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你是怎么玩的?

张鹏程

关键词:
摘要:“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他就藏在大箱子里,”听了这话,孩子们纷纷簇拥过去,你挤我、我推你,这下可把执教老师急坏了,急忙上前“我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待会儿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去玩一玩或者找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孩子们被吊足了胃口,都想成为第一个发现的人“是水管” “我家也有水管”,虽说一个个期望的小眼神,但杂乱的场面中却有着别样的秩序,妞妞排在后,见前面那么点多的小朋友只能静静地等待,烁烁冲在前面,但拿好水管便赶忙离开了箱子……孩子们都得到了一个水管,“接下来就请你们自己去玩一玩,看看水管可以怎么玩呢?”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活动:皮鞋推车

    设计意图:幼儿喜欢听故事演故事,童话又是一种带有幻想色彩的虚幻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辅以一定的幻想因素,具有较浓的幻想情节,更富于儿童情趣,适合幼儿的审美趣味.本活动是一则赞美惜物、智慧、勤劳的故事,作品通过小兔、小狗与小老鼠面对一只又破又脏的皮鞋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向幼儿展现了爱惜东西、肯动脑、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

    作者:杨雅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你是怎么玩的?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他就藏在大箱子里,”听了这话,孩子们纷纷簇拥过去,你挤我、我推你,这下可把执教老师急坏了,急忙上前“我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待会儿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去玩一玩或者找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孩子们被吊足了胃口,都想成为第一个发现的人“是水管” “我家也有水管”,虽说一个个期望的小眼神,但杂乱的场面中却有着别样的秩序,妞妞排在后,见前面那么点多的小朋友只能静静地等待,烁烁冲在前面,但拿好水管便赶忙离开了箱子……孩子们都得到了一个水管,“接下来就请你们自己去玩一玩,看看水管可以怎么玩呢?”

    作者:张鹏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智能发展之源:谈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对其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及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俄国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给他学生留下遗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因为他认为,观察是获得智能和知识的首要步骤.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观察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作者:应竹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幼儿从“不会画”到“主动画”

    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直接的方式.在绘画中,幼儿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而且能获得想象的快乐.但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所以画出来的形象往往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其所展现的艺术是成人望尘莫及的.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应遵循幼儿年龄发展的规律.

    作者:顾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谈综合材料应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综合材料运用于幼儿艺术,并以此开发其潜能,这样的课程理念来源于美国.任何一种材料都具有自身的特性,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尤其是幼儿,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综合材料涉及生活中的各种形象,形成对比,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变化性,在教学中幼儿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表达自己的喜好,同时综合材料也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者:唐英;吴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艺术活动:线条创意画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常常产生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开放性思维,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与想象力的充分发展.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分析原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活动.我运用了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创作与表现、欣赏与评价等组织措施,引导幼儿运用随意交叉组合的方法画出各种各样的线条,并感知线条分割出来的不规则图形的特点,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想象、组合想象,大胆添画,体验线条创意画的快乐和成就.

    作者:曲琳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主题环境散发课程魅力

    当前实施的主题课程背景下的环境,核心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主题;二是环境.教师在制定主题课程计划时就应将环境考虑在内,让环境与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家长与社区资源等一起协同作用,完成课程实施的目标.一、多元互动,营造主题氛围的“一个场”.在主题课程环境创设中关注环境对幼儿的隐性教育价值,实现环境和幼儿间的起到“对话”的教育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主题环境创设中幼儿的参与性,从而引发幼儿和环境的互动,让孩子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作者:斯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山区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对于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山区幼儿园来说,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石.由于地域经济差异、工资待遇、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制约,幼儿园新进教师无法选择来源,只能宽进;中青年教师因工作强度、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原因纷纷调离或报考公务员;老年教师职业倦怠.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常规培养与分层培养相结合的教师培养策略,有差异地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作者:赖永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谈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它明确将“体育”放在首位,强调体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宋伟威;杨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四个一”助推幼儿晨练的改进

    课程改革改什么?幼儿园课程改革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参加了我市教育局组织的课改现场会,学习了其他园所丰富的园本教材,似乎有了一点眉目,但是,我园的课改在哪里呢?到底怎样才能算是我们的课改呢?在课改现场会上,专家对课改的看法都直指我们的日常工作——“课改,实际上就是对我们教育过程中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调整和改变.”“课改,要从日常教育工作的细节抓起.”让我们对幼儿园的课改有了方向和认同.

    作者:刘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下来“看”:谈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如何观察幼儿

    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紧凑”“高效”也逐渐成了幼儿园不断寻求自身发展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总感觉在繁琐与忙乱中度过,各种催促声不绝于耳:加油,吃饭时间到了哦!赶紧穿好衣服去吃点心喽、小朋友们快点排好队跟上、快点收拾好玩具……这样的催促,让本该悠闲而美好的幼儿园氛围变得紧张,也让本该散发童真的孩子变得有些急匆匆.于是,有一种声音开始召唤我们:慢下来,慢下来!

