(t=-2.35,P=0.028), MD值升高(t=5.13,P=0.000),λ1值升高(t=5.32,P=0.000),λ2值升高(t=4.22,P=0.001),λ3值升高(t=4.15, P=0.001)。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豆状核损害表现为FA值的降低,MD、λ1、λ2、λ3值的升高,DTI可提供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豆状核在扩散水平损害的信息。
作者:覃浩玲;黎规典;徐萍;潘希敏;陈应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肾出血血管造影(DSA)表现形式与选择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53例患者分别因肾造瘘取石,肾穿刺活检及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发生肾损伤大出血病人。采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造影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和分型,选择相应栓塞治疗方法。结果53例患者中52例发现出血征象,采用超选择插管进行栓塞治疗,全部获得成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医源性肾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形式,选择相应栓塞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止血效果,能大限度保留肾功,减少并发症。
作者:彭志康;刘亚洪;刘玉龙;陈洪彬;陈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CSP)妊娠囊及子宫的MRI表现,并评估MRI在切口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0~2013年临床或B超怀疑切口妊娠,并取得手术及病理结果的16例病例,总结其MR影像特征、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6例病人中,2例排除CSP诊断,14例确诊为CSP,妊娠物均位于子宫下段峡部疤痕周围;14例CSP病人中8例病人妊娠物内部信号均匀,呈T1WI低、T2WI高信号,包膜呈T2WI略高、T1WI等信号,增强扫描仅有包膜轻度强化,另外6例病人妊娠物内部信号不均匀,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T1WI可见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4例向宫腔内生长为主,10例向肌层内生长为主;14例CSP患者,6例为超声监测下高危负吸术,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高危负吸术,另外2例排除CSP的患者,分别行高危负吸术和药流术。结论 MRI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彭;刘伟;杨军;邵康为;朱才松;袁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经直肠三维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3例直肠癌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其中33例行CT检查,37例行MRI检查,检查后分别依据TRUS、CT、MRI对直肠癌进行T分期及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为直肠癌,并获得术后病理分期,术前TRUS、CT、MRI的T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8.49%(50/73)、42.42%(14/33)、64.86%(24/37),TRUS与CT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TRUS与MR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0);术前TRUS、CT、MRI的N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3.01%(46/73)、66.67%(22/33)、81.08%(30/37) TRUS与C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1),而TRUS与MRI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TRUS在评估直肠癌局部浸润深度上较CT更为准确,在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方面MRI更为优越。
作者:刘长珠;王会敏;曹务腾;练延帮;袁芬;朱攀;周智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标准,24例患者,I型22例,II型2例,其中有4例和2例分别系同一家族成员,分别为母亲和3个儿子及父亲和女儿,且均为I型患者,合并皮肤牛奶咖啡斑的12例,皮下多发纤维瘤结节的10例,其中19例行手术确诊。结论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NF1型占大部分,NF2型较少,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家族史,可考虑诊断本病。
作者:周俊芬;刘玉林;陈宪;闫卫鹏;袁子龙;岳君秋;王明伟;张照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4年2月9日在卫生部北京医院举行了李果珍教授100岁寿辰暨从医从教70周年座谈会。大会由卫生部北京医院党委书记王建业主持,院长林嘉滨致祝寿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北美洲甲状腺结节的触诊检出率约为4%~7%,超声检出率则高达67%[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多达50%的成年人存在甲状腺结节,但其中恶性甲状腺结节不足7%[2-4]。对于恶性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应该选择手术治疗;良性结节中,若无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不需要治疗。若有压迫症状、继发或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骨后甲状腺肿、影响美观并造成心理负担等则需要治疗[5]。
作者:卢峰(综述);徐辉雄(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1ρ对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OA患者的患侧膝关节行T1ρ、T2 mapping序列扫描,以T2 mapping序列作为对比,测量髌骨、股骨软骨的T1ρ、T2值,与20例正常组比较;同时计算各部分软骨的T1ρ、T2值Z-score 的置信区间、Z-score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及了解其分布情况。结果 OA组髌骨、股骨软骨T1ρ值分别为(50.01±4.23)ms、(53.80±4.38)ms,较正常组(45.12±0.92)ms、(45.42±0.84)ms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7,P<0.001;t=8.446,P<0.001)。OA组与正常组软骨的T1ρ、T2值之间具有相关性[OA组相关系数为0.548±0.170,置信区间为(0.396,0.812),正常组相关系数为(0.455±0.163),置信区间为(0.246,0.789)]。结论 OA患者中关节软骨T1ρ值升高,且T1ρ与T2值两者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T1ρ与T2 mapping能互补的诊断关节软骨早期退变,两技术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检查方法。
