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生;万恒荣;刘学强;严志登;李建明
目的 观察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43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的骨髓,进行MSC分离培养,观察MSC形态学及生长情况、纤维细胞集落(CFU-F)形成能力、MSC层粘附率和造血细胞混合集落的变化,ELISA检测MSC培养上清中IL-6、SCF、FLT-3L水平.以10例健康成人骨髓作为对照.结果 化疗后患者CFU-F形成能力和造血支持功能均显著降低,MSC层粘附率下降,与化疗前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三组MSC培养上清中IL-6、SCF、FLT-3L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化疗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骨髓MSC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造血因子表达下降有关.
作者:王辉;曹杰;杨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在外伤性脾破裂6例.结果 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220 min,平均170 min,术后恢复佳,无并发症或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行.
作者:冯剑平;王卫东;李家潜;林雍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和腘窝囊肿的效果.方法 在2003年10月~2006年5月利用Autbrocare 2000射频汽化仪对41例半月板损伤(其中合并腘窝囊肿5例)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部分切除成形38例,全切除3例.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36.8±4.5.结果 41例患者均经9~18个月的随访,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4±5.2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uthrocare 2000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效果良好,具有低温冷凝、汽化、切割及止血功能,使得手术操作简便易行,组织创伤小,副反应轻,利于早期功能恢复.
作者:陈健民;肖立军;陈文贵;邓德礼;徐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评价俯、斜卧位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6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斜卧位38例,俯卧位30例,术前2组患者年龄、结石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并记录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常规检查,术后肾造瘘管、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俯、斜卧位手术时间分别是(2.8+41.7)min及(2+30.8)min.斜卧位出血少,血色素下降少,只有2.6%要输血.俯卧位术中有10%要输血,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斜卧位并发症发生率极少,俯卧位相对较多.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和造瘘管留置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卧位疗效与俯卧位相似,但斜卧位治疗肾结石排石率高,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谭晟;詹飞鸣;袁松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从2001年2月至2006年6月对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经椎弓根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骨折块侵占椎管35%~95%,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FrankeI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1例,D级9例.结果 23例随访6~31个月,伤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Cobb角由平均21°恢复到3°.未发现植骨块和骨折的移位,脊髓神经功能A级1例无恢复外,其余均获1~2级恢复.结论 经椎弓根后外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钌-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有效减压,脊柱稳定性好,特别适宜于严重的下腰椎骨折和多节段腰椎骨折患者.
作者:吴利民;张燕青;余永强;黄东永;黄仕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的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我科自1998年10月至172例阻塞性黄疸作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72例左肝管定向穿刺造影术,159例穿刺造影成功,成功率92.44%,手术证实无出血、胆漏发生.余13例中转行右侧径路PTC,中转率7.5%,成功11例,成功率84.62%,13例均行手术,术中证实其中10例均有不同程度出血、胆漏.本组总成功率达98.84%,全部无住院死亡病例.结论 左肝管定向穿刺胆道造影术可作为PTC的补充方法,能防止发生出血和胆漏的发生,但不能替代传统的右侧径路PTC.
作者:陈海生;万恒荣;刘学强;严志登;李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对不可扪及的乳腺微小病灶定位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对153例、203枚乳腺微小病灶进行病灶表面亚甲蓝注射定位后进行手术切除活检.结果 203枚病灶均获得精确切除,活检准确性100%,其中恶性肿瘤13例,占8.5%;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占1.96%.其余病例均为良性病变.结论 超声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可以有效提高体表不能扪及的乳腺微小病灶活检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夏;傅建民;王恩礼;罗建国;梁娜;钟春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气化术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0年9月至2006年5月收治并联合施行TURP和TUVP共的165例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Ⅱ度80例,Ⅲ度54例,Ⅳ度31例.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5~170 min,平均100 min,出血量100~500 ml,平均出血量180 ml.随访1~2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30.4±3.9)分降至术后(9.3±2.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4±2)分降至(2±1)分.大尿流率Qmax由(9.5±1.2)ml/s到术后(18.1±2.9)ml/s.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优点多,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单一的电切术和单一的气化术.
作者:宾开云;王细生;温晖;刘克龙;吴传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治疗不同类型的胫骨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利用膝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髁间隆突骨折及胫骨平台单髁骨折:手术切开整复钢板内固定胫骨平台复杂型骨折;观察比较各种手术方式治疗病例临床疗效及恢复情况.结果 10例胫骨隆突骨折及23例胫骨平台单髁骨折经关节镜治疗.均于6周内获得骨折临床愈合,骨折对位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53例手术切开内固定患者4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个凡),膝关节功能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优30例,良3例,可5例,差4例.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及部位的胫骨髁骨折,选用不同手术方式可达到良好的疗效.关节镜进行微创的手术治疗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使膝关节功能获得大限度的恢复.
