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讲故事找一些废旧图书或旧挂历纸,将上面的小图案剪下来贴在手套的指尖上做成纸偶娃娃;还可以在手套手心的正面贴一些五官表情,做成有表情的手套娃娃,用于讲述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尝试,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知识经验”.著名儿童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行是知之始,重知比先重行”.这些理念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奠定了理论支撑.
作者:陈敏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直接的方式.在绘画中,幼儿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而且能获得想象的快乐.但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所以画出来的形象往往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其所展现的艺术是成人望尘莫及的.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应遵循幼儿年龄发展的规律.
作者:顾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对其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及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俄国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给他学生留下遗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因为他认为,观察是获得智能和知识的首要步骤.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观察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作者:应竹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课程改革改什么?幼儿园课程改革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参加了我市教育局组织的课改现场会,学习了其他园所丰富的园本教材,似乎有了一点眉目,但是,我园的课改在哪里呢?到底怎样才能算是我们的课改呢?在课改现场会上,专家对课改的看法都直指我们的日常工作——“课改,实际上就是对我们教育过程中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调整和改变.”“课改,要从日常教育工作的细节抓起.”让我们对幼儿园的课改有了方向和认同.
作者:刘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立体造型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将纸板上一层薄纸揭开,露出瓦楞状.3.在纸板上涂色.用上色的瓦楞纸立体造型.是不是很有创意哦.别样的艺术画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在纸板上画画、涂色.3.用小刀割掉画面边缘.一幅作品就完成了.以天然的瓦楞纸当背景,是不是更有艺术感?!
作者:薛文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我们在研发园本课程过程中以《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放眼于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将探寻儿童的发展需求、学习品质、学习途径作为课程开发的研究方向,探索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之人文教育目标.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我们深刻理解游戏之于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不断研究和拓展儿童游戏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为其创设有趣并有价值的游戏学习环境.而区域活动作为游戏活动的一大载体,是我园在园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对纲要的具体落实.
作者:桓建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用“三心二意”做文章标题并非心血来潮,实为此念已久.“三心二意”泛指犹豫不决,不安心、不专一,近义于“心猿意马”、“粗枝大叶”.在这里用它,是自己多年幼教工作经历和感悟,可谓深思熟虑后的略薄见解.且听我细细道来.
作者:李君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要靠人去创造和实现的,而一个人能实现吗?相信答案是很确定的,不能.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站在领奖台上说的多的就是感谢自己的团队,可见团队即合作的重要性.幼儿期正是合作意识和各种合作能力产生和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至关重要.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4~5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但是,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身上,“合作”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作者:吴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制作材料瓶盖 若干卡纸 若干即时贴 若干剪刀 一把蛋糕盘 若干双面胶 一卷教师范例向日葵:用绿色卡纸剪出叶子,用瓶盖粘出一个圆形向日葵,用即时贴剪出竖条,再将小三角图形粘贴到圆形上作为籽,后,把圆形固定到叶子上即可.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都上了床,可是脱下的鞋子乱七八糟摆了一地,只有健健不但把自己的鞋摆好,还把别的小朋友的鞋一一摆好.我走了过去没有批评其他孩子,只是微笑着对健健说:“今天健健的表现真棒,把鞋子摆得真整齐,你还很勤快、有爱心,把别的小朋友的鞋也摆好了.看样子咱们班的鞋很快就会摆摆整齐了.”话音刚落,孩子们马上都下来,摆起鞋来.果然,一会功夫,小床边的地上不再是一片狼藉了,而是摆放整齐的鞋子.
作者:韩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常常产生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开放性思维,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与想象力的充分发展.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分析原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活动.我运用了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创作与表现、欣赏与评价等组织措施,引导幼儿运用随意交叉组合的方法画出各种各样的线条,并感知线条分割出来的不规则图形的特点,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想象、组合想象,大胆添画,体验线条创意画的快乐和成就.
作者:曲琳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当前实施的主题课程背景下的环境,核心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主题;二是环境.教师在制定主题课程计划时就应将环境考虑在内,让环境与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家长与社区资源等一起协同作用,完成课程实施的目标.一、多元互动,营造主题氛围的“一个场”.在主题课程环境创设中关注环境对幼儿的隐性教育价值,实现环境和幼儿间的起到“对话”的教育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主题环境创设中幼儿的参与性,从而引发幼儿和环境的互动,让孩子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作者:斯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情绪管理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普遍关注.Calkins指出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幼儿会表现出比正常幼儿更高水平的攻击性行为.事实上,幼儿的情绪可以在认识、理解、表达情绪的过程中得到改善,如果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消极情绪,学会处理愤怒和伤心情绪的方法就可以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正向作用.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游戏是孩子们活动的基本形式,能够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释放自己的天性,甚至幼儿的不良情绪也能得到舒缓和排解.
作者:董亦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1996年6月起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规范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时隔20年对其进行的修订主要是围绕立德树人、安全管理等5方面进行,于2016年3月起实施,其中体现的重要一点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作者:束腊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设计意图:幼儿喜欢听故事演故事,童话又是一种带有幻想色彩的虚幻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辅以一定的幻想因素,具有较浓的幻想情节,更富于儿童情趣,适合幼儿的审美趣味.本活动是一则赞美惜物、智慧、勤劳的故事,作品通过小兔、小狗与小老鼠面对一只又破又脏的皮鞋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向幼儿展现了爱惜东西、肯动脑、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
作者:杨雅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对于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山区幼儿园来说,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石.由于地域经济差异、工资待遇、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制约,幼儿园新进教师无法选择来源,只能宽进;中青年教师因工作强度、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原因纷纷调离或报考公务员;老年教师职业倦怠.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常规培养与分层培养相结合的教师培养策略,有差异地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作者:赖永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童话作为呵护幼儿成长的精神食粮,以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美丑和正恶,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人类永恒的文化价值理念.童话作为诗意化的社会文化,通过阅读的方式被儿童接受,会对儿童心理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赵玉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称“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是一本世界上美妙的书”,应带领孩子们“到田野、到公园,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力的水会使孩子成为智慧的探索者,成为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因此,我们本着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中,从对自己及身边种种生命的关注到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将“自然角”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在自然环境中让孩子获得一些种植与饲养的经验,增进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学习做快乐“小主人”.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紧凑”“高效”也逐渐成了幼儿园不断寻求自身发展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总感觉在繁琐与忙乱中度过,各种催促声不绝于耳:加油,吃饭时间到了哦!赶紧穿好衣服去吃点心喽、小朋友们快点排好队跟上、快点收拾好玩具……这样的催促,让本该悠闲而美好的幼儿园氛围变得紧张,也让本该散发童真的孩子变得有些急匆匆.于是,有一种声音开始召唤我们:慢下来,慢下来!
作者:陈夏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