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中威;陈丹;张亚林
目的 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脑脓肿、52例胶质瘤、58例转移瘤、28例表皮样囊肿、52例蛛网膜囊肿进行常规MR、DWI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和增强MR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脑脓肿、胶质瘤和转移瘤全部强化,表现为环状或花环状强化;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病例不强化.DWI上32例脑脓肿和28例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52例蛛网膜囊肿均为低信号;110例脑肿瘤患者中,10例胶质瘤呈高信号,26例呈混杂信号,其中20例为胶质瘤,6例转移瘤,其余均为低信号.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增强磁共振在颅内囊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意义重大.
作者:张天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异常体动脉供血左肺下叶(ASALLL)与左下肺隔离症(PS)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为ASALLL及25例确诊为左下肺PS的CT表现,并对比分析两者的病灶形态、与支气管关系、供血动脉起源及直径等.结果 反复咳嗽及咳痰分别见于21例及15例左下肺PS患者,咯血见于16例ASALLL患者(P<0.05).左肺下叶呈毛玻璃影见于1 6例异ASALLL患者,左肺下叶肿块见于2 2例左下肺PS患者(P<0.01).16例ASALLL患者的左肺下叶支气管正常,25例左下肺PS与支气管不相连(P<0.01).ASALLL的异常动脉直径(11.88±1.13mm)大于左下肺PS的异常动脉直径(5.96±0.98mm) (P<0.01).结论 ASALLL与左下肺PS的CT表现不同,CT增强扫描可确诊ASALLL.
作者:柏明军;覃杰;黄邵洪;郭月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相关的颅脑并发症MRI表现.方法 收集14例经骨髓穿刺证实的急性白血病患儿,且排除了白血病对中枢神经系统颅脑的侵犯,全部病例均行静脉化疗加预防性鞘内化疗,回顾性分析其治疗相关脑实质MRI的变化.结果 MRI显示1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脑内出现异常改变,其中2例表现为脑实质出血、4例有脑白质病变,1例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脑膜炎,1例腔隙性脑梗死,1例有脑萎缩,2例同时有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萎缩改变,1例同时有脑白质病变及脑萎缩.结论 MRI多序列检查对显示白血病治疗相关脑内异常改变较为敏感,选择性行头颅MRI检查可及时发现病变和指导治疗.
作者:林飞飞;干芸根;张龚巍;王宏伟;周洋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瘢痕妊娠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19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资料,总结其MRI特点.结果 一是孕囊着床的位置,目前剖宫产大都采用子宫下段横行切口,因此孕囊易着床于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可位于切口表面、陷于切口内或自切口处向前壁膀胱方向突出.二是孕囊的形态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单纯囊状结构和混杂信号团块.三是瘢痕处肌层变薄,肌层连续性中断,与膀胱间隔变窄.四是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血、胎盘植入等合并症.结论 MRI是诊断瘢痕妊娠的有效手段,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作者:周芳;许乙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反复咳嗽、胸痛1Od,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无外伤及结核病史.体查:发育中等,右肺呼吸音减低,叩诊呈浊音.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1.1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平片示右膈上与脊柱间见一边界清晰的高密度影(图1).CT:平扫示右侧胸腔内见一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界限清晰,大小约8.7cm×7.8cm,密度不均匀,中心见点状钙化,右肺实质受压,肿块与侧胸膜及膈胸膜相连(图2,3);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可见包膜及囊性低密度区(图4).CT诊断:右肺下叶肺母细胞瘤.
