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孙继敏

关键词:零缺陷护理, 急性胃出血, 应用价值,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 观察对急性胃出血患者行零缺陷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护理满意度,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69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85例)行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9%(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P<0.05).结论 零缺陷护理应用于急性胃出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6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病因、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6例患者造成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占58.3%)和丙型肝炎(占22.2%).36例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部位是食管(占55.6%);曲张程度主要为中度(占47.2%);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自发性腹膜炎(占47.2%)、肝性脑病(占36.1%).在采取的治疗方法中以常规止血药加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重者联合三腔二囊管止血,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2.3%、85.7%.结论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是药物和内镜下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叶建明;王德耿;丁春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 Ⅰ、PGⅡ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Ⅱ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的患者加用泮托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观察组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56.76% (P< 0.05).两组治疗后PGⅠ及PGR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PG Ⅰ及PG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GS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G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IL-8、IL-11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IL-8、IL-11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黏膜萎缩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阴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阳新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激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关节肿痛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损伤以及远期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肾功能损伤情况以及远期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能有效缓解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症状,促进皮疹消退,减少对肾功能的继发性损伤,且远期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青;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较对照组患者的74.42%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ST、BUN、Scr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IL-10、hs-CRP、TNF-α、IL-1β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且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玮;张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预见性护理与出院强化健康教育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预见性护理与出院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与出院强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47%,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与出院强化健康教育,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时间、减少其医疗费用、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常巧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肺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胃潴留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胃潴留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采用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医治的90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肠内营养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状况及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补充及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佳疗效,得到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认可,在临床具有研究价值.

    作者:刘毓姝;姜桂春;姜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的效果及其预防价值

    目的 探讨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的效果及其预防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都进行ERC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4.13±1.52)d,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其术后生存质量评分的分值为(94.58±6.78)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3%,明显高于实验组12.5% (P< 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P< 0.05).结论 对进行了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陈秀娥;王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表达水平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变范围、病变程度间的关系,初步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 34例UC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29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两组结肠黏膜组织中TSLP mRNA表达水平,比较血清CRP及血沉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结肠黏膜TSLPmRNA表达水平及CRP、血沉存在显著差异(P< 0.01);UC患者中结肠黏膜TSLPmRNA表达水平、CRP以及血沉在不同病变程度及不同病变部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UC患者TSLPmRNA表达水平与CRP、血沉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o.o1),TSLPmRNA表达水平与病变程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UC患者结肠黏膜中TSL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肠黏膜TSLP表达水平与UC病变程度和范围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刘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法辅助在防止肝癌患者PICC置管颈静脉异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析手法辅助在防止肝癌患者PICC置管颈静脉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PICC颈静脉置管肝癌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偏头法阻断颈内静脉,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功置管50例(100.0%)、对照组成功置管38例(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导管异位2例(4.0%),对照组发生导管异位15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血栓、疼痛、液体渗漏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 肝癌患者PICC颈静脉置管进行手法辅助法可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海燕;汪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低张力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态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低张力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低张力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能感.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1周、2周及4周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能感也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低张力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的治疗态度也发挥着积极的改善作用.

    作者:常秀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频治疗仪结合排便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频治疗仪结合排便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除了接受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外,对照组另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组则用中频治疗仪结合排便训练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后,观察起效时间、临床疗效等.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起效较对照组快(P< 0.001),疗效较对照组好(P< 0.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频治疗仪结合排便训练治疗,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减少了便秘对脑卒中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危害,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邹丽萍;陈荷;刘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鲜药石斛凝胶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胃阴不足型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S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鲜石斛凝胶+三联抗H.pylori药治疗,对照组予铋剂+三联抗H.pylori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胃镜病理检查及H.pylori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2.5%,组间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侯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脘疼痛、嘈杂吞酸、口干口苦、舌红少津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均有改善胃黏膜慢性炎症作用,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药物均有抗H.pylori作用,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鲜石斛凝胶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感染胃阴不足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丽君;冯伟勋;张毅之;甘国兴;余泽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胃动力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动力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将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118例作为试验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别利用13C-辛酸呼气试验进行胃动力检查,利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ylori检查,对比研究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动力及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 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相比,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排空明显延迟(P< 0.05);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H.pylori的阳性率为33.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ylori的阳性率为55.8%,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存在胃动力障碍,反流的胆汁可能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作者:侯叶廷;苏秉忠;闫文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回顾性生存分析

    目的 对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回顾性生存分析,明确其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97例行介入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一般信息、肿瘤病理参数、肝功能分级、介入治疗方案、用药方案、介入治疗后生存期等指标,行Kaplan-Meier分析,并建立Cox回归模型,明确介入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介入治疗后平均生存期9.1个月,总5年累计生存率11.3%;单因素分析显示介入治疗前糖类抗原(CA19-9)值及第一次介入治疗变化情况、介入治疗前KPS评分、介入治疗前是否有疼痛感、介入治疗前肝功能分级、既往手术史、介入治疗次数为介入治疗后生存期的可能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介入治疗前肝功能分级、KPS评分基础值、既往手术史为介入治疗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行介入治疗后,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生存期与其肝功能、KPS评分及既往手术史有关,值得关注.

    作者:王林;曹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胆总管取石术后并发胰腺炎患病率及不同药物预防效果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胆总管取石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几率及不同药物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择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生长抑素组、对照组,各50例.吲哚美辛组直肠内给予吲哚美辛栓100mg,生长抑素组给予生长抑素3 mg+ 9%氯化钠注射液50 mL持续泵入,4~6 mL/h,持续12 ~ 24 h,对照组直肠内给予安慰剂,三组均于术后立即给药.记录术后4h、24h 、48h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发放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术后48 h高淀粉酶、PEF发生率,对比住院时间.结果 吲哚美辛组、生长抑素组术后4h、24 h、48 h血清淀粉酶、CRP、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吲哚美辛组、生长抑素组PEP、高血清淀粉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吲哚美辛组、生长抑素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吲哚美辛组、生长抑素组上述指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吲哚美辛组、生长抑素均可用于预防ERCP术后PEP、高血清淀粉酶,效果大致相同.

    作者:张学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优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老年晚期胃癌老年患者的临床影响及研究.方法 病例通过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入住我院的胃癌晚期临终老年患者60例,随机将所有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老年患者30例,针对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老年患者则实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晚期老年患者临终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这类情绪也存在于老年患者家属中,而通过临终关怀护理的干预有效减轻这类负面情绪,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老年晚期胃癌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不仅改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也有效的改善老年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及研究.

    作者:刘双玉;叶海波;郑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奥曲肽联合吲哚美辛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吲哚美辛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收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拟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吲哚美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表达情况,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ERCP术后两组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术后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吲哚美辛可有效减少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黄皤;李军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实施于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确定其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9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和医务人员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勤俭;刘丽红;成洪伟;段丽芳;姜树勤;吴彩花;赵斗贵;杨新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预防肠镜检查晕厥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肠镜检查中应用入性化护理对预防晕厥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实施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查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检查期间疼痛不适、恶心、呃逆、反射痉挛及晕厥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则为84.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肠镜检查中可有效预防晕厥发生,同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袁林;周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管双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管双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进行急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新型快速补血方式双管双输补充血容量,而对照组进行常规性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输血效果、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输血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无效的患者均因抢救不成功导致死亡.结论 快速地扩充血容量、改善外周血液循环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的决定性因素,而双管双输操作简单方便,能快速扩充血容量,有效改善外周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患者的输血和抢救成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秦昌友;严芳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