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周拾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与急性脑梗死( AO)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HbAIc正常组和HbAlc增高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HbAIc增高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差于HbAlc正常组。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高HbAI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有关。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惊厥的初步原因分析及急诊处理策略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发病原因及急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查找惊厥原因,并将所有惊厥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处理和对症处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95例患儿中,由高热引起惊厥的发生率高,其次为颅内感染及癫痫。观察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7.8%,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惊厥发生原因中常见的为高热惊厥,而对不同发病原因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秦晓峰;杨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双八面体蒙脱石在 NSAIDs相关性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双八面体蒙脱石在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中对胃黏膜的保护及促进修复作用。方法将50例应用NSAIDs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同时应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照组(20例)无任何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NSAIDs相关性胃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3%、6.6%、6.6%,与对照组的15%、15%、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八面体蒙脱石对NSAIDs相关性胃病及其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为良好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1~2014年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和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与病历查阅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2014年每年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11~2014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368例,发生医院感染31人、33例次,平均现患率为2.27%,例次感染率2.41%。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57.58%;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ICU,现患率为22.73%;4年平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54%,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34.03%,共检出病原菌4株;动静脉置管使用率为7.02%、泌尿道插管使用率为1.75%、呼吸机使用率为2.41%、静脉输液使用率为69.88%。结论连续4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真实反映了我院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发现了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对于今后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监督检查,针对性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冯建华教授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治经验

    山东中医药大学冯建华教授是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及管理工作30多年,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以及高脂血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病、痤疮、男性不育症、老年病、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等内科杂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尤其是对失眠的辨证论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效果很好,现就指导老师治疗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孙传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黄多糖对大鼠动脉硬化形成中 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多糖对大鼠动脉硬化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用维生素D3及高脂饲料喂养造模,2个月后检测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计算斑块面积百分比,并用PCR法检测主动脉Toll样受体4的表达水平。结果经HE染色结合半定量分析可知,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10.1%明显高于空白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造模成功。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动脉硬化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显著(P<0.05),大黄多糖大剂量组动脉硬化面积与小剂量组相比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经RCR检测结合图像分析系统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且大黄多糖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与小剂量组相比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大黄多糖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且其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动脉壁Toll样受体4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景岩;王小洪;王英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标识在我院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本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标识管理,调查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标识以及护理安全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标识,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琛;高源;谢丽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特点与社区综合管理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特点及临床预防方法。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我国目前统一的肺结核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其中60例在化疗的基础上配合参与了社区综合管理进行治疗,另外60例因其他原因未参与社区综合管理,后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管理组的治愈率98.3%,明显高于未管理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结核疾病方面,务必从传染源开始,开展相应的社区综合管理,采取相应的社区干预措施,结合对应的抗结核药物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蔡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治疗

    鼻窦炎是常见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典型症状是鼻塞、流鼻涕、面部和(或)前额胀痛、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等。手术治疗是首选。大部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微创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能够获得有效的缓解,但是远期疗效难以保证。据报道[1],术后1年内,4%的患者需再次手术,术后3年内,10%的患者需再次手术,而术后5年内再次手术的有15%。鼻内镜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治疗影响着术后预后,临床上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等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苏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致乳糜腹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刘某,男,70岁,农民,因“右上腹痛4小时”入院,患者4小时前进高脂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无明显放散疼,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吐后腹痛不缓解,在门诊彩超检查后以“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收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T36.3℃,P70次/分,R 16次/分,Bp 140/90 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心肺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腹部稍膨隆,未见胃肠型,无蜘蛛痣,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肿大,墨菲氏征阳性,肝区叩击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 WBC 16.6×109/L ,LYM%:11.7%, NEUT%:83.01%,RBC 4.2×1012/L , Hb 130 g/L , PLT 198×109/L,血淀粉酶625u/L,尿淀粉酶1483u/L。上腹部彩超(1)餐后胆囊大小约9.8cm x4cm,胆囊体积增大,壁厚约0.4cm,壁毛糙;(2)胆总管上段增宽;(3)胆囊内异常回声,考虑深积物?泥沙样结石?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感染,生长抑素持续静脉点滴,奥美拉唑20 mg每天,并抽血化验,肝、肾功能,血糖,胸片,心电图,上腹部CT等检查。病人经上述治疗11小时后自诉腹痛稍减轻,但出现右下腹疼痛,查体时上腹部及右下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再次复查彩超检查提示胆囊体积增大,周边有渗出,胆囊周边有积液。 CT报告(1)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2)胰腺体积增大,周围见低密度影环绕,考虑胰腺炎;(3)腹腔有少量积液。经腹腔穿刺出乳白色液体,经科室讨论诊断为(1)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急性胰腺炎;(3)乳糜腹,原因待查。决定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囊张力高,无穿孔无坏死,胆总管不宽,腹腔有乳糜样腹水约300ml,小肠及肠系膜充血水肿,部分呈花斑样改变,可见肠系膜淋巴管呈白线样变,打开网膜囊,见胰腺充血水肿体积增大,无明显坏死灶,后腹膜充血水肿,乳糜液从淋巴管漏出。术中诊断符合上述诊断,并行胆囊切除,胰腺被膜切开减压,胰床引流,盆腔及双侧髂窝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善宁0.1mg,每天三次皮下注射,洛赛克针20mg每天两次静推)同时对症治疗。术后十天病人未诉不适,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均正常。但病人切口出现液化,给予换药。此后病人进低脂饮食,未再出现腹痛腹胀,复查 CT提示胰腺体积较前明显减小,水肿减轻,痊愈出院。

