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俊琼
目的:观察阿霉素(doxorubicin ,DOX)诱导大鼠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 CaSR)表达的变化,探讨钙敏感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 =30),模型组大鼠分为3周组、6周组和9周组。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25.mg · kg-1· w-1)建立大鼠DCM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内径以及心功能。 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aS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9周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增加(P <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2)随着病程延长模型组大鼠心肌CaSR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过程中, CaSR 表达逐渐降低,可能导致钙稳态紊乱参与DCM的发生。
作者:李智敏;刘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2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所有患者均给以冠心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2.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轻微头痛,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普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成年重症性结脑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且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5)。结论鞘内注射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高疗效,短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瀚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5例,共48膝。本组患者中,13例患者共26膝,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余22例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1989年国际膝关节外科学会提出的评分系统( HSS )对膝关节术前和术后24周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治疗24周后,膝关节正侧位片显示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良好,假体无松动迹象。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具有显著改善。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6膝,良10膝,可2膝,差0膝。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屈曲畸形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关键疼痛,改善患膝的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冯红卫;曹希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护理体检是护士取得患者真实资料的可靠手段。临床上护理体检中存在一些问题,探讨真正达到护理体检的目的,利于护士操作的护理体检模式。方法将全面护理体检与针对性护理体检相结合应用于临床。结果护士能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生能及时处置。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体检模式更加充分,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加深了护患关系;提示应加大护士相关知识和体检技能培训的力度。
作者:郭艳秋;李园艺;王雅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发病原因及急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查找惊厥原因,并将所有惊厥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处理和对症处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95例患儿中,由高热引起惊厥的发生率高,其次为颅内感染及癫痫。观察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7.8%,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惊厥发生原因中常见的为高热惊厥,而对不同发病原因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秦晓峰;杨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并发抗生素脑病的临床特点、机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收治的21例CRF应用抗生素并发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患有CRF,使用抗生素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从开始使用抗生素到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的时间为2~10d,症状轻重不等。患者均停用抗生素,经镇静、止抽、降颅压等对症处理,行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透析+灌流( HP)治疗,症状于3~5 d内缓解。结论 CRF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指征、种类和剂量是预防的关键;有效的治疗措施为及时停药和充分透析。
作者:武巩;马丽;兰青;黄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刘某,男,70岁,农民,因“右上腹痛4小时”入院,患者4小时前进高脂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无明显放散疼,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吐后腹痛不缓解,在门诊彩超检查后以“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收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T36.3℃,P70次/分,R 16次/分,Bp 140/90 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心肺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腹部稍膨隆,未见胃肠型,无蜘蛛痣,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肿大,墨菲氏征阳性,肝区叩击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 WBC 16.6×109/L ,LYM%:11.7%, NEUT%:83.01%,RBC 4.2×1012/L , Hb 130 g/L , PLT 198×109/L,血淀粉酶625u/L,尿淀粉酶1483u/L。上腹部彩超(1)餐后胆囊大小约9.8cm x4cm,胆囊体积增大,壁厚约0.4cm,壁毛糙;(2)胆总管上段增宽;(3)胆囊内异常回声,考虑深积物?泥沙样结石?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感染,生长抑素持续静脉点滴,奥美拉唑20 mg每天,并抽血化验,肝、肾功能,血糖,胸片,心电图,上腹部CT等检查。病人经上述治疗11小时后自诉腹痛稍减轻,但出现右下腹疼痛,查体时上腹部及右下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再次复查彩超检查提示胆囊体积增大,周边有渗出,胆囊周边有积液。 CT报告(1)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2)胰腺体积增大,周围见低密度影环绕,考虑胰腺炎;(3)腹腔有少量积液。经腹腔穿刺出乳白色液体,经科室讨论诊断为(1)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急性胰腺炎;(3)乳糜腹,原因待查。决定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囊张力高,无穿孔无坏死,胆总管不宽,腹腔有乳糜样腹水约300ml,小肠及肠系膜充血水肿,部分呈花斑样改变,可见肠系膜淋巴管呈白线样变,打开网膜囊,见胰腺充血水肿体积增大,无明显坏死灶,后腹膜充血水肿,乳糜液从淋巴管漏出。术中诊断符合上述诊断,并行胆囊切除,胰腺被膜切开减压,胰床引流,盆腔及双侧髂窝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善宁0.1mg,每天三次皮下注射,洛赛克针20mg每天两次静推)同时对症治疗。术后十天病人未诉不适,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均正常。但病人切口出现液化,给予换药。此后病人进低脂饮食,未再出现腹痛腹胀,复查 CT提示胰腺体积较前明显减小,水肿减轻,痊愈出院。