作者:余太慧;梁碧玲;钟镜联;叶瑞心;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早期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不同孕周的1800名早孕妇女分三组给予经腹常规超声及高频超声扫查。比较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对各组妊娠囊(GS)、卵黄囊(YS)及胚胎组织的显示能力。对另300名早孕孕妇同时行经阴道及经腹部高频超声检查,比较经腹高频超声与经阴道超声(TVS)显示GS 、YS及胚胎组织的情况。结果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对GS、YS及胚胎显示率的比较,在孕龄小于4周及4~7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孕周大于等于7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高频超声和TVS对GS、YS及胚胎组织三项指标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明显提高小于7周的早孕GS、YS及胚胎组织的显示率,与TVS类似,且图像清晰,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侯立业;徐作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初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旨在提高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结果13例共16个病灶(单发10例,双侧3例)。肿瘤为圆形或卵圆形或分叶状的实性肿块,T2WI呈低信号为主,代表富含成纤维母细胞成分的区域,其内不同程度长T2水肿、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肿瘤由卵巢动脉供血。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能反应肿瘤起源及其病理特征,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少燕;曾向廷;吴先衡;张奕伟;林斯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2]大连市医学会;[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性应用多种介入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先经健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中央型135例,经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 F鞘管手动机械性血栓抽吸;混合型291例,采用Fogarty球囊拉栓及12~14 F鞘管手动机械性抽吸血栓联合治疗。258例合并髂总静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行PTA或支架置入治疗。腘静脉以下血栓行溶栓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3 d患肢肿胀、疼痛均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完全清除率88.97%;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均较术前明显减小(t=19.37、23.99,P<0.001)。409例随访3~12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6.85%、2.69%、0%;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静脉通畅无附壁血栓89.49%;临床总有效率98.53%。结论个体化综合性应用多种介入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微创、手术成功率及血栓清除率高,且住院周期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亮;张希全;孙业全;葛世堂;王义平;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6个月内婴儿不同月龄正常髋关节的超声特点及变化情况,为诊断6个月内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提供参考。方法对290个正常髋关节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月龄分为0~2月组(n=56)、2~4月组(n=130)、4~6月组(n=104)三组,运用Graf法对图像进行测量,对不同月龄组间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声可清晰显示髋关节形态结构、股骨头及髋臼位置关系。290个髋关节中,97.9%为Ⅰ型,2.1%为Ⅱa型。左右两侧髋关节的α角、β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6,P>0.05);各月龄段左右两侧髋关节的α角、β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3~2.75,P>0.05);而各月龄组正常髋关节α角、β角不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2,25.72,P<0.05)。结论超声能够良好显示髋关节的形态特点,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确诊及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华珍;李丽珍;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40例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37~79岁,中位年龄58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单侧32例,双侧8例,2例峡部同时受累,共50个病灶,30例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病灶大径<5 cm者44个,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5 cm者6个,呈边缘不光整、椭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2个病灶包绕同侧颈总动脉,1个侵犯气管,1个侵犯颈前肌群。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36个,等密度14个;密度均匀47个,不均匀3个。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30个,中度强化16个,明显强化4个。4例伴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多表现为甲状腺区塑型生长、密度均匀、轻中度强化的软组织肿块,肿瘤大者易侵犯邻近结构。
作者:江明祥;邵国良;陈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脂肪瘤患者脂肪瘤内神经纤维的显示及MRI分型与临床表现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MRI诊断为脊髓栓系合并脂肪瘤患者脂肪瘤内神经纤维的MRI图像与临床表现。结果本组共23例TCS合并脂肪瘤患者MRI均可以明确神经纤维位置、走行及毗邻关系等解剖学特征。MRI简单型共7例,包括单纯脂肪瘤1例、粘连型6例;MRI复杂型共16例,包括包绕型4例,包绕并融合型12例。MRI显示复杂型TCS合并脂肪瘤患者较简单型患者更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P=0.007)。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TCS合并脂肪瘤的分型及其内的神经纤维,其对手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杜二珠;涂建华;张礼娟;麦春华;袁云龙;叶梓彪;黄少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