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瑶琼
目的:探究小剂量米力农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5院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短期微量泵恒速泵入米力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顽固性心衰患者使用小剂量米力农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要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衰患者接受小剂量米力农治疗后,其心功能的恢复情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减少了常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心电图、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检查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三种检查,并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终诊断标准,统计分析三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数,并对比不同血管病变支数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冠脉造影阳性数与心电图阳性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心脏彩超检查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的阳性检出率均随着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应当结合冠脉造影检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马洁;何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不同分辨率影像诊断显示器对孤立性肺结节识读影响的ROC评价。方法选取非钙化孤立性肺结节(DR胸片上直径<30mm=100例,多发肺结节(直径<30mm,两肺数目≤3,且分布在24例与15例疑似病例中。2位工作经验≥10年医生、3位工作经验≤4年的医生,在型号为Barco MGD521 MKII、2560×2048,75Hz的两种不同显示器,21英寸医用单色RCT与EIZO21英寸医用单色LCD上,4次独立阅片,分别使用或不使用放大处理功能,对胸片上的肺结节、结节个数进行观察,客观记录其准确位置,而评价标准有五个等级。阅片间隔30d,每位医师每次均可按照需要借助窗宽、窗位调位等功能,不限定阅片用时。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主要是分析受试者ROC曲线法,通过计算,显示系统诊断精确度。结果采用放大处理功能,医师诊断准确率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工作经验≤4年的医师,准确率提升更显著,2种显示器上Az值增幅,均高于工作经验≥10年的2位医师(P<0.05;工作经验≥10年的医师用2k显示器阅片时,采用放大后处理功能前后,Az值无显著变化(Az=0.765~0.769,均值P=0.314>0.05)。在不同条件下阅片,其诊断准确率均显著低于前者(P<0.05);2位高年资医生,用1k显示器,在采用放大后功能时,得到的Az值比如2k显示器下,不采用放大功能时Az值,两种观察值差异小,但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在1k显示器下,采用放大功能,Az均值(Az=0.67)大于2k显示器下不采用放大功能时的Az均值(Az=0.651),两值差异小,但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临床医师来说,在1k显示器下,采用放大功能(Az=0.702),对比在2k显示器下,采用放大功能(Az=0.703)相比,诊断效果无差别(P>0.05)。结论采用放大功能能提高影像分辨率,改善诊断疗效。与高年资医师相比,影像分辨率准确度的提升,在改善低年资医师的诊断效果方面更为显著,可降低诊断医师个体水平差异发生的不良影响;从成本角度看,科室低年资医师了采用1k显示器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采用放大后处理功能,而高年资医师采用2k显示器,确保诊断结果可靠性。在处理急诊报告时,前者仍采用1k显示器。
作者:熊增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护理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能够节省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且提高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窦红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就诊的5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脏彩超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利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数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E/A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诊断更具准确性,且操作简单便捷,更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对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HOCM)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接诊的20例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例,女8例,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进行PTSMA术前以及术后两周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间隔厚度、心肌酶谱变化、心率失常等指标。结果观察得知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室间隔厚度以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都优于手术前,其中室间隔厚度以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低于术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反应,部分患者可在几日内自行恢复,部分患者采用药物辅助后也可迅速恢复正常。结论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可以有效的防止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并发症产生,对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临床成效,值得加以推广运用。
作者:刘纯丽;王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补肾益气中药辅助西药治疗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5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补肾益气中药结合西药治疗,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缓解期肺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补肾益气中药辅助西医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德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心脏术后肺不张的影响因素及膨肺吸痰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不同吸痰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8;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68%,具备统计学意义(χ2=12.856;P<0.05),观察组患者肺不张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是16%,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7;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在心脏手术后合并肺不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
作者:胡培谦;张丽莉;张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将对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来预防压疮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纳入90例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重症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通过对其给予循证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压疮的几率,而且还可以使其已出现的压疮在短时间内愈合,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宋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伴胸痛与心肌缺血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诊断的高血压病伴胸痛与心肌缺血患者860例,对这8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86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经过观察研究,在860例高血压病伴胸痛与心肌缺血患者当中,经过诊断,心肌缺血患者有731例,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有580例,阳性率达到了67.44%。结论高血压病伴胸痛与心肌缺血患者患病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狭窄,但冠脉造影正常还有其他原因,因此在临床上,重视冠脉造影正常者,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病理生理改变,采取治疗心肌缺血及防治心室重构方法,改善心功能,对早期预防急性冠脉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瑶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共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加用强化护理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实验)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临床中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应用强化护理治疗,心功能恢复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新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对比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均为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有效药物,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血压变化情况相似,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关博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无创正压通气(BiPAP机)治疗,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临床效果加以评判。结果经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较之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论是呼吸频率还是心率都佳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可进一步缓解患者临床体征,且治疗有效率较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间选择防疫站周边社区、农村高血压病患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行任何处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后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入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及用药依从性,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找到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临床的治疗结果,提高患者的疗效以及生活质量,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全面的保障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150例牙体牙髓患者,分为三组:超充组、适充组以及欠充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适充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超充组为64%,欠充组为62%,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充组、欠充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适充组患者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或是治疗后均存在疼痛发生率为8%,超充组为34%,欠充组为40%,适充组的疼痛发生率较低,与另外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严格把握填充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疼痛感。
作者:杨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8例进行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疗法。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68例,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57例,总有效率77.03%,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范有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脑血流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将40例体检健康无脑血流图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脑血流图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陡直波多于观察组,转折波小于观察组;观察组圆顶以及平顶波在所占比例是对照组患者的5倍以上;对照组患者重搏波以存在和明显为主,而观察组患者中以隐见以及消失为主;观察组患者上升时间长于对照组,波幅低于对照组,峰谷深度较低,但其血管阻力则明显比对照组高,血流流入及流出容积速度则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流图在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云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病例为研究者对象,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仅给予常规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强心剂、利尿剂、硝普钠),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片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在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值(SBP)、舒张压值(DBP)指标方面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采用常规利尿剂、强心剂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可以有效提高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率,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大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国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室上性早搏数、室性早搏数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短阵室上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无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心律失常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侯春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践可知,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