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美娇;谢爱金;余秀芳;林尤斌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者继续教育问题.方法纵观医院感染管理者的现状,查找医院感染管理者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结果提出关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者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者的继续教育,是促进医院基础管理、保障医院诊疗安全及有效落实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的根本保证.
作者:汪永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采供血操作中,手部皮肤消毒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环节.洁芙柔是一种新型的手部皮肤消毒剂,采用新G86A8喱凝胶配方,内含特殊滋养成分,具有消毒、护肤的双重功效.以往常使用0.05%~0.1%优氯净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虽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但对皮肤损伤较大.为了更好地选择消毒效果可靠、又不损伤皮肤的消毒剂,我们对洁芙柔的手部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汤庆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抗生素的应用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近年来抗生素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新药大量出现,临床滥用现象也日趋严重.为了解本院儿科呼吸系统抗生素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做如下调查分析.
作者:牛江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探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对符合要求的住院病人同时进行查阅在架病历和床旁体格检查,并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结果调查349人,医院感染25人,30例次,现患率为7.16%,例次现患率为8.60%,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结论降低医院感染率,制定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前提,贯彻落实管理制度是关键,必须改善诊疗环境,加强消毒灭菌、隔离和无菌技术管理,加强接受侵入性诊疗和老年患者的护理.
作者:陈小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乙类传染病.母乳喂养在乙型肝炎的传播中是否起重要作用已争论多年.据WHO报道全世界约5%母亲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在持续感染HBV高度流行的地区,HBV以垂直传播为主.故应了解母亲携带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作者:马秀琴;秦岭;赵云霞;陈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运用保险机制控制抗生素的滥用.方法通过三个阶段进行各种人群对医院感染保险的问卷调查,结合各种医院感染的统计资料,制定医院感染保险条款.结果医院对参保患者严格按规范进行预防用药,若发生医院感染则减免全部或部分抗生素药费,保险收益由医院和保险公司分成.结论该方法可望能有效控制抗生素滥用,实施推广需医学界、保险界共同努力.
作者:张新波;王杰;刘淑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恶性肿瘤在化疗、放疗过程中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易发生医院感染.为掌握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方面的资料,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我们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1999年7月~2000年11月出院的973例肿瘤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占宝;贺江虹;贾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真菌是微生物中的一个大类,属真菌界,与动、植物界平行.其种类繁多,对人类有致病力者约200余种,引起常见真菌病的有10余种. 真菌病可根据侵犯部位的不同而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前者系指表皮、毛发和指甲板的真菌感染,又称癣;后者系指侵犯皮肤真皮、粘膜和深部组织、内脏的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1].
作者:滕维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揭示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20年来,该病流行之迅速,规模之大,罹患人数之多,造成人类生命与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均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1].其感染、发病与死亡人数达2200万,尤其是近几年全球HIV/AIDS 患者上升的幅度比联合国有关专家预期的数字高出50%以上,其中欧洲和北美洲略微增加,撒哈拉非洲增加了3倍,而亚洲则增加了6倍[1].到20世纪末,AIDS在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幸免.
作者:万功群;陈延平;刘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趋势十分严峻,严重危害着人们健康,在全民预防艾滋病传播队伍中,临床医护人员始终站在这道防线前沿.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4月收治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78例,本文就医院艾滋病的感染传播因素及防护,结合收治病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1)艾滋病感染传播因素:包括收治急诊病人如外伤出血病人、一般住院病人中的艾滋病或HIV感染者、急产孕妇艾滋病或带HIV病毒者及平时医院门诊、住院病人,取血、药物注射等护理操作,都存在艾滋病病毒对医护人员、住院其他病人交叉感染传播的潜在因素;(2)艾滋病的防护: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制订消毒隔离操作方法及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中的防护措施等.深刻认识艾滋病在医院的感染因素,做好防护措施,以保障医务人员和住院病人的安全.
作者:甄丽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确定今后监测的方向和工作重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1年6月27日所有住院患者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19%,例次现患率为6.76%;现患率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达50.00%;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感染所占比重高,占25.00%,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占21.66%;此次调查共分离出20株医院感染病原菌,铜绿假单胞和不动杆菌占较大比例,分别占35.00%和30.00%;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基础病(诊断)个数≥3个均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抗生素使用率为52.36%.结论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
作者:丘美娇;谢爱金;余秀芳;林尤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793例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18.03%.结论急性脑卒中是当前的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对其重点监控,积极预防.
作者:陆伟玲;邵亚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手术室空气消毒常规以紫外线灯照射为主,每日早、晚及手术后均需照射.为保证其消毒效果,应定期擦拭灯管表面以去除灰尘.由于紫外线灯管固定于吊顶上,要求离地面2m高,护士在高空擦拭灯管有一定危险,操作费时费力,不易清洁干净,影响消毒实际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作了紫外线灯清洁器,该器既便于护士操作使用,又保证灯管的使用效果.
作者:王晓静;何录梅;郭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大陆医院感染控制的发展分为启动、快速普及和全面提高三个阶段.1980年开始有少数教学医院从事医院感染研究,1986年有134所不同级别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的全面综合性监测和控制工作,1992年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均有专职人员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医师很少,以护士为主体,且以初级职称者为多(54.00%);1998年经97所医院调查,医师占专职人员的31.25%,专职人员中高级职称者达21.47%,初级职称者已降至26.90%.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在执行中不断修改,使医院感染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并取得成效,中国大陆医院感染率从1994年的9.70%降至2001年的5.22%.
作者:徐秀华;吴安华;任南;文细毛;巩玉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监测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通过调查连续3年监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根据危险指数评分标准将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反馈给科主任和手术医生.结果通过3年监测、反馈,骨科手术的切口感染专率从3.66%降至1.50%.结论此目标性监测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晓澜;付美娇;郭康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病区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854名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有466例使用抗生素,使用率为54.6%,治疗用药占88.6%,预防用药占11.4%.合理用药84.1%,不合理用药15.9%,用药指征不明占不合理用药的70.3%,病原学送检率6.6%.结论要减少不合理应用抗生素,需加强对抗生素应用的教育与管理,重点在于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提倡使用窄谱抗生素,根据病原菌检测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作者:孟祥云;唐爱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6年9月~2001年5月发生真菌感染病人共20例,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结果 20例中口腔感染5例,肺部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5例,尿路感染7例,皮肤感染1例,脊髓感染1例,其中两个部位以上合并感染3例.结论针对不同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的抗真菌药物,16例治愈,3例好转,1例死亡.
作者:张瞿璐;姚国杰;靳桂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对实施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对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监督、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检测等项工作制度化、常规化.结果医院感染率不断降低,漏报率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上升,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明显减少.结论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制度,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宿健;张宝爱;张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2001年11月份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发现,本月的医院感染率降低为近年的低水平,但医院感染中的泌尿道感染明显增高.为减少和控制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对9例泌尿道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本院感染现患率,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床旁调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结合的方法,所有调查病例均填写统一表格(含当日出院病人).将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应查病例数694人,实查676人,发现医院感染42人、46例次,实查率97.4%,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2%(人数)、6.8%(例次);医院感染部位常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疾病类型及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化疗等治疗相关因素有关;抗生素使用率54.6%.结论降低医院感染率必须加强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措施应常抓不懈.加强医务人员的再教育,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张云;徐镛男;文鸣姣;李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