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琳琳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预防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措施;预防护理干预组75例,采用骨折术后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分析临床易患因素。结果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0%,8.0%;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7%,97.3%;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早期活动率及术后输血率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便秘、早期活动及术后输血与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桑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3例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32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脑室外引流31例。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时间,及术后颅内感染与引流管堵塞或脱落情况。结果观察组腰大池引流时间5~25d,平均12d;脑室外引流时间4~18d,平均12d。单纯组引流时间8~24d,平均16d。术后并发颅内感染,联合组1例,单纯组3例;引流管堵塞或脱落,联合组和单纯组各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安全而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邓忠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临床作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1年4月期间所接收的9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让这些患者使用分别使用尿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进行尿液的分析检测,以探究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结果本次试验中所选取的968例患者当中,首先在尿分析仪的检测下,有345例的阳性尿液,以及623例阴性尿液。而再次使用尿沉渣镜检的检测方法下后,尿分析仪的尿液分析检验中,345例还有35例患者的尿液中含有病理成分,在623例中的54例也含有病理成分。结论根据尿分析仪对尿液进行分析检验作为病理诊断结果是不够的,还应当将尿沉渣镜检的尿液分析检测手段结合使用,这样才能够提高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靳丽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与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的效果。方法将45例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及观察组(22例)。对照组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采用中医科常规坐浴后使用呋喃西林纱条换药,每日1~3次;观察组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后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换药,每日1~3次;对比术后第3天、第10天、第15天、第30天脓腔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术后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病人术后治疗第3天、第10天、第15天、第30天脓腔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较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脓腔愈合时间分别为45±5和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用于肛周脓肿创面愈合效果较中药坐浴换药明显,能够缩短换药时间。
作者:刘尔东;刘丹;刘杨;宋艳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化疗前、中、后给予饮食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肺癌化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任玉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腹壁包块的诊断价值及鉴别分析。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8例腹壁包块患者进行检查,并详细描述,分析及诊断。结果18例腹壁包块中12例为疝,占66%,5例脂肪瘤,占27%,1例脓肿,占7%。结论超声对腹壁包块的诊断及时,方便,准确,是临床诊断腹壁包块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作者:杨士军;李春华;秋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膀胱结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55例采用耻骨膀胱造瘘气压弹道取石术,B组55例采用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取石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相较于B组手术时间、结石取出时间更短,但术中出血量更多,膀胱冲洗时间更长,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治疗效果明显,可减少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
作者:张慧文;李鸿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并发症通过奥马哈系统进行评估、干预,效果评价,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2年1~12月125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患者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方法,预防发生并发症。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干预方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结论严密细致地观察患者术中的病情变化,综合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护理干预,对提高并发症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X线联合超声波诊断单发性骨软骨瘤临床意义。方法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28例单发性骨软骨瘤患者。比较超声波检查、CT检查以及X线检查的诊断结果,与此同时还分析手术进行之前的经济消费状况。全部患者使用手术切除治疗。结果 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可以很好的对单发性骨软骨瘤进行诊断,但是X线检查对诊断肿瘤的软骨帽诊断以及肿瘤的周边软组织病变诊断效果不明显。与此同时使用单纯超声波检查无法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但是其跟CT检查有着类似的效果,那就是可以对肿瘤的软骨帽诊断以及肿瘤的周边软组织病变诊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联合使用X线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产生的消费明显低于CT检查,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诊断单发性骨软骨瘤的过程中,X线检查联合超声波检查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以及绝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曼曼;王琮;刘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黄、芒硝对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16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前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后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7天后观察判定切口愈合情况,并做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愈合良好者78例(97.5)明显多于对照组愈合良好者62例(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用于外敷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有助于其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姜梅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冯建华教授是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及管理工作30多年,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以及高脂血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病、痤疮、男性不育症、老年病、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等内科杂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尤其是对失眠的辨证论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效果很好,现就指导老师治疗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孙传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松筋针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至今在本科接受松筋针治疗的腰肌筋膜炎病人100例,通过对其在术前、中、后进行护理及术后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结果患者疗效显著,满意度100%,结论护理行之有效。
作者:周艳;钟芹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尹龙文;常继英;孙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气管通气法在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全身麻醉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采用喉罩引导呼吸,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呼吸管理。结果研究组置入喉罩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置入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入气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插入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分别在置入喉罩及插入气管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1);研究组喉罩置入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研究组喉罩置入难度、麻醉清醒时间与对照组气管置入难度及清醒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全身麻醉的气道管理中喉罩麻醉可替代气管插管,并且患儿的心率、血压较为稳定,喉罩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创伤,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明显提高小儿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胡旭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院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的总供应站,也是医院污染物品回收处理的集中地,供应室护理人员长期接触致病菌、锐器、化学消毒剂、噪音、高温等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护理人员的安全与健康[1]。因此,加强供应室的职业防护,不仅可以避免其自身遭受各种因素的危害,更是防止院内感染,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现将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谢娟;陈红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首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肝衰竭也是病毒性肝炎严重的一种类型,病死率高。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们通过对临床收治的5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实践观察,运用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倪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民和县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对检测对象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以便早治疗,探索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地区分布,年龄的关系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免费对全县29个乡镇35~65岁的部分农村妇女共20230人,采用巴氏染色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初筛异常者1603人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阴道镜检查异常者601人,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0230名检查妇女中,宫颈癌前病变共63人,患病率为0.31%,检出宫颈癌8例,患病率为40/10万,cin1级~cin3级的高发发病年龄为35~45岁性生活活跃的妇女,史纳村发病率高,马营镇次之。结论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 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对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马得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腹腔镜手术做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式,在腹部手术应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笔者在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6例手术治疗中,运用腹腔镜技术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临床应用比较,显示腹腔镜手术在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具有开腹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孙彦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宫外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停留尿管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五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停留尿管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五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节省住院费用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配偶焦虑郁抑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乳腺癌化疗患者有焦虑郁抑的配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配偶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对配偶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观察6周。于心理护理前及心理护理后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量表评定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1周末,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评分(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配偶焦虑郁抑,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许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