    作者:刘金彩;何瑜;刘继学;冯阳阳;龚静国;胡大智;梁波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母婴在过期妊娠、脐带异常、羊水粪染、新生儿窘迫发生率上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羊水过少孕产妇对围产儿的预后不良影响较大,会提高剖宫产率,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

    作者:栗树珺;董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治疗。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2014年04月至2014年08月期间入住我院进行白内障治疗的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治疗,治疗中则给予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有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的恢复情况与并发症的病发率虽然均略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陆相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的创新意识

    临床护理模式现状分析:单向性、封闭性、求同排异性、机械性护理学的实践远离了创新,变革临床护理模式需要加强创新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直观到分析。(2)从单向到多向。(3)从封闭到开放。(4)从经验到理论。研究思维方面,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对于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使临床护理模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王雅文;李园艺;幕海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指外伤皮瓣修复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指外伤皮瓣修复术后的护理措施,以配合医生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选择例行岛状皮瓣、腹部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足内侧穿支皮瓣、鱼际皮瓣、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手指外伤的患者,结果31例完全成活,1例经二期植皮愈合。结论术后加强心理支持,及时观察处理相关问题,能够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

    作者:李园艺;丛艳辉;邢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晚期肺癌的临终关怀护理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的临终关怀与护理。方法2014年45例住院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结果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稳定接受各种护理,症状能够缓解,生命质量改善,家属心理压力亦明显减轻。结论生命关怀与护理是为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癌症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关怀。

    作者:王克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肝破裂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在接诊肝破裂病人时医护人员协同配合,迅速组织抢救,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结果本组53例创伤性肝破裂,由于失血过多死亡5例,其余47例均治愈。结论抢救肝破裂时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急诊意识、高度责任心、紧迫感。采取及时有效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是肝破裂病人抢救成功,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基础。

    作者:王丽媛;杨丹;李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120例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8.33%(10/110)术后发生并发症,91.67%(110/120)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患者与术后无法并发症患者在年龄、伴有合并病、手术方式、是否再次手术上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伴有合并病(OR=2.525)、手术方式(OR=3.431)、再次手术(OR=5.317)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前详细评估可能存在引发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十分必要,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设计手术方式,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意义重大。

    作者:郭连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针对医闹问题的法律制度措施刍议

    现今社会“医闹”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和备受争议的话题,很多医院都受到了医闹问题的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环境秩序,对医院的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也对很多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严重挫伤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自信心,可能使我国医疗行业人才造成严重流失。长此以往,势必形成严重的社会顽疾,大大阻碍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医闹”问题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加强对医闹的有效控制,将有利于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深入化,本文针对当前一闹问题现状成因通过调查研究多层分析,提出医院管理法律制度层面的措施,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球内注射与经皮注射曲安耐德对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球内注射与经皮注射曲耐德对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球内注射曲安耐德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注射曲安耐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一周、治疗后三周以及治疗后一个月的视力情况以及OCT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对黄斑水肿患者采取球内注射曲安耐德治疗比经皮注射曲安耐德治疗,患者的视力检查水平明显高,患者的在治疗后第一周的OCT情况、治疗后第三周的OCT情况以及治疗后一个月OCT情况也明显好,但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杨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并观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 ADL)能力的作用。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所有的患者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针刺干预。分别与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 LOTC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NDS)及Barthel指数( 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认知功能LOTCA评分、NDS、BI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综合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ADL能力。

    作者:唐桂荷;李钦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带感觉支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目的:手指指腹皮肤缺损带感觉支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方法。方法2007年10月~2014年3月以中远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在手指近节切取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皮瓣,逆行修复手指指腹缺损29例(36指)。皮瓣切取范围1.3cm.×1.8cm.~2.3cm ×3.2cm。对患指术后功能、感觉、外观进行随访并分析疗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9例36指获8个月~4年随访;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两点辨别觉5~9mm,平均7mm。手功能TAM测定:优:25例,良:3例,可:1例。

    作者:赵金铭;周宜文;田红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