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进勇;赵运志;袁岸龙;鲁斌;寇继光;王燕霞
目的 探讨双管双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进行急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新型快速补血方式双管双输补充血容量,而对照组进行常规性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输血效果、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输血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无效的患者均因抢救不成功导致死亡.结论 快速地扩充血容量、改善外周血液循环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的决定性因素,而双管双输操作简单方便,能快速扩充血容量,有效改善外周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患者的输血和抢救成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秦昌友;严芳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糖尿病性牙周病(DP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样本特征,开展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pylori感染、空腹血糖、牙周带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校正性别、年龄、饮酒史等因素后,H.pylori感染使DPD患病风险提高到2.97倍(OR=2.97、95% CI=1.52 ~ 3.15).结论 H.pylori感染显著增加DPD患病风险;临床可通过治疗H.pylori感染,探索DPD的根治方法.
作者:郭艳杰;王文玲;王志滨;申秀梅;李梅霞;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吲哚美辛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收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拟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吲哚美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表达情况,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ERCP术后两组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术后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吲哚美辛可有效减少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黄皤;李军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患儿应用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200例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给予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胃镜下改变、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P<0.05).结论 对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患儿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比单纯用药更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能减少患儿的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昀;刘志刚;罗威耀;彭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对急性胃出血患者行零缺陷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护理满意度,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69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85例)行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9%(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P<0.05).结论 零缺陷护理应用于急性胃出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孙继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对胃间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S月收治的106例胃间质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ESD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肿瘤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操作时间.结果 观察组肿瘤完整切除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与ESD治疗胃间质瘤,均有较高的肿瘤完整切除率,但ESD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而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操作简便、快速、易于掌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对于直径≤1.2 cm的间质瘤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何顺辉;李国华;社国平;尤趣居;欧阳贺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重化护理在经腹腔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行腹腔动脉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加用多重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焦虑和抑郁自量表(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P< 0.05).⑤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及肝肾功能均正常,均顺利完成治疗出院.结论 对腹腔动脉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多重化护理,能大限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并能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吕晓赏;吴望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以及给予护理于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月2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因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再次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发生情况减少,有利于预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彦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的效果及其预防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都进行ERC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4.13±1.52)d,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其术后生存质量评分的分值为(94.58±6.78)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3%,明显高于实验组12.5% (P< 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P< 0.05).结论 对进行了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陈秀娥;王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MAE)是临床不常见急症之一,但高龄老人MAE的发病率明显升高,MAE起病急骤、隐匿,容易导致早期误诊和漏诊.且高龄老人全身脏器储备功能低下,一旦发生MAE后病情可迅速恶化、病死率极高.本文就我科收治的1例确诊为MAE的高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高龄老人MAE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晗;吴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远期生存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医院收治的79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记录患者远期生存情况;以患者年龄、TMN分期、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术后辅助放化疗、术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等作为观察指标,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至末次随访,79例胃癌患者死亡45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为别94.3%、53.7%、25.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MN分期、浸润深度、术后辅助放化疗、术后CEA水平均与患者预后有关(P均<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MN分期、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远期生存率较低,TMN分期、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会东;王鹏;阚永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后优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8月收治的80例采用优质护理的胃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应激、舒适度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短于对照组,食欲好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3d的空腹血糖、皮质醇、炎性因子IL-6及CRP低于对照组,术后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优质护理能够加快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应激反应,改善食欲和临床症状.
作者:徐花;钟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较对照组患者的74.42%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ST、BUN、Scr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IL-10、hs-CRP、TNF-α、IL-1β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且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玮;张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锌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短期排毒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2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婴幼儿均选择服用锌剂联合更昔洛韦,对照组的婴幼儿选择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1年,对该研究的婴幼儿进行跟踪的调查,对于婴幼儿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退烧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大便频次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4%,明显高于对照组73.61% (P< 0.05);对照组的平均止泻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烧时间、大便频次、脱水纠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锌制剂和更昔洛韦钠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病程、脱水纠正时间、发热时间等,效果明显且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张玥;尚清;朱晓冉;成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阳新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激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关节肿痛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损伤以及远期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肾功能损伤情况以及远期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能有效缓解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症状,促进皮疹消退,减少对肾功能的继发性损伤,且远期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青;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胃潴留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采用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医治的90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肠内营养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状况及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补充及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佳疗效,得到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认可,在临床具有研究价值.
作者:刘毓姝;姜桂春;姜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护理满意度,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内科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行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出血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深入推广学习.
作者:高荣峦;陈梅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Ⅱ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的患者加用泮托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观察组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56.76% (P< 0.05).两组治疗后PGⅠ及PGR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PG Ⅰ及PG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GS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G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IL-8、IL-11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IL-8、IL-11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黏膜萎缩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阴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探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确定其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9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和医务人员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勤俭;刘丽红;成洪伟;段丽芳;姜树勤;吴彩花;赵斗贵;杨新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大剂量洛赛克(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大剂量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 、97.67%,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95%、11.63%,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大剂量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具有止血快、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蒋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