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四乐”成就“新规程”的美丽

束腊娣

关键词:
摘要:1996年6月起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规范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时隔20年对其进行的修订主要是围绕立德树人、安全管理等5方面进行,于2016年3月起实施,其中体现的重要一点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慢下来“看”:谈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如何观察幼儿

    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紧凑”“高效”也逐渐成了幼儿园不断寻求自身发展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总感觉在繁琐与忙乱中度过,各种催促声不绝于耳:加油,吃饭时间到了哦!赶紧穿好衣服去吃点心喽、小朋友们快点排好队跟上、快点收拾好玩具……这样的催促,让本该悠闲而美好的幼儿园氛围变得紧张,也让本该散发童真的孩子变得有些急匆匆.于是,有一种声音开始召唤我们:慢下来,慢下来!

    作者:陈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山区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对于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山区幼儿园来说,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石.由于地域经济差异、工资待遇、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制约,幼儿园新进教师无法选择来源,只能宽进;中青年教师因工作强度、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原因纷纷调离或报考公务员;老年教师职业倦怠.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常规培养与分层培养相结合的教师培养策略,有差异地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作者:赖永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好久不见,非常想念

    在一次活动中我不慎扭伤了脚,不得不暂时和孩子们分开.休息数日后,再回到幼儿园,我发现孩子们对我变得陌生了.早晨来园时没有和之前一样和我打招呼,我心里非常难过——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健忘,相处了三年,才走了几天就没人记得我了?

    作者:祁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活动:皮鞋推车

    设计意图:幼儿喜欢听故事演故事,童话又是一种带有幻想色彩的虚幻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辅以一定的幻想因素,具有较浓的幻想情节,更富于儿童情趣,适合幼儿的审美趣味.本活动是一则赞美惜物、智慧、勤劳的故事,作品通过小兔、小狗与小老鼠面对一只又破又脏的皮鞋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向幼儿展现了爱惜东西、肯动脑、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

    作者:杨雅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

    当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天开始,生活就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学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发生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的,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现代幼儿教育还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因为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所以教育要让幼儿学习生活、教育要给幼儿提供生活化的环境,把教育融入环境与生活,强调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能适应环境、适应生活.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心理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作者:赵奎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游戏大世界:例谈我园区域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尝试,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知识经验”.著名儿童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行是知之始,重知比先重行”.这些理念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奠定了理论支撑.

    作者:陈敏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幼儿园“自然角”的探究与实践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称“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是一本世界上美妙的书”,应带领孩子们“到田野、到公园,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力的水会使孩子成为智慧的探索者,成为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因此,我们本着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中,从对自己及身边种种生命的关注到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将“自然角”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在自然环境中让孩子获得一些种植与饲养的经验,增进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学习做快乐“小主人”.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领域的目标体系,并详细列出了三个年龄段幼儿需要达到的阅读能力.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一、用经典故事类图画书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1.在班级阅读环境中让幼儿爱上故事类图画书小班幼儿只有初步的阅读经验,注意力不稳定,需要选择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图画书和开展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其注意的有效性.在分析了解小班幼儿阅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兴趣、年龄发展特征和教育的要求精心选择.开始可以先投放一些具有形象生动、字少的立体图画书,如《森林里的动物》《花的世界》等,幼儿通过可动手掀、翻的图书,刺激感觉和运动机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升观察能力、想象力,激发阅读兴趣.

    作者:王岔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让幼儿从“不会画”到“主动画”

    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直接的方式.在绘画中,幼儿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而且能获得想象的快乐.但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所以画出来的形象往往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其所展现的艺术是成人望尘莫及的.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应遵循幼儿年龄发展的规律.

    作者:顾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实践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我们在研发园本课程过程中以《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放眼于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将探寻儿童的发展需求、学习品质、学习途径作为课程开发的研究方向,探索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之人文教育目标.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我们深刻理解游戏之于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不断研究和拓展儿童游戏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为其创设有趣并有价值的游戏学习环境.而区域活动作为游戏活动的一大载体,是我园在园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对纲要的具体落实.

    作者:桓建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读《论语别裁》有感

    不知何时,悄然刮起了国学风.于是乎,大街小巷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卖各种国学经典著作的.直到一日,友人推荐我看南怀瑾老先生写的《论语别裁》,才让我真正触摸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南先生以自己特有的幽默见解,将一句句早己被世人理解的支离破碎的原文贯通首尾,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深厚的文学功底将原文所涉及的人文典故、历史背景娓娓道来,向我们传递着人格修炼与为人处事的方法.

