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幽门螺旋菌感染与萎缩性胃炎关系的内镜特征

松久威史

关键词:
摘要:1989年大岛博氏报告了日本人的胃粘膜萎缩比德国人重[1].近年来可见到许多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的进展有着明显关系报告[2,3].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甲硝唑加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1年3月至1994年10月,用甲硝唑加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6例,单用雷尼替丁治疗45例(对照组).观察其近期愈合率及复发率.

    作者:刘旭明;黄赞松;钟秋红;黄大文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EGF和TGF-α对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生长的调控

    本文应用3H-TDR掺入试验、受体结合分析方法定量观测了EGF和TGF-α对大肠癌细胞HT-29与HR8348生长的影响.结果二株癌细胞均可自分泌低水平的EGF,且可同时表达高亲和力的EGF-R,外源性的EGF和TGF-均可刺激HT-29细胞的生长,而加入抗EGF-R抗体则可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提示EGF/TGF-与EGF-R自分泌环在大肠癌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万岱;刘国龙;宋于刚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幽门螺杆菌专题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作者: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泰胃美治疗酸相关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全国临床论文有奖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CD44在直肠癌、癌近旁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52例直肠癌组织、肿瘤近旁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CD44检测分析.结果:CD44在肿瘤组织中阳性率92.3%,在肿瘤组织近旁组织中阳性率为53.85%;CD44在肿瘤近旁组织中的检出率明显低于肿瘤组织(P<0.01),CD44在肿瘤近旁组织中的不同区段内的检出阳性结果不同,在距肿瘤0.5cm区间内为59.62%,在0.6-1.5cm区间内为21.16%,在1.6-3.0cm区间为9.62%,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CD44可作为大肠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客观指标以及诊断癌前病变的参考指标.且CD44可作为低位直肠癌远端切除范围的参考指标.

    作者:魏东;高春芳;赵文召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粘膜的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的比较研究

    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方法,正确评价其应用价值对开展HP的临床和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利用3定点内镜活检法评价各种临床HP检测的敏感性.

    作者:山田宣孝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5-氟脲嘧啶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静脉滴注抗肿瘤药物5氟脲嘧啶(5-Fu)能抑制胰液的分泌,改善急性胰腺炎的腹痛症状,降低血、尿淀粉酶并使之迅速恢复正常,且有作者认为5-Fu联用甲氰咪呱(CMT)能起到协同作用,但因缺乏对照分析,故是否CMT能确实提高5-Fu的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作用尚不明了.

    作者:尹合坤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bcl-2、p53、C-myc蛋白产物在胃癌表达的研究

    许多研究证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有关,且与肿瘤细胞凋亡被抑制有关,本文探讨bcl-2、p53、C-myc、蛋白产物在胃癌中的表达.

    作者:黄小让;孙桂华;赖日权;安建成;庄小强;罗祝泉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与凝血酶口服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溃疡病出血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平均病死率为4-10%,但约有80%的溃疡出血可自动停止,令有20%的患者出血量大或有反复出血,在这些患者中病死率高可达36%,因此需积极进行治疗.

    作者:王运柱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丽珠肠乐治疗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

    习惯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服用常规药物和胃肠动力药虽大便暂时通畅,但停药后易复发,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近半年来,我院采用丽珠肠乐胶囊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作者:王卫卫;孙桂华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胃粘膜病变的电镜研究

    慢性胃炎可以说是世界上发病率高的疾患,但是长期间几乎处于病因不明状态.1979年澳大利亚学者首先报告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1982年同研究室胃活检组织的HP分离培养成功.

    作者:温敏;山田宣孝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与二囊三腔管联合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道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高达40%以上[1].传统治疗方法静脉使用止血剂、血管加压素,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洗胃,口服或胃内灌注凝血酶,单纯三腔二囊管压迫等,效果不甚理想,局部硬化剂注射也受时间、人员配备及出血量大时影响视野所限制.

    作者:张文茹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一例食管狭窄金属支架置放术患儿的护理

    食管狭窄常导致吞咽困难,甚至完全不能进食.1995年12月我科为一例3岁的化学性灼伤后食管狭窄的患儿应用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牛晓红;肖方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直肠癌的放射治疗

    Sigmonds于1914年首次描述了放射性同位素镭治疗直肠癌.当时有些外科学家与放射肿瘤学家共同研究综合治疗,后因外科技术不断提高,手术危险性降低,且认为直肠癌对放射线不敏感,故手术治疗一直是直肠癌的首选治疗.

    作者:李建国;王春莲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微剂量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本研究旨在评价微剂量(37kBq)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效果.106例病人清晨空腹饮下37kBq14C-尿素水溶液,海胺溶液吸收20分钟呼气CO2 2mmol,液闪仪测定14C放射性活性,结果以dpm/mmolCO2表达.19例志愿者第二日重复试验.以Warthin-Starry组织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作为参照标准,ROC分析法确定14C-UBT适判别值.结果得出14C-UBT适判别值为250dpm/mmol CO2;实验对HP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3%(58/59)、98.7%(46/47)、和98.7%(104/106);实验重复性良好;体重校正对诊断效果无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微剂量14C-UBT诊断HP感染具有高度的准确性,且简单和安全;试验无需试餐和加用非标记尿素,结果不需以体重校正.

    作者:张厚德;马永健;赵成忠;麦丽文;贺克俭;吴盛州;李明华;舒江乔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B超引导下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介入治疗

    门静脉癌栓是肝癌肝内广泛转移的根源,也是造成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本文1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于B超引导下进行门脉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2例门脉癌栓大小为0.8×1.0~4.6×1.6cm,分别注入无水乙醇1.0~5.0ml.治疗后1周~1个月复查B超,门脉癌栓完全消失(治愈)3例(25%);缩小>1/2(显效)1例(8.3%);缩小<1/2(有效)4例(33.3%);无变化(无效)1例(8.3%);未复查3例(25%).总有效率66.7%(8/12).该法安全简便,疗效满意,为中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蓝琳;侯淑琴;袁爱力;张春恩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抗幽门螺杆菌IgG检测的临床评价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1,2]其检测的方法很多,其中,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胃粘膜组织HP-DNA[3,4]、尿素酶检测、组织切片染色镜检都是常用的检测方法.

    作者:詹群珊;邓传珍;杜文礼;刘健波;曾真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胃化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本文调查了155例十二指肠溃疡旁粘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显示:溃疡旁组织炎症、胃化生和Hp检出率分别为69.7%、75.5%和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8%、10.4%和4.2%(P<0.01).Hp在胃化生组织中的检出率为32.8%,81例不伴胃化生的粘膜中均未检出Hp(P<0.01).透射电镜观察胃化生有其特征性改变.提示胃化生可能是溃疡形成的基础,Hp在化生区定植并非是产生溃疡的唯一直接因素,还可能通过其他复杂环节间接起作用.

    作者:李子旭;张万岱;周殿元;张亚历;郭小平;杨海涛 刊期: 1996年第02期

  • 小儿肠息肉内镜下诊治及并发症防治

    息肉在大肠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内镜是诊断和治疗息肉可靠方法,我院自1977年至1995年5月用欧林巴斯、宾得纤维、电子结肠镜检查21155人次,发现直肠、结肠息肉3456例,占16.3%,在小儿肠镜检查616例中,发现肠息肉423例,占68.7%,并成功在内镜下电凝切除息肉454颗,发生穿孔1例;残蒂出血34例,未发生死亡,经近期观察和信访亦无再次便血者,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德寿;冯福才;周殿元;杨希山 刊期: 1996年第02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