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超
目前国内抗生素的使用比较混乱,细菌的耐药日越加严重,如合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必然,因此必须了解细菌类型和其药敏情况。痰细菌诊断价值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为了快速而准确的获取痰的细菌情况,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本文就此进行综述,以利于获取合格的痰标本和快速而准确的细菌学证据。
作者:刘锡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2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所有患者均给以冠心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2.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轻微头痛,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普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知晓率和有关的特征为制定适合的艾滋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应对吸毒人员开展艾滋病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在70%~80%之间,但对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明显偏低,吸毒人员有通过共用注射器和无保护性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结论应对吸毒人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对艾滋病认识,同时方便提供一次性针具的获得和百分百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提高吸毒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传播。
作者:梁德萍;陈风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颈椎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54例颈椎退行性变患者,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病史以及遗传等临床资料),并根据其发病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中具有家族病史和外伤病史的患者分别占15.3%和1.6%,职业影响统计中,伏案工作者的发病人数构成高(43.2%),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1.3岁,其中51~60岁发病构成比例高(204/57.7%)。结论根据颈椎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改善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和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邵佩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师处方审核相关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药师日常调剂时对处方审核的情况,统计其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处方不合理方面包括用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结论建立计算机不合理用药判定信息数据库,加强业务学习,推进合理用药的进程。
作者:李琳;王丹丹;刘青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女性乳腺肿瘤的发病约占全部乳房疾病的50﹪左右,尤其是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并辅以综合治疗[1]。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反应源,常导致病人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里应激反应[2]。由于乳癌根治术常造成自我形象的缺损,给病人生理、心里带来不适,有的甚至影响手术后生命质量,为研究加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乳癌根治术的重要意义,对我院实施乳癌根治术的20例手术病人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并于手术前以及手术后测量研究病人的焦虑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膀胱结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55例采用耻骨膀胱造瘘气压弹道取石术,B组55例采用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取石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相较于B组手术时间、结石取出时间更短,但术中出血量更多,膀胱冲洗时间更长,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治疗效果明显,可减少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
作者:张慧文;李鸿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尹龙文;常继英;孙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先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照组则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氨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氨值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采用纳洛酮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毕春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化疗前、中、后给予饮食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肺癌化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任玉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为什么说归责原则是侵权法的核心所谓“归责”,顾名思义,就是把某种责任归属到某人身上;所谓“归责事由”,就是要把某种责任归属到某人身上依据是什么,是过错还是损害,这种依据或理由体现了法律的价值考量;所谓“归责原则”是指据以确定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依据,就是把确定责任承担的依据或理由加以固定,形成一般条款的形式,使之能够普遍适用。指导并制约着侵权行为的分类、侵权责任的构成、举证责任的分担、免责条件和减轻责任的事由以及赔偿方法等等。可以说,没有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即无从确定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此错则方向错。所以,只有确立了合理的归责原则,侵权行为法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归责原则不仅确定了归责的依据,而且确定了不同的责任构成要件、免责事由、责任承担的方式等。我们知道侵权法的实质就是要解决侵权行为的责任问题,所以说归责原则在侵权责任法中居于核心地位。
作者:金伟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双八面体蒙脱石在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中对胃黏膜的保护及促进修复作用。方法将50例应用NSAIDs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同时应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照组(20例)无任何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NSAIDs相关性胃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3%、6.6%、6.6%,与对照组的15%、15%、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八面体蒙脱石对NSAIDs相关性胃病及其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为良好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的护理方法,总结急救护理经验,提高业务水平。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9月共收治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中9例患者是喷洒农药时,没有遵守操作规程,个人防护不严格致中毒而入院,3例患者是口服乐果、马拉硫磷等企图自杀而中毒入院。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其中11例患者经紧急治疗及精心护理而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错过抢救佳时期而死亡。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彻底洗胃,正确合理应用阿托品,严密观察病情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肠粘连松解术联合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内排列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再次发生率(2.6%)明显低于对照组(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粘连松解的基础上,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内排列术,粘连再次发生率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世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我院43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浸润性导管癌27例(62.8%),浸润性小叶癌7例(19.1%),硬癌1例(2.3%),粉刺型导管型原位癌1例(2.3%),腺样囊性癌1例(2.3%),大汗腺癌1例(2.3%),鳞癌2例(4.6%),髓样癌3例(6.9%)。结论乳腺癌应积极防治,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梁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指外伤皮瓣修复术后的护理措施,以配合医生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选择例行岛状皮瓣、腹部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足内侧穿支皮瓣、鱼际皮瓣、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手指外伤的患者,结果31例完全成活,1例经二期植皮愈合。结论术后加强心理支持,及时观察处理相关问题,能够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
作者:李园艺;丛艳辉;邢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今社会“医闹”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和备受争议的话题,很多医院都受到了医闹问题的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环境秩序,对医院的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也对很多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严重挫伤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自信心,可能使我国医疗行业人才造成严重流失。长此以往,势必形成严重的社会顽疾,大大阻碍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医闹”问题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加强对医闹的有效控制,将有利于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深入化,本文针对当前一闹问题现状成因通过调查研究多层分析,提出医院管理法律制度层面的措施,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松筋针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至今在本科接受松筋针治疗的腰肌筋膜炎病人100例,通过对其在术前、中、后进行护理及术后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结果患者疗效显著,满意度100%,结论护理行之有效。
作者:周艳;钟芹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三维斑点追踪(3D-STE)技术与二维斑点追踪(2D-STE)技术在测量局部室壁运动(RWM)的差别,以及检测3D-STE在识别室壁运动异常的能力。方法32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并获取其二维图像数据及实时三维容积数据,分析图像,获得左室局部室壁运动径向及纵向位移(径向、纵向和环向应变)及旋转值。两种技术之间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分析,同时在采集患者的同一天所有患者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将室壁运动节段分为正常与异常两组,并据此比较两组的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维斑点追踪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两者相关不良(r=0.16~0.76),并且在两种技术之间一致性存在极大差异(标准差:位移5~6mm,旋转角度14°,应变值17%~52%),尽管两者存在很小偏倚。在正常节段,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由于能追踪到平面外室壁运动向量分量,较二维斑点追踪有更大位移,更小的标准差,更窄的分布范围;并且从基底部到心尖部,径向和纵向位移是逐渐减小的,室壁旋转呈现逆转。在异常节段,所有的3D-STE指标均减小,在6项中5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三维斑点追踪较2D-STE在评价局部室壁运动的优越性。
作者:杜启亘;陈巍;周立平;米香琴;商玮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并观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 ADL)能力的作用。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所有的患者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针刺干预。分别与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 LOTC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NDS)及Barthel指数( 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认知功能LOTCA评分、NDS、BI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综合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ADL能力。
作者:唐桂荷;李钦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