    作者:陈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爱如流星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们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几十年里,在我们不经意的某一个瞬间,孩子会带给我们许多的感动,我们的爱也会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两年前,我的班上有一个叫子优的女孩,刚来的时候,我只觉得她性格有点儿内向,不爱说话,并没有太多地注意她.后来有一次中午看班,孩子们都睡着了,突然听到一声大哭,好多孩子都被吵醒了,我听出是子优的声音,就过去坐在她身边,问她是不是做噩梦了,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泪汪汪地看着我.第二天孩子们都在活动,她突然又是一声大哭,我当时就意识到这个孩子的家庭肯定有问题.后来我向孩子的妈妈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是个工人,在两年前的一次事故中身亡了,由于对补偿款的分配存在分歧,孩子的爷爷奶奶经常和她发生争吵,关系越闹越僵,这个过程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常常做噩梦.不幸的家事让我对子优有了更多的关注,随时留意着她情绪的变化.有一天,她爷爷到班上来看她,子优突然看到了爷爷,她楞了一下,然后放声大哭,边哭边说:“爷爷你走吧,我不认识你,爷爷,你走吧!”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一个五岁的孩子,做出这样的反应,说出这样的话,她的内心在承受着怎样的挣扎、怎样的煎熬啊!

    作者:卢金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我们一起赢得孩子的合作

    依依是我们小班一名新来的小朋友,每次在区角里玩玩具,都会把玩具弄得很乱,区域活动结束后,我告诉她要自己收拾好玩过的玩具,每次她都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你来收拾吧,在家都是我妈妈收拾,我才不管呢!”从孩子的话里不难听出,在家里家长不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所以到了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依依一点都不配合.但是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生活,收拾玩具是一项简单的游戏规则,于是我开始注意这个“不配合”的小公主——用什么方法才能赢得孩子的合作呢?

    作者:曲晓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功能手套娃娃

    讲故事找一些废旧图书或旧挂历纸,将上面的小图案剪下来贴在手套的指尖上做成纸偶娃娃;还可以在手套手心的正面贴一些五官表情,做成有表情的手套娃娃,用于讲述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科学活动:帮熊宝宝整理房间

    设计意图:绘本《三只熊》中,玛丽、约翰在三只熊家坐坏小椅子,踩脏床单的情节使幼儿联想起自己弄乱家里物品的情景.于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分类活动《帮熊宝宝整理房间》就自然生成了.考虑到班上幼儿的个体差异,在目标设置上,我为能力弱的幼儿设置的挑战任务是按照大小、颜色标记整理、摆放鞋子;为能力强的幼儿预设了按照大小、颜色、样式标记整理、摆放衣服的任务.活动中,我运用三只熊大、中、小的体貌特征,引导幼儿展开思辨获得新的分类经验,体验游戏的乐趣.

    作者:张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废旧纸箱巧变身

    立体造型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将纸板上一层薄纸揭开,露出瓦楞状.3.在纸板上涂色.用上色的瓦楞纸立体造型.是不是很有创意哦.别样的艺术画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在纸板上画画、涂色.3.用小刀割掉画面边缘.一幅作品就完成了.以天然的瓦楞纸当背景,是不是更有艺术感?!

    作者:薛文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会变“魔术”的瓶盖

    制作材料瓶盖 若干卡纸 若干即时贴 若干剪刀 一把蛋糕盘 若干双面胶 一卷教师范例向日葵:用绿色卡纸剪出叶子,用瓶盖粘出一个圆形向日葵,用即时贴剪出竖条,再将小三角图形粘贴到圆形上作为籽,后,把圆形固定到叶子上即可.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科学活动:风趣

    设计意图:春天来了,孩子们喜欢的事情就是踏青、放风筝、玩风车等事情.一次在放风筝的时候,孩子就风筝如何升上天空的事情询问我.我让孩子们猜一猜,想一想,孩子们的直接经验想到了风.“风”这一自然现象一年四季,天天都和孩子们接触……从孩子的话语中,发现“风”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追随孩子的经验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让大班孩子通过系列游戏活动感受到“风”的特性.

    作者:刘堂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幼儿手工制作中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探索

    我们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进行研究时发现:手工制作活动兼具科学与艺术的双重价值.首先,幼儿手工制作的过程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因此,制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手工制作蕴含着科学探究的学习价值;其次,要完成作品,必须充分表达作品的空间表征、空间组合、结构表达以及功能表现等,这又需要调动幼儿原有的科学知识与经验.手工制作的这种双重价值的存在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语言活动:山猫怎么办

    设计意图:绘本《山猫怎么办》讲述的是两只山猫和三只田鼠同时掉进洞里后,通过搭梯子的方法逃生,由于双方都互不信任,在还没逃出山洞时,虽然被一场大雨救了,但它们还没有发现已经得救,还在争论搭梯子的排列顺序.绘本把可爱的形象、鲜明的画面、幽默的情节展示给孩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观察山猫和田鼠生动、滑稽表情的同时感受故事的幽默感.

    作者:赵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