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梅
现今社会“医闹”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和备受争议的话题,很多医院都受到了医闹问题的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环境秩序,对医院的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也对很多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严重挫伤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自信心,可能使我国医疗行业人才造成严重流失。长此以往,势必形成严重的社会顽疾,大大阻碍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医闹”问题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加强对医闹的有效控制,将有利于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深入化,本文针对当前一闹问题现状成因通过调查研究多层分析,提出医院管理法律制度层面的措施,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气道切开术是一种通过切开患者颈段气管置人气管套管来解除患者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异常等造成的呼吸困难的手术方式,该种手术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呼吸道死腔,增加患者的有效通气量,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目前临床为常见的手术方式[1]。但有研究显示,实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概率高96%左右,此外术后感染所引发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则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更有甚者引发患者死亡。因此,在术后对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便显得至关重要。正确的人工气道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可以减少并预防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杨敏;缪石榴;欧阳月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低钾血症的早期识别及护理干预。方法对发生在院前(门急诊)、加重期、康复期不同时期的低血钾予以早期识别,及分析病因,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院前22例(73.3%)低钾血症患者在入院前予以纠正;加重期30例(83.3%)患者低钾血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稳定后纠正;康复期16例(100%)低钾血症均予以纠正。结论通过早起识别和护理干预低钾血症,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尽早纠正低血钾争取时机。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先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照组则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氨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氨值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采用纳洛酮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毕春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发生在泌尿系脏器中的结石,称为泌尿系结石,简称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祖国医学无尿石症病名,早在《内经》、《金匮要略》就有记载:“淋之为病,小便如栗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是对淋证临床表现的早期描述,又说“砂淋者,腹脐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阐述了砂淋与尿石症的症状相类似。
作者:戴舜珍;黄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医护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为特色,在临床护理与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讨论中医护理的特点与优势。
作者:姚敏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TCI)在产科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抽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到本院产科实施全麻手术的产科患者56例,对她们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实施气管插管后再行机械通气,使用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必可松维持麻醉,患者诱导前、诱导后10分钟、开始手术、手术30分钟、完成手术后的血压( SBP/DB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苏醒时间和患者术后产生的疼痛感,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和诱导前比较,诱导10分钟患者的HR有了显著降低,而血压也在诱导后10分钟下降,在开始手术后没有再继续降低,术中和完成手术后均血压稳定。患者的SpO2均大于94%,术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产科手术患者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进行全麻,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大的循环影响,且安全可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颈椎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54例颈椎退行性变患者,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病史以及遗传等临床资料),并根据其发病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中具有家族病史和外伤病史的患者分别占15.3%和1.6%,职业影响统计中,伏案工作者的发病人数构成高(43.2%),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1.3岁,其中51~60岁发病构成比例高(204/57.7%)。结论根据颈椎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改善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和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邵佩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和针刺治疗阳痿的临床价值。方法治疗组13例病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14例给予针刺治疗,均3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阳痿短期疗效良好,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吴天宇;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在医院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医院不仅为患者提供了高水平、专业性强的临床服务,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服务也渗透到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部门,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的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供应室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善等手段,是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优质护理服务如何应用到供应室的日常工作中,供应室又怎样能把服务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做得更好,笔者对我院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干预措施与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惠;张晓琴;谢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鼻饲管置管在脑中风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干预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例脑中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均给予鼻饲管置管。结果除一例患者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外其余19例均未出现发热。结论脑中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均可给予置管,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钱英;薛云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的“语言艺术”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1]。沟通技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沟通又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重症监护室中,经常遇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婴幼儿、昏迷、麻醉未醒、躁动病人,加之病人来自不同的民族、国家及地区,具有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给护患之间的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2]。因此,我们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起非语言沟通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具体综述如下。
作者:祖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可进行输注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等治疗,特别适用于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通过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即可建立输液通道,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
作者:阮赞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黄多糖对大鼠动脉硬化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用维生素D3及高脂饲料喂养造模,2个月后检测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计算斑块面积百分比,并用PCR法检测主动脉Toll样受体4的表达水平。结果经HE染色结合半定量分析可知,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10.1%明显高于空白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造模成功。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动脉硬化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显著(P<0.05),大黄多糖大剂量组动脉硬化面积与小剂量组相比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经RCR检测结合图像分析系统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且大黄多糖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与小剂量组相比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大黄多糖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且其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动脉壁Toll样受体4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景岩;王小洪;王英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并观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 ADL)能力的作用。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所有的患者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针刺干预。分别与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 LOTC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NDS)及Barthel指数( 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认知功能LOTCA评分、NDS、BI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综合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ADL能力。
作者:唐桂荷;李钦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收治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控制感染和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中药辨证予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章红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前后,医院感染监测合格率和医院感染率。结果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2013年医院感染控制合格率显著优于2011年(P<0.05),医院感染的发病率(3.02%)也出现了明显降低(2011年,7.56%),全院未发生任何感染性病例流行或爆发。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刘闻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宫外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停留尿管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五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停留尿管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五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节省住院费用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鼻窦炎是常见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典型症状是鼻塞、流鼻涕、面部和(或)前额胀痛、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等。手术治疗是首选。大部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微创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能够获得有效的缓解,但是远期疗效难以保证。据报道[1],术后1年内,4%的患者需再次手术,术后3年内,10%的患者需再次手术,而术后5年内再次手术的有15%。鼻内镜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治疗影响着术后预后,临床上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等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苏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药。结果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永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