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衰

曹光营;吴亚军;敖桃宽

关键词:慢性心衰, 临床治疗, 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针对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在临床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4月期间住院慢性心衰的患者112例,包括冠心病、扩心痛、围产期心肌病所致心衰,并排除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有用药禁忌者,将其分成实验组(n=56)和参照组(n=56)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治疗方式,对实验组则加以行ACEI、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干预,并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实验组患者的心肌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较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在临床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防治心室重构,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以进行深入的推广和使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衰

    目的 针对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在临床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4月期间住院慢性心衰的患者112例,包括冠心病、扩心痛、围产期心肌病所致心衰,并排除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有用药禁忌者,将其分成实验组(n=56)和参照组(n=56)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治疗方式,对实验组则加以行ACEI、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干预,并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实验组患者的心肌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较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在临床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防治心室重构,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以进行深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曹光营;吴亚军;敖桃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心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在对冠心痛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进行心脏介入治疗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的2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是在拔管是出现迷走反射,2例为其它时间;PCI疗法(冠状动脉介入)11例,冠脉造影为15例,早期心脏介入17例,近期10例,桡动脉穿刺7例,股动脉19例,在对患者进行多巴胺和阿托品的静脉给药以及快速补液后,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其出现血管迷走反应主要与其手术时间、手术方法和穿刺的血管有关,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能够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作者:刘少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研究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录的5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资料;持续护理6个月之后,对50例患者进行回访调查,详细统计护理前后症状的变化;统计50例对本次综合护理的满意度,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等4个级别进行划分.结果 偏瘫是脑出血患者的多发性并发症,造成认知功能、肢体功能等出现严重障碍.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病症得到有效控制,认知功能、肢体功能等明显好转;本次共48例对护理工作满意,仅2例因缺乏专业知识,经过延长护理周期,对工作表示满意.结论 脑出血偏瘫属于严重性症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病情.

    作者:陈光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治疗4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观察终效果.结果 低血糖反应发生原因包括进食量过少19例,占39.6%;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6例,占12.5%;运动量过大10例,占20.8%;口服降糖量不当11例,占22.9%;其他2例,占4.2%.干预后所有患者血糖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低血糖症状消失,血糖浓度达到3.9mmol/L及以上.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与饮食、用药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低血糖发生原因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韦嘉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51例行以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奥拉西坦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状况(MMSE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状况(MMSE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促进患者脑部功能及脑代谢的恢复,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潘在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螺内酯、贝那普利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本次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从我院随机抽选,按抽样法分组后行贝那普利疗法(对照组)、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疗法(试验组),评定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疾病缓解率、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疗法效果突出,可改善心功能,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元娟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并研究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52例脑卒中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研究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 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皮肤、口腔等部位是脑卒中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住院时间、高龄、各项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临床应做好脑卒中患者基础护理和病房管理工作,强化和规范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相关要求,禁止滥用抗生素,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林秀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探讨

    目的 探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证Hp感染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Hp三联法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3.4%低于对照组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状评分(53.1±6.2)分与对照组(52.8±5.7)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19.5±2.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22.4±2.6)分,差异显著(P<O.05,t=4.585).结论: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能够降低Hp阳性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瑞芳;邓高振;张东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治疗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与西地兰行静脉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数字随机自2012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心脏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胺碘酮组,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于同期患者中以同样方法另抽取出50例患者作为西地兰组,给予静脉注射西地兰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情况、心室率控制、房颤转为窦性心律以及死亡例数.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情况、心室率控制、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胺碘酮组患者治疗无效死亡1例,死亡率2.0%;西地兰组死亡3例,死亡率6.0%.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行以胺碘酮与西地兰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胺碘酮疗效更优.

    作者:鲁庆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1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二尖瓣舒张晚期/早期的大血流速度(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 观察组显效人数占比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07%(37/56)、89.29%(50/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6%(24/56)、64.29%(36/56).观察组患者E/A、LVEF、FS分别为(1.04±0.19)、(58.89±4.56)%、(34.66±2.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9±0.14)、(51.02±4.47)%、(31.88±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有效治疗冠心痛慢性心衰,且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

    作者:李明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对比分析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并比较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和对照组(应用短效硝苯地平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分娩方式、产程并发症情况与新生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顺产率高,新生儿结局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促进自然分娩,保障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燕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一共有68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醋酸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碳酸镧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之前的血磷、血钙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指标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后的血磷、血钙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龄血症患者采取碳酸镧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金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米力农对中重度心力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米力农对中重度心力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 88例中重度心力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米力农静脉泵入,7d为一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两组肺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氧分压(PaC02)、动脉压(PAP)、E/A、左室射血分数(LVEF)、K+、Na+、氨基酸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LVEF、E/A明显增高,PaCO2、PAP明显降低(P<0.05),K+、Na+、NT-pro-BNP和PCT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米力农治疗能改善中重度心力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控制炎症,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段继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动过缓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动过缓的关系,以减少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015年收治的风湿挂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128例,其中有60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室性心律失常,命为观察组,有68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命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心率、心律、心功能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后的血糖、血钾及血乳酸水平予以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后予以异丙肾上腺素及654-2对症支持处理,观察其室性心律失常的纠正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心律、心功能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血糖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予以对症处理后治疗有效率为98.3%.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其术后24h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动过缓有关,予以纠正心率等药物治疗可有效的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刘永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微创手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微创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予以微创手术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2.22%,并且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意义(x2=8.389,P<0.0S).结论 大多数妇科疾病都能够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有效的治疗,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惠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中医妇产科临床常用药剂的临床疗效及其使用技巧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具体应用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中医妇产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35)采用保妇康栓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明显低于观察组91.4%,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08±0.42)分,低于对照组(3.75±0.71)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妇科千金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张颖慧;胡丽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在肿瘤外科护理当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肿瘤外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外科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加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显著缓解,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惠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药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调剂治疗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制定中药调剂质量管理措施,应用于2015年7月至12月的中药调剂工作中.纳入2015年1月至6月以及7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中药房购买药物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时间段各70例.将前一时间段纳入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将后一时间段纳入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经调查得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患者高(94.3%vs 82.9%),P<0.05,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参照组患者低(4.3%vs 15.7%),P<0.05.结论 中药调剂质量可对药物临床疗效产生明显影响,医院中药房应加强对中药调剂质量的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后获得佳疗效.

    作者:高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研究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及其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的调查

    目的 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和照顾者对患者的行为管理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84例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关于疾病护理和管理方面的问卷调查,观察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得分和其照顾者对患者的行为管理情况.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总分为(32.65±1.76)分,照顾者对患者疾病进行的管理行为的各维度的总分为(60.57±6.85)分.结论 增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提高其自我的护理水平和照顾者管理行为水平.

    作者:许梦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青年患者突发心肌损伤诊断分析及临床教训1例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以及化验检查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超敏肌钙蛋白阳性患者冠脉造影之后并未发现狭窄或者仅仅是轻度狭窄,本文就2016年2月份1例青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肌损伤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林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