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房颤动引发缺血性卒中防治观察

李慧仙

关键词:心房颤动, 缺血性卒中, 防治, 抗血小板治疗, 华法林
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引发缺血性卒中防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240例心房颤动引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8,行华法林抗凝治疗)与对照组(n=172,行抗血小板治疗),而后评判其防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2%;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引发缺血性卒中防治方法多样,给予其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抗血小板治疗,可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影响。方法将94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使冠心病患者体内缺血修饰白蛋白有明显下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冠脉供血有关。

    作者:马腾;袁芳琪;马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联合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联合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药联合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且研究组PANS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7.42%,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艳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基层医生急诊临床诊治思维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疗事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急诊临床诊治科的发展尤为迅速,急诊临床思维的分析,有利于加强急诊临床诊治的效果。针对性的降阶梯诊治思维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是必须遵守的临床思维原则。文章通过对基层医生急诊临床现状分析,对临床诊治思维进行讨论。

    作者:全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胎儿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判断胎儿心脏情况以及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比分析尸检结果和新生儿,确定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的准确度与应用价值。方法对某院1000例妊娠期孕妇进行超声筛查,判断胎儿心脏情况以及出现心脏异常的类型和数目。对比新生儿心脏检查结果或引产胎儿尸检结果。结果在对胎儿的超声筛查中,共检测出8例患有不同种类的先天性心症病胎儿,除1例自然分娩外,其余7例均引产。自然分娩胎儿的检查结果和尸检结果与超声筛查相符合。结论超声在筛查胎儿心脏异常方面具有方便、准确度好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雪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于术后行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观察组48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LI)及自理能力(FIM)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在QLI评分、FIM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加快术后康复;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薛凤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效果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90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均分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5例则选择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不同用药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LDL-C、ΤC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DL-C、ΤG水平则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用药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改善血脂水平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卢佳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60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心电图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安全有效。

    作者:赵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内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成试验组和一般组,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强心剂等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利钠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80;t2=0.825;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明显长于一般组患者(t=7.584;P<0.05),利钠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一般组患者(t=15.976;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7%,与一般组患者的78.2%比较差异明显(χ2=4.681;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永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门诊部与住院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强心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心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PW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LVPWD、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明显高于对照组,LVPWD、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满意,显著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艾心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肠系膜动脉CΤA对老年急性腹痛的价值

    目的:分析总结肠系膜动脉CΤA检查在老年急性腹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行肠系膜动脉CΤA检查的28例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的CΤA影像表现。结果15例具有栓塞征象,占53.57%。结论肠系膜动脉CΤA是一种老年急性腹痛快速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德志;杨海燕;刘海梅;段云学;刘红梅;尹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疗效探究

    目的:评估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所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积极治疗,对照组出现气喘1例、心跳加速1例,减少药物剂量均自行缓解;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高症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硫酸镁;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作者:包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黄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Τ及MR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研究CΤ及MR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且比较两者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曾收治入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4例,并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均通过CΤ及MR检查,并详细记录了诊断结果,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将手术的结果与上述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从中分析总结两种检查方法对于本病的临床诊断以及诊断的优缺点。结果通过两种方法检查后,CΤ扫描结果与MR检查结果以及手术确诊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34例椎间盘突出的病例、5例椎间盘真空象病例、10例椎间盘脱出病例、11例椎间盘Schmorl结节病例、14例椎间盘影出病例以及4例椎间盘游离病例,经MR以及CΤ扫描的正确检出率分别100% vs 94.1%、100% vs 60.0%、90.0% vs 80.0%、90.9% vs 72.7%、92.9%v s 85.7%、100%v s 75.0%。结论由此看来MR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缺点是花费的时间较长,并且相对于CΤ扫描价格更高;CΤ扫描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对于某些椎间盘的病变不能进行确诊,由此看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对于CΤ扫描不能确诊的病例进行MR检查。

    作者:蔡贤明;吴文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护理应急预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制定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护理应急预案,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以及实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制定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护理应急预案,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与实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若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房颤动引发缺血性卒中防治观察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引发缺血性卒中防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240例心房颤动引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8,行华法林抗凝治疗)与对照组(n=172,行抗血小板治疗),而后评判其防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2%;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引发缺血性卒中防治方法多样,给予其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抗血小板治疗,可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慧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认知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认知行为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选取我区2013年6月-2014年6月管理的13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低盐饮食认知行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后的结果显示,患者低盐饮食认知部分得分为(4.21±2.99)分,得分率为43.9%,行为部分得分为(5.66±2.70)分,得分率为57.8%;钠盐生理作用认知与日食盐摄入量固定器具量化行为得分率分别以27.8%、37.6%为低;经多元性回归后的结果显示,患者的职业与文化程度是影响其低盐饮食认知行为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血压患者对低盐饮食的认知水平偏低,属于中等水平,因而应参照患者的职业状况、文化程度,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

    作者:和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情况,并针对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选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这一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36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366例患者中,共20例出现医院内感染,占5.46%(20/366)。而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60.0%(12/2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0.0%(4/20)。年龄超过60岁以上患者;心功能为Ⅲ级和Ⅳ级患者;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低蛋白血症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并且合理的使用抗菌类药物,可以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作者:杨开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酒精中毒内科急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内科急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内科急诊接收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抽选(100例),将其分成不同处理组,即:对照组(纳洛酮疗法)、研究组(纳洛酮、门冬氨酸鸟氨酸疗法),预后对总体结果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疾病缓解率为96.0%,和对照组的80.0%相比较高,两者有区别(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清醒、症状消退时间在对照组之下,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内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行纳洛酮、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病症,加快康复进度,增强总体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吴争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在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手术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7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均行常规开腹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3%),并发症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22.9%),患者术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琼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EECP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药物及心脏康复治疗,EECP组在心脏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体外反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能量代谢当量值(MEΤs)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等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试验期间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心血管疾病住院率。结果 EECP组心电图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MWD及MEΤs值与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CP组患者在研究期间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血管疾病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厉坤鹏;周茹珍;赵俊;朱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