    作者:李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甜甜”的批评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都上了床,可是脱下的鞋子乱七八糟摆了一地,只有健健不但把自己的鞋摆好,还把别的小朋友的鞋一一摆好.我走了过去没有批评其他孩子,只是微笑着对健健说:“今天健健的表现真棒,把鞋子摆得真整齐,你还很勤快、有爱心,把别的小朋友的鞋也摆好了.看样子咱们班的鞋很快就会摆摆整齐了.”话音刚落,孩子们马上都下来,摆起鞋来.果然,一会功夫,小床边的地上不再是一片狼藉了,而是摆放整齐的鞋子.

    作者:韩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废旧纸箱巧变身

    立体造型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将纸板上一层薄纸揭开,露出瓦楞状.3.在纸板上涂色.用上色的瓦楞纸立体造型.是不是很有创意哦.别样的艺术画制作步骤1.将纸箱割成一块块纸板.2.在纸板上画画、涂色.3.用小刀割掉画面边缘.一幅作品就完成了.以天然的瓦楞纸当背景,是不是更有艺术感?!

    作者:薛文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幼儿手工制作中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探索

    我们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进行研究时发现:手工制作活动兼具科学与艺术的双重价值.首先,幼儿手工制作的过程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因此,制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手工制作蕴含着科学探究的学习价值;其次,要完成作品,必须充分表达作品的空间表征、空间组合、结构表达以及功能表现等,这又需要调动幼儿原有的科学知识与经验.手工制作的这种双重价值的存在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智能发展之源:谈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对其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及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俄国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给他学生留下遗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因为他认为,观察是获得智能和知识的首要步骤.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观察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作者:应竹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四个一”助推幼儿晨练的改进

    课程改革改什么?幼儿园课程改革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参加了我市教育局组织的课改现场会,学习了其他园所丰富的园本教材,似乎有了一点眉目,但是,我园的课改在哪里呢?到底怎样才能算是我们的课改呢?在课改现场会上,专家对课改的看法都直指我们的日常工作——“课改,实际上就是对我们教育过程中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调整和改变.”“课改,要从日常教育工作的细节抓起.”让我们对幼儿园的课改有了方向和认同.

    作者:刘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会变“魔术”的瓶盖

    制作材料瓶盖 若干卡纸 若干即时贴 若干剪刀 一把蛋糕盘 若干双面胶 一卷教师范例向日葵:用绿色卡纸剪出叶子,用瓶盖粘出一个圆形向日葵,用即时贴剪出竖条,再将小三角图形粘贴到圆形上作为籽,后,把圆形固定到叶子上即可.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谈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它明确将“体育”放在首位,强调体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宋伟威;杨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用“四乐”成就“新规程”的美丽

    1996年6月起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规范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时隔20年对其进行的修订主要是围绕立德树人、安全管理等5方面进行,于2016年3月起实施,其中体现的重要一点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作者:束腊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爱如流星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们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几十年里,在我们不经意的某一个瞬间,孩子会带给我们许多的感动,我们的爱也会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两年前,我的班上有一个叫子优的女孩,刚来的时候,我只觉得她性格有点儿内向,不爱说话,并没有太多地注意她.后来有一次中午看班,孩子们都睡着了,突然听到一声大哭,好多孩子都被吵醒了,我听出是子优的声音,就过去坐在她身边,问她是不是做噩梦了,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泪汪汪地看着我.第二天孩子们都在活动,她突然又是一声大哭,我当时就意识到这个孩子的家庭肯定有问题.后来我向孩子的妈妈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是个工人,在两年前的一次事故中身亡了,由于对补偿款的分配存在分歧,孩子的爷爷奶奶经常和她发生争吵,关系越闹越僵,这个过程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常常做噩梦.不幸的家事让我对子优有了更多的关注,随时留意着她情绪的变化.有一天,她爷爷到班上来看她,子优突然看到了爷爷,她楞了一下,然后放声大哭,边哭边说:“爷爷你走吧,我不认识你,爷爷,你走吧!”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一个五岁的孩子,做出这样的反应,说出这样的话,她的内心在承受着怎样的挣扎、怎样的煎熬啊!

    作者:卢金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