作者:郑海军;李晓杰;黄义强;刘尧斌;李武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GSI)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天津市静海县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甲状腺能谱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0例(35个结节)与15名健康志愿者的甲状腺进行分析.用能谱CT行GSI单能模式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采集后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测量并计算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35个甲状腺结节中乳头状腺癌15个,结节性甲状腺肿20个.乳头状腺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正常甲状腺组的碘浓度(mg/cm3)分别为,平扫期:0.39±0.16、0.81±0.23、1.80±0.29;动脉期:1.13±0.45、3.53±0.42、5.78±0.42和静脉期:2.99±0.35、2.44±0.48、4.58±0.43.曲线斜率分别为平扫期:0.32±0.36、0.91±0.40、2.45±0.23;动脉期:1.78±0.34、4.32±0.43、6.44±0.43和静脉期:3.12±0.35、2.59±0.33、5.12±0.57.在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三组间的碘浓度和曲线斜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联合CT形态学及能谱成像技术,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赵超;纪盛章;宫长水;张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血脑屏障几乎阻碍所有大于500Da分子量的分子从血液进入脑组织,使许多神经系统有效的药物不能被传递到需要的区域发挥其治疗的作用[1].在动物实验已经证实,许多方法可以开放血脑屏障,并在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得到证实.但是目前影像学灌注成像技术的进步已经为无创的血脑屏障影像学评估奠定基础,并且其应用具有重要临床的意义,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猛;李延锋;杨本强;段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寻找一种能够清楚,全面的显示骨折金属内固定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对多层螺旋CT (MSCT)后处理技术在显示不同部位骨折金属内固定器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37例不同部位的骨折金属内固定术病人,全部行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同时对原始图像进行MPR、SSD或VR重建,观察内固定器的显示效果.结果 脊柱内固定术6例,骨盆4例,髋关节3例,股骨4例,髌骨1例,胫腓骨8例,踝关节6例,跟骨3例,肘关节2例.37例骨折金属内固定器经横断面扫描及MPR、VR重建均可明确显示,横断面扫描对内固定器的完整性显示欠佳,但可观察某一平面内固定器的情况.MPR法的矢状位与冠状位,对椎体与长骨内固定器显示为清楚,同时对骨折线及骨痂形成也可明确显示.VR或SSD法显示的内固定器立体、直观,适用于骨盆以及不规则骨金属内固定器的观察.结论 多层螺旋CT在以横断面扫描为基础的情况下,结合MPR的矢状位与冠状位、SSD或VR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金属内固定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观察骨折金属内固定器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伟;刘浩;吴前芝;殷信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成像中使用自制肛肠水囊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比较水囊放置前后肛瘘病变的显示率、瘘管末端位置以及MRI分型的符合率.结果 22例患者共有26个内口,22条主瘘管,16条支管,23个外口,8例伴肛周脓肿或感染.放置水囊前后MRI上内口的显示率分别为76.9% (20/26),69.2% (18/26),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74,P>0.05);主瘘管、支管及外口数与放置水囊前相同,分别为100% (22/22),100% (16/16),91.3%(21/23).使用水囊前后,MRI对瘘管末端位置的判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5,P<0.05),MRI对肛瘘分级的符合率有统计学意义(x 2=4.82,P<0.05).结论 通过自制肛肠水囊的使用,能够更好地分辨瘘管末端位置,从而使肛瘘的分级更为准确.
作者:刘灵灵;陆锦贵;陈军;顾红梅;周玉杰;袁旭钰;赵爱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病变的MSCT表现特征与组织病理间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62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的临床、MDCT表现,并与组织病理对照.结果 淋巴瘤14例,多累及两个以上的分区和其他部位的淋巴结受累,部分融合成团块状,呈结节状、团块状均匀强化为主;淋巴结结核8例,以单个区域分布为主,可见钙化与淋巴结周围渗出性改变,增强见蜂窝状、分房状厚壁强化;淋巴结转移36例,以两个以上的分区、中心坏死及薄壁环状强化明显;巨淋巴结增生4例,肿块密度均匀伴持续性血管样强化,结论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MSCT表现与组织病理相关,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韦树华;董江宁;李乃玉;王传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一站式MS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胸腹部复合伤(ATA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0例ATACI患者行一站式MSCT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49例胸部CR、94例腹部US的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300例ATACI患者行16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MPR、CPR、MIP、MinP以及VR等,并与轴位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对胸壁外伤、胸膜外伤、肺损伤、纵隔损伤、膈肌损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的检出与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少量积血、气腹、膈肌以及骨损伤与U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T轴位图像与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对胸壁损伤、胸膜损伤、纵隔损伤、膈肌损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的检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损伤、腹部损伤的检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胸壁损伤、胸膜损伤、纵隔损伤的定位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损伤、腹部损伤、膈肌损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的定位诊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站式MSCT检查能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诊断信息,为临床及时、准确救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应列为ATACI首选检查手段;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对ATACI作出准确和“立体”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应常规使用.
作者:成明富;常小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对MRCP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怀疑有胰胆管疾病的患者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的MRCP图像质量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服用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P<0.001).口服枸橼酸铁铵后,可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肠道内的液体高信号.结论 枸橼酸铁铵作为一种口服阴性对比剂,应用于MRCP成像检查中可以显著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吕传国;范晔辉;顾庆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0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胸部平片示右下纵膈卵圆形肿块.CT扫描:后下纵膈脊柱右前方见一卵圆形稍低密度肿块影,大小约6.19cm×3.72cm×8.21cm,病灶边界清晰,其内见散在的斑点状钙化影,平扫CT值约30.1HU,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CT值约65.2HU(图1-2).MRI扫描: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图3),抑脂序列信号无明显变化,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仍强化.冠状位示病灶沿椎体向下生长至腹膜后,前缘与心脏及肝脏、左侧与腹主动脉、后方与脊柱界限清楚,下腔静脉受压略向前外移位,管腔无明显变窄,相邻平面椎间孔未见增宽,相邻胸椎未见骨质破坏.诊断:考虑右下纵膈良性肿瘤,周围神经源性.手术病理,巨检:肿块质软,表面有包膜,切面灰粉色,部分区域粘液变及钙化.病理诊断:节细胞神经瘤,伴散在钙化(图4).
