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下来“看”:谈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如何观察幼儿

陈夏

关键词: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紧凑”“高效”也逐渐成了幼儿园不断寻求自身发展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总感觉在繁琐与忙乱中度过,各种催促声不绝于耳:加油,吃饭时间到了哦!赶紧穿好衣服去吃点心喽、小朋友们快点排好队跟上、快点收拾好玩具……这样的催促,让本该悠闲而美好的幼儿园氛围变得紧张,也让本该散发童真的孩子变得有些急匆匆.于是,有一种声音开始召唤我们:慢下来,慢下来!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实践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我们在研发园本课程过程中以《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放眼于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将探寻儿童的发展需求、学习品质、学习途径作为课程开发的研究方向,探索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之人文教育目标.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我们深刻理解游戏之于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不断研究和拓展儿童游戏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为其创设有趣并有价值的游戏学习环境.而区域活动作为游戏活动的一大载体,是我园在园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对纲要的具体落实.

    作者:桓建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山区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对于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山区幼儿园来说,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石.由于地域经济差异、工资待遇、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制约,幼儿园新进教师无法选择来源,只能宽进;中青年教师因工作强度、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原因纷纷调离或报考公务员;老年教师职业倦怠.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常规培养与分层培养相结合的教师培养策略,有差异地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作者:赖永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会变“魔术”的瓶盖

    制作材料瓶盖 若干卡纸 若干即时贴 若干剪刀 一把蛋糕盘 若干双面胶 一卷教师范例向日葵:用绿色卡纸剪出叶子,用瓶盖粘出一个圆形向日葵,用即时贴剪出竖条,再将小三角图形粘贴到圆形上作为籽,后,把圆形固定到叶子上即可.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科学活动:风趣

    设计意图:春天来了,孩子们喜欢的事情就是踏青、放风筝、玩风车等事情.一次在放风筝的时候,孩子就风筝如何升上天空的事情询问我.我让孩子们猜一猜,想一想,孩子们的直接经验想到了风.“风”这一自然现象一年四季,天天都和孩子们接触……从孩子的话语中,发现“风”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追随孩子的经验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让大班孩子通过系列游戏活动感受到“风”的特性.

    作者:刘堂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活动:皮鞋推车

    设计意图:幼儿喜欢听故事演故事,童话又是一种带有幻想色彩的虚幻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辅以一定的幻想因素,具有较浓的幻想情节,更富于儿童情趣,适合幼儿的审美趣味.本活动是一则赞美惜物、智慧、勤劳的故事,作品通过小兔、小狗与小老鼠面对一只又破又脏的皮鞋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向幼儿展现了爱惜东西、肯动脑、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

    作者:杨雅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幼儿手工制作中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探索

    我们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进行研究时发现:手工制作活动兼具科学与艺术的双重价值.首先,幼儿手工制作的过程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因此,制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手工制作蕴含着科学探究的学习价值;其次,要完成作品,必须充分表达作品的空间表征、空间组合、结构表达以及功能表现等,这又需要调动幼儿原有的科学知识与经验.手工制作的这种双重价值的存在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谈综合材料应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综合材料运用于幼儿艺术,并以此开发其潜能,这样的课程理念来源于美国.任何一种材料都具有自身的特性,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尤其是幼儿,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综合材料涉及生活中的各种形象,形成对比,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变化性,在教学中幼儿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表达自己的喜好,同时综合材料也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者:唐英;吴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游戏大世界:例谈我园区域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尝试,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知识经验”.著名儿童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行是知之始,重知比先重行”.这些理念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奠定了理论支撑.

