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八面体蒙脱石在 NSAIDs相关性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赵金良

关键词:双八面体蒙脱石, 拜阿司匹林, NSAIDS
摘要:目的:研究双八面体蒙脱石在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中对胃黏膜的保护及促进修复作用。方法将50例应用NSAIDs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同时应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照组(20例)无任何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NSAIDs相关性胃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3%、6.6%、6.6%,与对照组的15%、15%、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八面体蒙脱石对NSAIDs相关性胃病及其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为良好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的护理方法,总结急救护理经验,提高业务水平。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9月共收治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中9例患者是喷洒农药时,没有遵守操作规程,个人防护不严格致中毒而入院,3例患者是口服乐果、马拉硫磷等企图自杀而中毒入院。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其中11例患者经紧急治疗及精心护理而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错过抢救佳时期而死亡。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彻底洗胃,正确合理应用阿托品,严密观察病情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肝破裂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在接诊肝破裂病人时医护人员协同配合,迅速组织抢救,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结果本组53例创伤性肝破裂,由于失血过多死亡5例,其余47例均治愈。结论抢救肝破裂时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急诊意识、高度责任心、紧迫感。采取及时有效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是肝破裂病人抢救成功,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基础。

    作者:王丽媛;杨丹;李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98名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知晓率和有关的特征为制定适合的艾滋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应对吸毒人员开展艾滋病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在70%~80%之间,但对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明显偏低,吸毒人员有通过共用注射器和无保护性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结论应对吸毒人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对艾滋病认识,同时方便提供一次性针具的获得和百分百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提高吸毒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传播。

    作者:梁德萍;陈风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1~2014年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和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与病历查阅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2014年每年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11~2014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368例,发生医院感染31人、33例次,平均现患率为2.27%,例次感染率2.41%。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57.58%;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ICU,现患率为22.73%;4年平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54%,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34.03%,共检出病原菌4株;动静脉置管使用率为7.02%、泌尿道插管使用率为1.75%、呼吸机使用率为2.41%、静脉输液使用率为69.88%。结论连续4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真实反映了我院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发现了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对于今后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监督检查,针对性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气管通气法在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全身麻醉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采用喉罩引导呼吸,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呼吸管理。结果研究组置入喉罩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置入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入气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插入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分别在置入喉罩及插入气管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1);研究组喉罩置入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研究组喉罩置入难度、麻醉清醒时间与对照组气管置入难度及清醒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全身麻醉的气道管理中喉罩麻醉可替代气管插管,并且患儿的心率、血压较为稳定,喉罩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创伤,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明显提高小儿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胡旭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我院药房常用口服药服药时间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房常用口服药服药时间,为药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临床用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据人体生理节律,服药有佳时间。结论调剂药品时应根据佳服药时间,给患者以详细用药交代,达到大药效。

    作者:曹童;缪旭敏;居宇峰;刘青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射频成功率和并发症率。结果入组患者的射频成功率xx%、并发症率xx%;不同性别组患者射频成功率和并发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但高龄患者存在射频成功率较低、并发症率较高的情况,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重视。

    作者:陈兴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3例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32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脑室外引流31例。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时间,及术后颅内感染与引流管堵塞或脱落情况。结果观察组腰大池引流时间5~25d,平均12d;脑室外引流时间4~18d,平均12d。单纯组引流时间8~24d,平均16d。术后并发颅内感染,联合组1例,单纯组3例;引流管堵塞或脱落,联合组和单纯组各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安全而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邓忠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松筋针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松筋针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至今在本科接受松筋针治疗的腰肌筋膜炎病人100例,通过对其在术前、中、后进行护理及术后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结果患者疗效显著,满意度100%,结论护理行之有效。

    作者:周艳;钟芹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疼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在临床疾病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患者疼痛的问题在诊疗康复过程中亟待解决。本文在临床工作的经验基础上,从疼痛的评估和疼痛护理两大方面阐述了对疼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本文认为疼痛作为患者主观感受,其评估也应以病人主诉为主;疼痛的护理也应从患者心理干预入手,配合止痛措施、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庄乾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衰竭的护理实践与体会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首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肝衰竭也是病毒性肝炎严重的一种类型,病死率高。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们通过对临床收治的5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实践观察,运用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倪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改善2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部关节胀痛中的运用探讨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部关节胀痛采用舒适护理,对其运用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3年7月~2014年8月间,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手部关节胀痛患者42例,经过患者同意后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42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参照组我们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同时加入舒适护理,在15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内容包含患者手部关节胀痛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15d后手部关节胀痛程度相比参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减轻(P<0.05),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运用可帮助患者降低手部关节胀痛,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舒俊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护理体检模式的分析

    目的:护理体检是护士取得患者真实资料的可靠手段。临床上护理体检中存在一些问题,探讨真正达到护理体检的目的,利于护士操作的护理体检模式。方法将全面护理体检与针对性护理体检相结合应用于临床。结果护士能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生能及时处置。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体检模式更加充分,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加深了护患关系;提示应加大护士相关知识和体检技能培训的力度。

    作者:郭艳秋;李园艺;王雅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美容清创缝合术浅谈

    肌肤是人体大的器官,而面部又位于人体的显露部位,受到外伤较为常见,医院一般都在门诊、急诊或者普外科处理,由于各个专业的特点不同,往往愈合后留下较大的瘢痕,影响到患者的容貌美观,会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而美容清创缝合术组织损伤小、术后瘢痕增生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宇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低钾血症的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低钾血症的早期识别及护理干预。方法对发生在院前(门急诊)、加重期、康复期不同时期的低血钾予以早期识别,及分析病因,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院前22例(73.3%)低钾血症患者在入院前予以纠正;加重期30例(83.3%)患者低钾血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稳定后纠正;康复期16例(100%)低钾血症均予以纠正。结论通过早起识别和护理干预低钾血症,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尽早纠正低血钾争取时机。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PFNA与DHS法治疗股骨粗隆的股骨长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和动力髋螺钉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对股骨粗隆的股骨长段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所收治住院的126例股骨粗隆的股骨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列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术,以手术时间长度、术中的出血量、部分负重时间、全部负重时间以及在围手术期中的住院天数为观察指标,使用Harris评分法。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长度、术中的出血量、部分负重时间和全部负重时间这4项指标值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Harris评分以及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FNA较DNS在治疗股骨粗隆的股骨长段粉碎性骨折时其取得的临床效果好,PFNA患者恢复情况较DNS患者佳。

    作者:余乐周;黄燕辉;袁朝勇;朱涛;刘典珅;廖家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下降幅度情况,对护理满意的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收缩压下降幅度值、舒张压下降幅度值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下降幅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满意27例、基本满意11例,二者所占比例95.0%)为9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满意18例、基本满意12例,二者所占比例95.0%)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护理有助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冯琼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预防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措施;预防护理干预组75例,采用骨折术后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分析临床易患因素。结果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0%,8.0%;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7%,97.3%;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早期活动率及术后输血率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便秘、早期活动及术后输血与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桑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双八面体蒙脱石在 NSAIDs相关性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双八面体蒙脱石在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中对胃黏膜的保护及促进修复作用。方法将50例应用NSAIDs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同时应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照组(20例)无任何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NSAIDs相关性胃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3%、6.6%、6.6%,与对照组的15%、15%、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八面体蒙脱石对NSAIDs相关性胃病及其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为良好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肠粘连松解术联合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内排列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再次发生率(2.6%)明显低于对照组(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粘连松解的基础上,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内排列术,粘连再次发生率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世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