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晓云;陈敏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重症胰腺炎, 心理应激状态,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榆林市星元(第四)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HAMA和B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和B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HAMA和BDI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前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评分略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的心理应激状态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个性化护理以观其远期效果并在临床推广.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相关文献
  • 抗胃食管反流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性支气管炎患者行抗胃食管反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7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行康胃食管反流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67.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VC、FVC、FEV1、PEF、V50、V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可明显增加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肺通气功能.

    作者:伏鑫;赵继学;李欣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歧杆菌四联、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作者两院就诊的80例老年慢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腹泻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IgA、IgG含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IgM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腹泻疗效优于三联活菌片,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缩短腹泻缓解时间,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明;王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龄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龄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及操作安全性及相关护理.方法 队列研究632例老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全麻状态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常规胃肠镜检查,分析患者检查时间、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效果、满意度更高,操作时间更短,生命体征更稳定,阳性病变检出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 老龄患者接受无痛性胃肠镜检查,能较大地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检查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式.

    作者:李爱琴;康倩;余东亮;王昕;唐玉芬;盛剑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调节胃癌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胃癌围术期患者的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围术期患者共计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胃癌围术期常规护理方法以辅助患者病情康复,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法多方面对患者胃癌围术期进行干预,干预后评估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对本次入院治疗护理相关满意程度调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上述结果差异.结果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02%相比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胃癌围术期患者其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HAD)干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针对胃癌围术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提患者病情康复水平,减少患者痛苦及负性情绪,更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其临床应用意义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婉萍;林丽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ERCP、MRCP联合中医辩证施治在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RCP、ERCP联合中医辩证施治在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共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经ERCP和MRCP联合应用进行诊治,术后经中医辨证予以中药治疗,疗程为1个月.对照组采用超声诊断和ERCP治疗.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56例患者病因全部诊断准确;对照组经超声诊断,诊断错误的有15例,诊断准确率为73.2%.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P<0.05).结论 MRCP联合ERCP在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中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在ERCP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论治可显著提高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马莹;蔡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25-(OH)D3水平与胃癌术后3年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血清25-(OH)D3水平与胃癌术后3年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70例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访3年,记录复发、转移及患者生存率,比较复发、转移及死亡等不同临床结局患者间25-(OH)D3水平差异,分析25-(OH)D3与患者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平均随访(24.37±8.12)月,随访期间复发16例,淋巴结或远处转移12例,死亡15例,失访或意外死亡3例,存活52例,存活率74.29%.复发转移患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未复发转移者(P<0.05).死亡患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P<0.05).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间25-(OH)D3水平差异显著(P<0.05),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进展,25-(OH)D3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 血清25-(OH)D3水平与胃癌进展密切相关,高水平25-(OH)D3对胃癌进展具有抑制作用,而低水平25-(OH)D3多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孙海潮;白红艳;刘文秀;白利青;杜成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结直肠平坦型腺瘤肠镜检出的可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平坦型腺瘤肠镜检出率(flat adenoma detection rate,FADR)的可控影响因素,以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6例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按肠道清洁度及内镜操作医师的特征(包括操作例数、专业背景、操作方式及退镜时间)计算出FADR,再比较各组FADR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肠道清洁度、操作例数、操作方式及退镜时间对FADR有显著影响(P<0.01),而操作医师的专业背景对FADR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道清洁度、操作例数、操作方式及退镜时间是FA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良好的肠道准备条件下,操作医生累积结肠镜操作1000例以上,采用单人操作法,保证退镜时间在6 min以上可显著提高FADR,从而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

    作者:袁小刚;薛净;项立;杨兵;林建姣;周永柏;龙子义;陈晓红;黄妙娟;胡红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潘托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潘托拉唑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处理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潘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1).两组治疗前胃液pH值、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胃液pH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胃液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止血时间(2.3±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4±0.3)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潘托拉唑治疗ACVD并发应激性胃黏膜病变临床治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胃内酸度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止血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作用临床治疗ACVD并发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常用药物之一.

    作者:丁明超;李芳;王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损伤控制理论配合护理干预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损伤控制理论配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腹部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疗106例急诊腹部外伤患者的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取普通急诊护理,研究组53例采用损伤控制性结合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及各项生理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研究组治疗后体温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损伤严重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运用损伤控制理论配合护理干预在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中的救治中,能有效纠正内环境紊乱,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伟秀;黄晓天;汪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兰索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VCL、FAK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的效果及对VCL(黏附连接相关蛋白纽蛋白)、FAK(黏着斑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Ⅰ(各7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Ⅰ应用安慰剂.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Ⅱ,观察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VCL、FAK、EGF、IL-2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的41.33%(P<0.05).研究组治疗后6 h、12 h、24 h、72 h的胃液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Ⅰ(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72 h的胃液pH值与对照组Ⅱ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CL、FAK、EGF、IL-2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Ⅰ(P<0.05),且与对照组Ⅱ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CL、FAK在应激性溃疡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兰索拉唑能有效提高VCL、FAK水平,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作者:戴路明;刁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敏感性与p53基因表达关系研究

    目的 探究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与p53基因表达的关系,为预测食管癌的疗效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检测选取的63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p53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对每位患者给予总量为60~70 Gy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以及2周期同步氟尿嘧啶+顺铂(DF)方案化疗,观察、 分析p53基因表达和同步放化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p53阳性组24例中CR为7例,PR为12例,SD为3例,PD为2例.p53阴性组39例中CR为20例,PR为16例,SD为3例,PD为0例,阳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明显低于阴性组的92.31%.两组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放、 化疗敏感性可将p53基因表达量的检测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食管癌外周血的p53基因表达,可反映出癌瘤组织的某些生物学特性,结合p53的表达量,可指导放、化疗方案的科学制定.

