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毕春洋

关键词:纳洛酮,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性脑病,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先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照组则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氨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氨值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采用纳洛酮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重要救治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危重症新生儿是发生导管血流感染(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高危人群,CRBSI 是新生儿 PICC 的主要和严重的并发症。据美国疾控中心报道,美国平均CRBSI感染率5.3/1000导管留置日,感染患者中死亡率为12%~25%[1]。发展中国家NICU的CRBSI感染率2002~2004年为(7.8~18.5)/1000血管内置管日,平均为12.5/1000导管留置日[2]。为监控和预防院内感染提供依据,实施防控对策。笔者对2009年05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我院15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施行PICC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华;易阳;李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膝关节炎35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5例,共48膝。本组患者中,13例患者共26膝,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余22例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1989年国际膝关节外科学会提出的评分系统( HSS )对膝关节术前和术后24周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治疗24周后,膝关节正侧位片显示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良好,假体无松动迹象。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具有显著改善。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6膝,良10膝,可2膝,差0膝。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屈曲畸形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关键疼痛,改善患膝的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冯红卫;曹希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的创新意识

    临床护理模式现状分析:单向性、封闭性、求同排异性、机械性护理学的实践远离了创新,变革临床护理模式需要加强创新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直观到分析。(2)从单向到多向。(3)从封闭到开放。(4)从经验到理论。研究思维方面,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对于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使临床护理模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王雅文;李园艺;幕海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先心病房间隔缺损2例误诊分析

    心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1.4%,女性较多见。症状体征典型者诊断不困难,但表现不典型可发生误诊。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2例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周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1~2014年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和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与病历查阅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2014年每年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11~2014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368例,发生医院感染31人、33例次,平均现患率为2.27%,例次感染率2.41%。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57.58%;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ICU,现患率为22.73%;4年平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54%,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34.03%,共检出病原菌4株;动静脉置管使用率为7.02%、泌尿道插管使用率为1.75%、呼吸机使用率为2.41%、静脉输液使用率为69.88%。结论连续4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真实反映了我院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发现了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对于今后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监督检查,针对性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98名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知晓率和有关的特征为制定适合的艾滋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应对吸毒人员开展艾滋病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在70%~80%之间,但对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明显偏低,吸毒人员有通过共用注射器和无保护性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结论应对吸毒人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对艾滋病认识,同时方便提供一次性针具的获得和百分百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提高吸毒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传播。

    作者:梁德萍;陈风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改善2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部关节胀痛中的运用探讨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部关节胀痛采用舒适护理,对其运用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3年7月~2014年8月间,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手部关节胀痛患者42例,经过患者同意后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42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参照组我们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同时加入舒适护理,在15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内容包含患者手部关节胀痛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15d后手部关节胀痛程度相比参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减轻(P<0.05),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运用可帮助患者降低手部关节胀痛,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舒俊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治疗。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2014年04月至2014年08月期间入住我院进行白内障治疗的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治疗,治疗中则给予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有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的恢复情况与并发症的病发率虽然均略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陆相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应有效果分析

    目的:是对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应有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是挑选半年内在本体检中心体检的病人进行检查和分析,同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体检和疾病知识、疾病预防指导等。结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病人在饮食合理性、戒烟限酒、遵守医嘱等方面比以前得到明显改善,病人的满意率很高,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增强了病人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病人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促进了病人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促进医护工作的开展,同时病人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病人可以正常的生活。

    作者:王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120例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8.33%(10/110)术后发生并发症,91.67%(110/120)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患者与术后无法并发症患者在年龄、伴有合并病、手术方式、是否再次手术上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伴有合并病(OR=2.525)、手术方式(OR=3.431)、再次手术(OR=5.317)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前详细评估可能存在引发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十分必要,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设计手术方式,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意义重大。

    作者:郭连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产科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TCI)在产科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抽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到本院产科实施全麻手术的产科患者56例,对她们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实施气管插管后再行机械通气,使用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必可松维持麻醉,患者诱导前、诱导后10分钟、开始手术、手术30分钟、完成手术后的血压( SBP/DB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苏醒时间和患者术后产生的疼痛感,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和诱导前比较,诱导10分钟患者的HR有了显著降低,而血压也在诱导后10分钟下降,在开始手术后没有再继续降低,术中和完成手术后均血压稳定。患者的SpO2均大于94%,术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产科手术患者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进行全麻,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大的循环影响,且安全可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我院药房常用口服药服药时间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房常用口服药服药时间,为药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临床用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据人体生理节律,服药有佳时间。结论调剂药品时应根据佳服药时间,给患者以详细用药交代,达到大药效。

    作者:曹童;缪旭敏;居宇峰;刘青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疝气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

    目的:探究疝气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收疝气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在术前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1%,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率为10.2%,对照组的并发率为25.6%,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疝气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降低临床其他病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科学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行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女性乳腺肿瘤的发病约占全部乳房疾病的50﹪左右,尤其是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并辅以综合治疗[1]。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反应源,常导致病人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里应激反应[2]。由于乳癌根治术常造成自我形象的缺损,给病人生理、心里带来不适,有的甚至影响手术后生命质量,为研究加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乳癌根治术的重要意义,对我院实施乳癌根治术的20例手术病人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并于手术前以及手术后测量研究病人的焦虑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8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4例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患者为研究组,64例采用常规治疗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82.8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强效且安全的宫缩剂,具有止血迅速,可靠安全,高效方便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文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与急性脑梗死( AO)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HbAIc正常组和HbAlc增高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HbAIc增高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差于HbAlc正常组。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高HbAI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周拾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黄多糖对大鼠动脉硬化形成中 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多糖对大鼠动脉硬化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用维生素D3及高脂饲料喂养造模,2个月后检测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计算斑块面积百分比,并用PCR法检测主动脉Toll样受体4的表达水平。结果经HE染色结合半定量分析可知,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10.1%明显高于空白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造模成功。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动脉硬化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显著(P<0.05),大黄多糖大剂量组动脉硬化面积与小剂量组相比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经RCR检测结合图像分析系统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且大黄多糖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与小剂量组相比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大黄多糖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且其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动脉壁Toll样受体4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景岩;王小洪;王英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指外伤皮瓣修复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指外伤皮瓣修复术后的护理措施,以配合医生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选择例行岛状皮瓣、腹部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足内侧穿支皮瓣、鱼际皮瓣、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手指外伤的患者,结果31例完全成活,1例经二期植皮愈合。结论术后加强心理支持,及时观察处理相关问题,能够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

    作者:李园艺;丛艳辉;邢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在门诊腹痛分诊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腹痛分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腹痛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后,其分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腹痛患者的分诊准确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赵善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快速反应成功救治产后大出血患者1例

    总结1例成功救治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抢救护理、CRRT护理、生命体征监护(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为重点)、高热护理、心理护理。该患者经过紧急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好转出院。

    作者:马玉卓;代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