作者:李广胜;叶英文;黄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2006年间收治的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5例患者中4例得到早期手术而痊愈,1例晚期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脓胸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提高对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认识,早期手术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花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行肝切除术65例,分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HVC,n=28)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37);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HVC组明显少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两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HVC组没有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第一肝门阻断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陈应军;甄作均;苏树英;蔡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29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行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其中21例获随访.Visick分级,Ⅰ级24例(82.9%);Ⅱ级3例(10.3%);Ⅲ级1例(3.4%);Ⅳ级1例(3.4%);Ⅰ级和Ⅱ级共占27例(93.2%).十二指肠溃疡复发1例(3.4%).结论 规范化EPCV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术后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满意.因此,EPCV术是目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首选的术式.
作者:段建平;段泽辉;梁振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和取石治疗.结果 138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120例,成功率为89%;中、下段结石患者为125例,107例成功地取出结石,成功率为85.6%.2例患者出现术中输尿管穿孔,1例发生输尿管粘膜撕脱,手术并发症为2.2%.结论 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黄石泉;郭正辉;黄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科在1999年7月至2006年4月施行收治556例胆道手术中发生10例术后胆漏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原因不同的胆漏患者采取相应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获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周密的术前检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畅的术后引流是治疗和预防胆道术后胆漏的关键.
作者:曾宇彤;张竑晞;梅方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0年2月~2007年2月,对92例6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平均住院19 d,术后3周病人大多能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期间内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按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平均分为90.7分,优良.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人股骨颈骨折的适当选择.
作者:何少生;苏新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皮下肢深静脉置管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两组,介入治疗组15例,对照组27例.介入治疗组的15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经溶栓导管泵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对照组30例患者经足背静脉泵入尿激酶.结果 介入治疗组血栓完全消失8例(53.33%),部分消失7例(46.67%),无明显好转0例(0%),治疗全过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及出血现象;对照组血栓完全消失2例(7%),部分消失25例(83.33%),无明显好转3例(10%).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患肢深静脉置管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肖亦明;唐承富;莫新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eoperative regional intra-aterial chemotherapy,PRAC)联合放疗对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45例低位直肠癌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例,A组进行术前化、放疗,B组术前单纯放疗,C组术前未行任何化、放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每例治疗前及手术后的P53表达.所有病例均得到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 全部施行根治性切除术.A组治疗前后P53阳性表达分别为53.33%(8/15)和20.00%(3/15),B组分别为60.00%(9/15)和33.3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分别为53.33%(8/15)和40.00%(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P53阳性表达之间无明显差异,3组术后P53阳性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复发率6.67%(1/15),B组13.33%(2/15),C组26.67%(4/15),A组与B组的复发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保肛率40.00%(6/15),B组26.67%(4/15),C组6.67%(1/15),A组与B组的保肛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采用PRAC联合放疗可以降低P53表达和减少复发率、提高保肛率,它是对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有效和合理的的措施.
作者:李天煜;陈博艺;程军;高翔;邓国荣;许建德;李冲;陈恩碧;郑慧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1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残胃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6例;姑息性癌肿切除,残胃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4例;单纯空肠造口术1例.结果 本组10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死于食管空肠吻合瘘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术后获得随访6例,其中Ⅳ期1例术后4个月死亡,Ⅲ期2例分别手术后17及25个月死亡,Ⅱ期3例术后超过3年至今仍生存.结论 早期残胃癌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胃镜是早期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蔡志高;吴伟江;邹伟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以减少再手术.方法 对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128例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合并肝外胆管结石41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胆管损伤38例,十二指肠乳突旁憩室9例,胆囊癌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2例.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有疾病本身的特点,也有医源性的原因;如能做好正确的术前诊断和术中细致手术操作部分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发生是可避免的.
作者:刘展东;陈亚进;徐国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食管胃分层缝合,外层半荷包包埋吻合方法在食道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近5年来施行食管胃分层缝合,外层半荷包包埋吻合法的106例食管癌病人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吻合瘘发生率为0,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传统吻合法.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45%,同传统吻合法无差别.结论 食管胃分层缝合,外层半荷包包埋吻合法,在术后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吻合法.该术式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俊波;黄晓平;吴宇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