    作者:赵洁;姜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周血NLR-PLR组合参数对于晚期胃癌一线化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NLR-PLR组合参数等指标对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94例晚期一线化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不同临床参数下NLR和PLR的差异;研究NLR与PLR的相关性;以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研究终点,围绕NLR、PLR及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 NLR与PLR在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化疗方案等分组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NLR与PLR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低、高NLR、高PLR的PFS更差,上述指标及NLR-PLR组合参数在生存分析中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NLR-PLR组合参数是影响PFS的独立因子.结论 外周血NLR-PLR组合参数可预测晚期胃癌一线化疗疗效.

    作者:刘彦潭;杨晨;李小茵;林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肝细胞损伤的预测价值

    目的 研究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肝细胞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院49例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为肝硬化组,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A级15例,B级20例,C级14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检测研究对象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肝细胞损伤标记物(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浆白蛋白ALP).比较各组T细胞亚群百分比、GGT和ALB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细胞亚群变化同肝细胞损伤标记物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组CD3+、CD4+及ALB明显低于正常组,且随着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升高CD3+、CD4+及ALB逐渐降低(P<0.05).肝硬化组CD8+和GGT明显高于正常组,且随着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升高CD8+和GGT逐渐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3+、CD4+和CD8+与GGT、ALB存在相关关系,其中CD3+和CD4+与GGT存在极强负相关关系,CD8+与GGT存在极强正相关关系,CD3+、CD4+与ALB存在极强正相关关系,CD8+与ALB存在强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肝细胞损伤标记物存在正相关关系,对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付锋;任占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情况、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转入ICU及死亡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对MHD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并能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曾继兰;刘泽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与PICC导管在胃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与PICC在胃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63例,按照不同的输液途径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研究组患者行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行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的置管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的置管操作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研究组的留置时间为(153.05±9.05)d,高于对照组的(4.00±0.64)d(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研究组精神状态、自理能力、手臂活动范围、日常活动能力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胃癌患者化疗中采取PICC置管较静脉留置针出现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边丽;林萍;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采用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方法和准确率.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治疗的9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术前胃镜活检和手术病理学诊断.分析对比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学诊断胃癌的准确率、病理分型、以及分化程度.结果 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胃镜活检病理的确诊率为75.5%、疑诊率为15.3%、未确诊率为9.2%,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MC的胃镜活检病理占3.0%,与手术病理病理学检查的2.0%相当;胃镜活检病理PAC和TAC患者占88.8%,高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69.3%,而SCC患者占8.2%,低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28.5%;两种诊断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分化型患者占44.9%,低于手术病理活检64.2%,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分化不良型患者占55.1%,高于手术病理活检35.7%,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 胃镜活检病理对于不同类型胃癌的判断存在局限性,胃镜活检病理的准确率和外科的病理诊断具有一定差异.胃镜活检可作为术前检测胃癌的初断方法,对胃癌病变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勇;田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布拉酵母菌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疾病进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布拉酵母菌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布拉酵母菌治疗,对照组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腹泻停止时间、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腹痛腹胀及排便频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和CD4+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IL-10和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均<0.05).结论 布拉酵母菌散用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患儿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康复进程,这可能与布拉酵母菌改善肠道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段武琼;周长怀;罗明海;左小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枳术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枳术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枳术宽中胶囊组)及对照组(多潘立酮+泌特),分别口服用药,疗程4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FD临床症状评分、焦虑评分(HAMA评分)及抑郁评分(HAMD评分),用药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成本-效果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FD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FD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较本组用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用药后的FD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 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结论 枳术宽中胶囊有效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FD患者,其症状改善较多潘立酮联合泌特更明显,费用较联合用药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娟;郭建强;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中保温护理对并发症风险的预防作用

    目的 研究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保温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60例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配合保温护理(仅加普通毛毯保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完善保温措施(室温控制、铺设循环水毯、输液加热、输血加热等),比较两组体温术中动态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随时点推移体温无明显变化,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体温开始明显降低,且麻醉后30、60、120 min及术毕体温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寒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流及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系统保温护理可保证老年胃癌手术患者体温稳定, 降低并发症风险,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闫玲;岳雪艳;张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渗盐水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补充液体;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5%氧化钠溶液(4 mL/kg).比较两组腹围缩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平均治愈时间、CPK变化,胃管停留时间,胃管重置率,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腹围缩小(18.1±3.2)cm,较观察组的(5.1±3.7)cm更明显(P<0.05);排气排便恢复时间(3.9±2.6)d和平均治愈时间(12.5±7.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CPK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管停留时间(4.1±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1±3.0)d(P<0.05);治疗组胃管重置率为9.4%,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论 高渗盐水对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治疗中有明显作用.

    作者:邵建富;李文;李燕梅;刘仕杰;李兴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