作者:刘金彩;何瑜;刘继学;冯阳阳;龚静国;胡大智;梁波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前后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80例老年患者,以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实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实行护理干预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前后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程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心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1.4%,女性较多见。症状体征典型者诊断不困难,但表现不典型可发生误诊。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2例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周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重要救治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危重症新生儿是发生导管血流感染(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高危人群,CRBSI 是新生儿 PICC 的主要和严重的并发症。据美国疾控中心报道,美国平均CRBSI感染率5.3/1000导管留置日,感染患者中死亡率为12%~25%[1]。发展中国家NICU的CRBSI感染率2002~2004年为(7.8~18.5)/1000血管内置管日,平均为12.5/1000导管留置日[2]。为监控和预防院内感染提供依据,实施防控对策。笔者对2009年05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我院15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施行PICC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华;易阳;李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腹腔镜手术做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式,在腹部手术应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笔者在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6例手术治疗中,运用腹腔镜技术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临床应用比较,显示腹腔镜手术在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具有开腹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孙彦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双八面体蒙脱石在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中对胃黏膜的保护及促进修复作用。方法将50例应用NSAIDs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同时应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照组(20例)无任何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NSAIDs相关性胃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3%、6.6%、6.6%,与对照组的15%、15%、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八面体蒙脱石对NSAIDs相关性胃病及其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为良好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三维斑点追踪(3D-STE)技术与二维斑点追踪(2D-STE)技术在测量局部室壁运动(RWM)的差别,以及检测3D-STE在识别室壁运动异常的能力。方法32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并获取其二维图像数据及实时三维容积数据,分析图像,获得左室局部室壁运动径向及纵向位移(径向、纵向和环向应变)及旋转值。两种技术之间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分析,同时在采集患者的同一天所有患者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将室壁运动节段分为正常与异常两组,并据此比较两组的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维斑点追踪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两者相关不良(r=0.16~0.76),并且在两种技术之间一致性存在极大差异(标准差:位移5~6mm,旋转角度14°,应变值17%~52%),尽管两者存在很小偏倚。在正常节段,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由于能追踪到平面外室壁运动向量分量,较二维斑点追踪有更大位移,更小的标准差,更窄的分布范围;并且从基底部到心尖部,径向和纵向位移是逐渐减小的,室壁旋转呈现逆转。在异常节段,所有的3D-STE指标均减小,在6项中5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三维斑点追踪较2D-STE在评价局部室壁运动的优越性。
作者:杜启亘;陈巍;周立平;米香琴;商玮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下降幅度情况,对护理满意的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收缩压下降幅度值、舒张压下降幅度值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下降幅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满意27例、基本满意11例,二者所占比例95.0%)为9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满意18例、基本满意12例,二者所占比例95.0%)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护理有助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冯琼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治疗。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2014年04月至2014年08月期间入住我院进行白内障治疗的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治疗,治疗中则给予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有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的恢复情况与并发症的病发率虽然均略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陆相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和针刺治疗阳痿的临床价值。方法治疗组13例病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14例给予针刺治疗,均3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阳痿短期疗效良好,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吴天宇;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首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肝衰竭也是病毒性肝炎严重的一种类型,病死率高。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们通过对临床收治的5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实践观察,运用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倪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收治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控制感染和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中药辨证予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章红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疝气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收疝气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在术前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1%,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率为10.2%,对照组的并发率为25.6%,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疝气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降低临床其他病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科学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