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江
目的:对脑血流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将40例体检健康无脑血流图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脑血流图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陡直波多于观察组,转折波小于观察组;观察组圆顶以及平顶波在所占比例是对照组患者的5倍以上;对照组患者重搏波以存在和明显为主,而观察组患者中以隐见以及消失为主;观察组患者上升时间长于对照组,波幅低于对照组,峰谷深度较低,但其血管阻力则明显比对照组高,血流流入及流出容积速度则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流图在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云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静吸复合麻醉对脑动脉瘤夹闭术中收缩和舒张血管物质的影响。方法以29例择期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麻醉诱导前(T1)、动脉瘤夹闭即可(T2)、夹闭后2h(T3)、夹闭后4h(T4)、夹闭后24h(T5),取中心静脉血,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AT-Ⅱ)、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T2时间段AT-Ⅱ水平高于T1时间段,T3、T4、T5时间段低于T2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间段ET水平低于T1时间段,T5时间段ET低于T2时间段,T5时间段高于T4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间段CGRP水平低于T1时间段,T3高于T2,T4低于T3,T5低于T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脑代谢、血供受到显著影响,影响可持续至术后4h。
作者:杨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结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器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记录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总人数108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是否异常分成两组,A组血压昼夜节律的表现为勺型,有51例,其中男3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15)岁;B组表现为血压异常节律型,有57例,男39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6)岁。心率变异各指标分析,B组比A组降低,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靶器官损害三种表现,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检测心率变异是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依据。
作者:秦培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8例进行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疗法。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68例,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57例,总有效率77.03%,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范有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就经卡维地洛治疗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患儿7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35例,对照组采用洋地黄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两组患儿的心内膜弹力纤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卡维地洛应用于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病情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陈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群体有氧康复运动环境中,有氧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康复疗效。方法选取三峡大学第一附属临床医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住入心内科40例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要求规律有氧运动训练3个月,实验组需在10人以上群体中进行,对照组对群体运动环境不做要求;在试验前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结果两组患者试验后各项指标对比提示,实验组精神心理问题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群体有氧运动环境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康复。
作者:朱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就诊的5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脏彩超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利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数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E/A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诊断更具准确性,且操作简单便捷,更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制度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三年来在我社区接受社区管理的1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社区管理中采用规范化管理制度进行干预,经社区管理满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率、血压控制率以及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结果经社区管理满一年后,治疗组患者的药物依从率高达97.8%,显著高于对照组药物依从率为80.0%(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达92.2%,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为64.4%(P<0.05);治疗组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疾病患者在社区管理中采用规范化管理制度进行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率、血压控制率以及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分析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降压幅度。结果患者治疗显效32例,有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同时,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降低,并且降压幅度较大。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增大降压幅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药物。
作者:冯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心肌缺血坏死是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急性期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通过何种途径以大程度地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是目前临床上的热点研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做好该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工作,并施以积极治疗能够大幅降低死亡率,并积极治疗则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在心肌梗死的筛选中,心电图是常用、重要的一种手段,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研究利用中医中药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中药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经过中医中药的治疗后其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患者治疗结束后恢复状况良好,服药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且病情发展稳定,未出现复发等症状。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中医中药法相对于其他传统疗法有着起效快,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轻且发生几率小以及患者停药后病情不易复发等优点,适于推广治疗。
作者:李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对高血压病人恢复时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患有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9例,在进行麻醉时,予以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定,予以对照组患者丙泊酚,对两组患者的躁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对比,其观察组患者的躁动例数为10例,躁动率为25.65%,对照组患者的躁动例数为21例,躁动率为53.85%,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缩短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恢复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80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并采用药物抗凝、导管溶栓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26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5.0%,观察组8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34例患者行下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治疗,12例患者行药物抗凝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22例患者行导管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7%,导管溶栓与药物抗凝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针对性预防护理后,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应及时采取药物抗凝、导管溶栓等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5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并加用序贯性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有创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病死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米力农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5院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短期微量泵恒速泵入米力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顽固性心衰患者使用小剂量米力农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要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衰患者接受小剂量米力农治疗后,其心功能的恢复情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减少了常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心绞痛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等心绞痛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8.68% vs 81.6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 vs 32.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尼可地尔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有显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其痛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聪吉;张德波;叶素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arnitine,L-CN)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HF 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L-CN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L-CN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L-CN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L-CN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普遍提高1-2级,超声心动图LVEF、EDV、ESV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可以辅助治疗CHF,改善心功能。
作者:高亮;张小芬;张晓光;于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医院间血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的可比性,从而为实现医院间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根据EP9-A2的相关文件,通过应用自建检测系统的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将其结果与目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调查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之间存在的偏差。结果在自建检测系统2中,乳酸脱氢酶的检测结果与目标检测系统之相关性系数r小于0.975,在对其他各个检测系统进行研究时,其r均大于0.975,显然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在三组自建检测系统中,部分项目与目标检测系统不具有可比性,在确保医院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世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就米力农治疗小儿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儿9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吸氧治疗、镇静治疗以及强心和利尿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米力农应用于小儿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付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服用麝香保心丸,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变。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T波倒置、心律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V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波倒置、心律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V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