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柯
目的:研究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60例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酵母菌阴道炎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克霉唑阴道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田大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所接诊的20例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对他们采取高频及相控阵的探头对这些新生儿的颅内出血中的超声检查的结果实施有效地分析.结果:本组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有16例,诊断符合率为80%.结论:应用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有着非常高的临床价值,开始成为常规性的栓测新生儿早期有无颅内病变的好选择,可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慧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顽固性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南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作者:陶汉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四君子汤加减对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08年01月~2011年0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患儿24例,依据他们的诊疗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患儿(12例)采用葡萄糖酸锌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12例)采用四君子汤加减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四君子汤加减疗法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改善患儿生活质亲,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儿科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叶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相关试验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作为A组,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B组,32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作为C组,29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将其作为D组,另选同期我院所收治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行化疗治疗后其血液中的血小板微粒未出现增加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栓性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血小板微粒含量的测定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对血栓性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血小板围粒水平的测定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段克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超声造影病灶增强的强度分为高-等-低回声,分析胆固醇性息肉增强的特点,证实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在45例胆固醇性息肉中,41例(41/45,91.1%)病灶增强快于肝实质,4例(4/45,8.9%)与肝实质同步增强,而其中38例(38/45,84.4%)胆固醇性息肉多表现为蜂窝样增强,7例(7/45,15.6%)为整体增强;减退方式上,21例(Z1/45,46.7%)减退慢于肝实质,22例(22/45,49.7%)与肝实质同时减退.结论:①超声造影可提高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血流显示率;②慢于或同步于肝实质减退及蜂窝样增强对于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艳;赵大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了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常常需要采用化疗的办法.其中所使用到的化疗药物,可以有效的将肿瘤细胞消灭,并相应的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是,化疗药物一般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大,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导致患者出现一些恐惧、愤怒、绝望等一些异常的情绪.这些情绪的产生,会严重的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和监视,导致患者病情的恶化,使的化疗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其所具有的作用.因此,针对肿瘤患者的这种心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只有注重他们的身心护理,保证他们的身心状况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从而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郑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让放射检查受检者做好放射防护的措施.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行X线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受检者辐射安全的危险因素.结果:辐射安全与放射检查时间及次数、防护用品空白、改善辐射后遗症不周、受检者对X射线防护知识认识程度低、医护人员对受检者知识宣传不到位、X线检查适应症把握不严格有关.结论:综上所述,加强对放射受检患者的放射防护,有助于降低X射线辐射剂量,大限度降低对患者机体的伤害,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辐射后遗症,以此保证患者医疗就诊安全.
作者:黄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加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管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来我院门诊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70例患者的护士均经过综合素质培训,对照组70例患者的护士未经过综合素质管理培训,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门诊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管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形象.
作者:蒙彩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不同麻醉平面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10例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按照麻醉平面的高度分为:Ⅰ组、Ⅱ组、Ⅲ组.观察并对比各组麻醉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产妇经麻醉后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较麻醉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Ⅰ组出现寒颤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Ⅲ组出现恶心呕吐及腹部牵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需将麻醉平面调整在T6-8的水平,以确保达到佳的麻醉效果,且保证麻醉作用时间较少,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李应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症状进行分析,提高对其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19例患者的急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本病表现多种多样,提高认识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文明;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动态评估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变应性鼻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特异性免疫治疗,动态监测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鼻部症状及SIgE、TIgE及ECP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疗程推进,观察组的症状改善幅度逐渐降低.结论: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毅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软肝降酶方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均给予保肝降酶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软肝降酶丸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主要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降酶方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思密达联合复方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与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以不断改进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措施,提高治疗质量,为患儿的健康提供保障.方法:选择作者所在医院的4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48例患儿其从1号到48号进行排序,并根据单双号将他们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24例,并保证两组患儿在各项临床数据上具有可比性.对对照组患儿主要予以思密达进行临床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予以其思密达的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复方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临床用药治疗,并根据相关疗效判定标准,分别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进过分组临床治疗,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有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单用单一用药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有1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患儿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思密达联合复方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用药治疗小儿腹泻,比单一的思密达用药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与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胚胎停育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就诊的226例胚胎停育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胚胎停育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及其它因素(包括子宫病变、全身性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结论:母体相关因素是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胚胎停育的发生.
作者:唐最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自1964年Marshall首次运用输尿管软镜用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1971年Tak-agi等制成了可弯曲的输尿管软镜,这些初的输尿管软镜均不具备操作通道,只能用于某些上尿路疾病的诊断[1].近年来,由于光纤技术的发展、主动弯曲技能的设计和工作通道的出现,明显提高了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的使用价值.传统的一体式输尿管软镜价格昂贵,且手术过程中极易被钬激光、活检钳、取石网篮等损坏,维修周期长,使用寿命短.新型组合式可拆卸输尿管软镜大限度地保留了软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等核心价值部件,工作通道等易损部分设计成组装式配件,克服了上述缺点[2],临床使用价值更为广泛,本文就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姜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进行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5例,年龄26-33岁,年龄平均(28.1±3.3)岁,通过子宫或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B组25例,年龄24-35岁,年龄平均(28.1±4.7)岁,通过子宫或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结果:B组在止血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及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均优于A组.结论:子宫或髂内动脉栓塞术具有安全、高效、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种寿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实验比较吗啡与不同镇痛联合使用对腹式子宫切除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对腹式子宫进行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C共3组,每组患者10例进行效果分析.A组进行单次硬膜外吗啡注射,B组进行硬膜外单次吗啡与酒石酸鼻喷剂布托啡诺联合用药,C组进行硬膜外术后吗啡与罗比卡因持续性输注镇痛.通过观察记录VAS评分和医疗费用,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SPO2的变化情况以及有无呕吐,恶心,延迟性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现象.结果:对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对比.VAS评分观察,B组C组的镇痛效果要优于A组(P<0.05),B组和C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各组的镇痛效果均符合临床手术后质控标准.各组的镇痛医疗费比较,C组大于B组大于A组.结论:对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单次硬膜外吗啡联合酒石酸鼻喷剂布托啡诺,镇痛效果更明显,医疗费用比较合理,性价比和医疗质量中较高,所以推荐在对腹式子宫切除术后进行镇痛时使用该种用药方法.
作者:谢端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有晨峰组(MBPS组)32例和非晨峰组(非MBPS组)76例.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术(IVMI).结果:MBPS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为71.8%(23/32),显著高于非MBPS组的31.6%(24/76)(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者有更明显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血压晨峰是影响左心室肥厚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廖婉玲;徐贻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肺癌患者使用GVAX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总结树突状细胞对肺癌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肺癌患者10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取同期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健康组、肺癌组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检测结果.10/例肺癌患者均使用GVAX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变化.结果:肺癌组患者DC1与DC2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患者治疗一个月、三个月,患者DC1与DC2无明显变化,而治疗6个月后,DC1与DC2比较有上升,各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使用GVAX治疗后患者有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但是变化较为缓慢.
作者:杨涤非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