作者:叶喜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叁期尘肺大阴影高千伏摄影与HR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39例叁期矽肺大阴影病例进行高千伏摄影与HRCT检查,对其影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9例參期矽肺大阴影高千伏摄影与HRCT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RCT清楚显示大阴影内部及周围的细微结构变化.结论 HRCT较高千伏摄影更能清楚显示大阴影的形态学方面的特征,在尘肺大阴影形成早期和出现合并症时,HRCT可以对诊断起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黄登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放射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09年-2012年探讨性的将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应用于放射科护生的临床实习之中,首先模拟设计一般检查流程、典型病例检查流程,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练,并提出思考问题,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 实习护生对我科的教学满意度达到99%,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100%,患者满意度达到95%,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达到97%,对影像知识回答的正确率达到98%.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提高放射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科理论、专科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一种较好的放射科护生培训方法.
作者:赵丽;李雪;刘俊彾;卢蓉;龚水根;张乐天;郭广阔;张玉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颈动脉复杂斑块(不规则或者溃疡斑块)是脑梗塞的独立预示因子.本研究通过双能量CTA(Dual energy CT angiography DECTA)分析复杂斑块的发生频率和部位,及其与狭窄度,心血管风险因子,和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DECTA评价451例急性脑缺血患者,斑块表面的形态学分为三类:平滑,不规则及溃疡.溃疡部位分为位于狭窄大处近端和远端.结果 共542条颈动脉可见斑块,三类斑块数量为:平滑斑块325 (60%);不规则斑块125 (23%);溃疡斑块92(17%).其中81(72%)个溃疡位于大狭窄近端.复杂斑块更多见于狭窄度>30%的血管(P<0.001).复杂斑块与高胆固醇血症具有相关性(OR,4.1).症状侧复杂斑块发生率高于无症状侧(P<0.01).结论 DECTA可以对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形态进行分类.复杂斑块多伴有血管中重度狭窄.溃疡多位于大狭窄处近端,复杂斑块与高胆固醇血症具有相关性.
作者:周文珍;殷信道;王丽萍;刘圣华;靳明旭;吴正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12例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128层CT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成像方法包括动态容积扫描及CT工作站的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结果 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内胆管树枝状扩张.6例(35.99%)表现为管壁浸润型:4例(33.33%)表现为结节肿块型;2例(16.67%)表现为乳头状型.利用E BW工作站后处理技术清楚显示了肝门部胆管癌病变本身情况及临近结构受累及情况,胆管造影下的CT三维重建技术完整显示了胆管树及左、右肝管受侵狭窄情况.结论 128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于显示肝门部胆管癌肿块的部位、大小、密度、局部扩散、血管有无受侵犯、淋巴结及邻近器官是否受累、有无远处转移、胆管扩张程度及有无腹水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128层螺旋CT对肝门部胆管癌全面的影像学观察与分型,对估计预后及临床治疗方法、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曹德生;王正芳;李兴胜;赵毓;吴玉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下丘脑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下丘脑错构瘤CT、MR表现.结果 CT表现为鞍上池、脚间池内均匀等密度占位,MR表现为鞍上下丘脑区均匀等皮信号影,与灰结节和乳头体相连,T1WI为等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CT及MR增强扫描均未见强化.临床主要表现为性早熟和(或)痴笑样癫痫.结论 如患儿表现为性早熟或痴笑样癫痫,CT及MR检查发现鞍上下丘脑区等密度或等信号占位,增强无强化,应首先考虑为下丘脑错构瘤.本病应与其它鞍区肿瘤鉴别.
作者:李祖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制乳腺托架联合8ch体部相控阵线圈在乳腺疾病检查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乳腺疾病患者,应用自制乳腺托架联合8ch体部相控阵线圈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应用5分评分法对不同序列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其对病灶的显示,分析不同序列对不同疾病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图像均无0评分,Axi-DWI、3D-LAVA、Sag-T2WI-FS分别有6例(10.3%)、5例(8.6%)、3例(5.2%)1分评分,不能用于诊断.评分3分及以上者,Axi-T2WI-STIR比例高,为86.2%,Axi-DWI序列比例低,为37.9%.对于肿块性病变的检出,Axi-T1WI-FSPGR序列检出率低,为54.3%,DWI和LAVA序列大大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4.3%和100%,与病理诊断大致符合率为80%.对于乳腺硅胶假体破裂,以T2WI-STIR序列显示清晰.结论 应用自制乳腺托架结合8ch体部相控阵线圈进行乳腺扫描,完全可以获得高质量的MR图像,并对不同的乳腺疾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长柱;王晓燕;谭雪林;郭坤;周英;郝静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ning,PBL)教学法在影像诊断学见习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学影像学系2010级、2011级临床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年级为单位分别进行影像诊断学见习课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教学.教学内容均选择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相关章节.以随堂小测验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在影像诊断学见习课教学中,PBL教学法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彭如臣;沈秀芝;张雪梅;石逸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