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张瞿璐;姚国杰;靳桂明

关键词:二重感染, 真菌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6年9月~2001年5月发生真菌感染病人共20例,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结果 20例中口腔感染5例,肺部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5例,尿路感染7例,皮肤感染1例,脊髓感染1例,其中两个部位以上合并感染3例.结论针对不同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的抗真菌药物,16例治愈,3例好转,1例死亡.
中华国际感染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262例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对我院2000年1~12月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以本院2000年1~12月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医院感染的诊断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中心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作者:杨萍;刘家明;吴开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骨科手术医院感染3例分析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骨科各类手术的技术含量增大,置入体的种类增多.在监控和管理不力的情况下,医院感染率可出现回升趋势.

    作者:刘存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尖锐湿疣[1]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或肛门周围的赘生物.现发病率逐年增高,因为它的传染性强、复发率高,且人乳头瘤病毒的15型与尖锐湿疣有关.6、11、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有引发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可能,已引起社会及医务界的广泛关注.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月两年共确诊治疗633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良玉;童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9例泌尿道医院感染及控制

    我院2001年11月份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发现,本月的医院感染率降低为近年的低水平,但医院感染中的泌尿道感染明显增高.为减少和控制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对9例泌尿道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的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和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患调查,调查1日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调查1354人,现患率5.61%(76/1354),例次现患率5.91%(80/1354);感染部位构成比:上呼吸道30.00%、下呼吸道 22.50%、泌尿道12.50%、手术部位11.25%;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严重的基础病、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等.结论现患率调查简单、方便,节省人力.呼吸道感染是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

    作者:覃金爱;张云;黄娟;黄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

    目的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确定今后监测的方向和工作重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1年6月27日所有住院患者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19%,例次现患率为6.76%;现患率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达50.00%;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感染所占比重高,占25.00%,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占21.66%;此次调查共分离出20株医院感染病原菌,铜绿假单胞和不动杆菌占较大比例,分别占35.00%和30.00%;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基础病(诊断)个数≥3个均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抗生素使用率为52.36%.结论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

    作者:丘美娇;谢爱金;余秀芳;林尤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 69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重点调查占我院住院患者 18.72%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现就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于德香;徐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和管理进展

    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是导致院内感染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着重复习静脉导管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等引起的插管相关血源感染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诊断、管理和预防措施.讨论抗生素经验治疗和抗菌素锁技术的应用、插管营救等策略,以便推动临床疗效和节约卫生资源.

    作者:宋诗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紫外线灯清洁器

    手术室空气消毒常规以紫外线灯照射为主,每日早、晚及手术后均需照射.为保证其消毒效果,应定期擦拭灯管表面以去除灰尘.由于紫外线灯管固定于吊顶上,要求离地面2m高,护士在高空擦拭灯管有一定危险,操作费时费力,不易清洁干净,影响消毒实际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作了紫外线灯清洁器,该器既便于护士操作使用,又保证灯管的使用效果.

    作者:王晓静;何录梅;郭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对实施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对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监督、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检测等项工作制度化、常规化.结果医院感染率不断降低,漏报率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上升,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明显减少.结论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制度,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宿健;张宝爱;张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抗生素应用与医院感染关系

    抗生素的应用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近年来抗生素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新药大量出现,临床滥用现象也日趋严重.为了解本院儿科呼吸系统抗生素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做如下调查分析.

    作者:牛江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793例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18.03%.结论急性脑卒中是当前的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对其重点监控,积极预防.

    作者:陆伟玲;邵亚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酸化电解水自动消毒仪在胃镜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监测酸化电解水自动消毒仪对胃镜活检孔道及活检钳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对30例受检者的胃镜于消毒前后收集胃镜活检孔道标本,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用HBsAg阳性患者血清污染活检孔道及活检钳,于消毒前后收集标本,检测HBsAg.结果使用后的胃镜经过7min酸化电解水自动消毒仪消毒后,细菌和HBsAg抗原性100%被杀灭和破坏.结论酸化电解水自动消毒仪消毒法是一种便捷、高效、安全的内镜消毒新方法.

    作者:曹文娟;凌九人;郑家驹;袁瑞芬;李美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国大陆医院感染控制进展

    中国大陆医院感染控制的发展分为启动、快速普及和全面提高三个阶段.1980年开始有少数教学医院从事医院感染研究,1986年有134所不同级别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的全面综合性监测和控制工作,1992年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均有专职人员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医师很少,以护士为主体,且以初级职称者为多(54.00%);1998年经97所医院调查,医师占专职人员的31.25%,专职人员中高级职称者达21.47%,初级职称者已降至26.90%.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在执行中不断修改,使医院感染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并取得成效,中国大陆医院感染率从1994年的9.70%降至2001年的5.22%.

    作者:徐秀华;吴安华;任南;文细毛;巩玉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5例有机磷中毒剖腹洗胃医院感染因素与对策

    抢救有机磷中毒实行剖腹洗胃而发生医院感染,在有机磷中毒并发症中占相当比例,自1990~2001年,统计我院剖腹洗胃患者15例,并发医院感染12例,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感染率80%,为正常二级医院感染率的10倍.所以,因常规胃管洗胃失败而采用迅速、彻底的剖腹洗胃发生医院感染的问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现将我院本组病例临床资料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艳红;任慧霞;焦文霞;邱晓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生儿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肺炎一例报告

    脑膜败血性黄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相对增多,增加了其感染的机会,目前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关于成人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肺炎多有报道,而婴幼儿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肺炎国内报道不多,仅马延和[1]报道3例婴幼儿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肺炎.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肺炎如下.

    作者:翁立坚;林若玲;陈旭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我国21世纪遏制艾滋病势在必行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揭示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20年来,该病流行之迅速,规模之大,罹患人数之多,造成人类生命与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均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1].其感染、发病与死亡人数达2200万,尤其是近几年全球HIV/AIDS 患者上升的幅度比联合国有关专家预期的数字高出50%以上,其中欧洲和北美洲略微增加,撒哈拉非洲增加了3倍,而亚洲则增加了6倍[1].到20世纪末,AIDS在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幸免.

    作者:万功群;陈延平;刘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6年9月~2001年5月发生真菌感染病人共20例,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结果 20例中口腔感染5例,肺部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5例,尿路感染7例,皮肤感染1例,脊髓感染1例,其中两个部位以上合并感染3例.结论针对不同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的抗真菌药物,16例治愈,3例好转,1例死亡.

    作者:张瞿璐;姚国杰;靳桂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者继续教育的思考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者继续教育问题.方法纵观医院感染管理者的现状,查找医院感染管理者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结果提出关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者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者的继续教育,是促进医院基础管理、保障医院诊疗安全及有效落实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的根本保证.

    作者:汪永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微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目的了解微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方法采用二种不同型号的微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通过对不同灭菌对象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并与供应室的预真空灭菌炉监测结果作对照,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正确使用微灭菌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带预真空的灭菌器灭菌效果明显优于不带预真空的同类型灭菌器,而对石腊油等液体的处理不带预真空灭菌器占了优势,由于温度和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人工调节,在对一些特殊物品的处理方面更显示出其灵活性;其次,操作人员对拟灭菌物品进行的处理和包装很重要,直接影响到灭菌效果,尤其对橡胶类物品进行灭菌时,要注意折叠方法,包装要宽松,尽量为其创造通汽条件;对凡士林油纱布和石腊油要尽量小包装,并适当延长灭菌时间.

    作者:张石红;李柳英;彭金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华国际感染控制杂志

中华国际感染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全国医院感染监控数据培训基地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