    作者:陈敏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谈幼儿园童话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童话作为呵护幼儿成长的精神食粮,以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美丑和正恶,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人类永恒的文化价值理念.童话作为诗意化的社会文化,通过阅读的方式被儿童接受,会对儿童心理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赵玉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

    当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天开始,生活就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学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发生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的,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现代幼儿教育还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因为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所以教育要让幼儿学习生活、教育要给幼儿提供生活化的环境,把教育融入环境与生活,强调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能适应环境、适应生活.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心理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作者:赵奎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主题环境散发课程魅力

    当前实施的主题课程背景下的环境,核心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主题;二是环境.教师在制定主题课程计划时就应将环境考虑在内,让环境与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家长与社区资源等一起协同作用,完成课程实施的目标.一、多元互动,营造主题氛围的“一个场”.在主题课程环境创设中关注环境对幼儿的隐性教育价值,实现环境和幼儿间的起到“对话”的教育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主题环境创设中幼儿的参与性,从而引发幼儿和环境的互动,让孩子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作者:斯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废旧纸箱巧变身

    立体造型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将纸板上一层薄纸揭开,露出瓦楞状.3.在纸板上涂色.用上色的瓦楞纸立体造型.是不是很有创意哦.别样的艺术画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在纸板上画画、涂色.3.用小刀割掉画面边缘.一幅作品就完成了.以天然的瓦楞纸当背景,是不是更有艺术感?!

    作者:薛文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我们一起赢得孩子的合作

    依依是我们小班一名新来的小朋友,每次在区角里玩玩具,都会把玩具弄得很乱,区域活动结束后,我告诉她要自己收拾好玩过的玩具,每次她都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你来收拾吧,在家都是我妈妈收拾,我才不管呢!”从孩子的话里不难听出,在家里家长不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所以到了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依依一点都不配合.但是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生活,收拾玩具是一项简单的游戏规则,于是我开始注意这个“不配合”的小公主——用什么方法才能赢得孩子的合作呢?

    作者:曲晓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艺术活动:线条创意画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常常产生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开放性思维,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与想象力的充分发展.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分析原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活动.我运用了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创作与表现、欣赏与评价等组织措施,引导幼儿运用随意交叉组合的方法画出各种各样的线条,并感知线条分割出来的不规则图形的特点,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想象、组合想象,大胆添画,体验线条创意画的快乐和成就.

    作者:曲琳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用“四乐”成就“新规程”的美丽

    1996年6月起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规范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时隔20年对其进行的修订主要是围绕立德树人、安全管理等5方面进行,于2016年3月起实施,其中体现的重要一点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作者:束腊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功能手套娃娃

    讲故事找一些废旧图书或旧挂历纸,将上面的小图案剪下来贴在手套的指尖上做成纸偶娃娃;还可以在手套手心的正面贴一些五官表情,做成有表情的手套娃娃,用于讲述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智能发展之源:谈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对其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及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俄国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给他学生留下遗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因为他认为,观察是获得智能和知识的首要步骤.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观察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作者:应竹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在科学活动中有效培养中班幼儿小组合作能力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要靠人去创造和实现的,而一个人能实现吗?相信答案是很确定的,不能.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站在领奖台上说的多的就是感谢自己的团队,可见团队即合作的重要性.幼儿期正是合作意识和各种合作能力产生和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至关重要.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4~5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但是,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身上,“合作”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作者:吴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甜甜”的批评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都上了床,可是脱下的鞋子乱七八糟摆了一地,只有健健不但把自己的鞋摆好,还把别的小朋友的鞋一一摆好.我走了过去没有批评其他孩子,只是微笑着对健健说:“今天健健的表现真棒,把鞋子摆得真整齐,你还很勤快、有爱心,把别的小朋友的鞋也摆好了.看样子咱们班的鞋很快就会摆摆整齐了.”话音刚落,孩子们马上都下来,摆起鞋来.果然,一会功夫,小床边的地上不再是一片狼藉了,而是摆放整齐的鞋子.

    作者:韩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你是怎么玩的?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他就藏在大箱子里,”听了这话,孩子们纷纷簇拥过去,你挤我、我推你,这下可把执教老师急坏了,急忙上前“我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待会儿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去玩一玩或者找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孩子们被吊足了胃口,都想成为第一个发现的人“是水管” “我家也有水管”,虽说一个个期望的小眼神,但杂乱的场面中却有着别样的秩序,妞妞排在后,见前面那么点多的小朋友只能静静地等待,烁烁冲在前面,但拿好水管便赶忙离开了箱子……孩子们都得到了一个水管,“接下来就请你们自己去玩一玩,看看水管可以怎么玩呢?”

    作者:张鹏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