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外科9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与分析

周文婷;吴琛

关键词: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 留置尿管, 护理与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和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2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以及脑循环的治疗仪,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常规的药物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脑梗死后遗症的老年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言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焦虑、担忧、恐惧心理反应的人数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进行手术前后,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于产妇分娩期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产妇的身体状态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赵东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成人支原体肺炎采取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4月~ 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4.76%),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采取莫西沙星治疗具有显著疗效,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黄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后腹腔镜治疗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切除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技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患者行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的27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27例均顺利完成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0 ~ 165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45 ~150ml,平均60ml.住院5~10d,平均6d.无大出血、感染、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切除重度积水无功能肾安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的关键在肾蒂血管的结扎.

    作者:宗益平;雷良华;葛校军;翁达飞;周伟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14年7月~ 2015年7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共计32例.患者入院后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后KDTA评分.结果 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KDTA评分分别为58.8±11.4分、27.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购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效果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胃镜检查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记录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02)值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T1、T2时MAP、HR和Sp02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依托咪酯总用量比对照组减少,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可产生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卞新荣;齐敦益;刘金东;张月英;张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院ICU院内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ICU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为预防ICU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ICU收治的12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29例,院内感染发生率24.17%;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呼吸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及手术等.结论 ICU是院内感染高发科室,感染的多发部位及危险因素均与护理行为密切相关,针对原因采取对策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ICU救治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我院确诊为小儿支气管哮喘且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相同的常规抗炎、补液等处理措施,均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对照组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门诊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门诊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可作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的选择方式.

    作者:李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初孕者流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在初孕者流产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初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较大,P <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改善初孕流产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郄聪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的实践

    目的 分析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中19个科室的100名新护士,根据调查对象的具体培训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护士按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50名护士.A组护士在夜班准入中仅进行常规模式的考核,B组护士则在常规模式考核的基础上再根据各病区临床的特点进行床边综合能力模式考核,考核结束后,比较两组新护士的护理能力(如护理知识掌握能力、病区特有仪器的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等指标)及护理评价(如自我评价、护士长评价、住院医师评价、导师评价等),进而探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应用的效果.结果 B组新护士经过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后的护理知识掌握能力、病区特有仪器的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等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常规模式考核的新护士,且B组新护士的自我评价、护士长评价、住院医师评价、导师评价等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明显,P <0.05,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应用时意义显著,可明显提高各科护士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护士对病区特有仪器的操作能力,加强护士独自处理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蔡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重度肿瘤相关性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53例,应用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镇痛效果、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且达到中度及以上缓解者共36例,占67.92%;吗啡用量与疼痛类型相关和性别相关,躯体痛和内脏痛患者吗啡用量显著低于神经痛和混合性疼痛患者(P<0.05),女性患者吗啡用量低于男性患者(P<0.05);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排尿困难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7.16%、5.66%、9.43%,未发生呼吸抑制以及精神或身体依赖等不良反应.结论 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志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模式探讨

    高校医院一般不设住院部,大多是门诊输液或是上级医院带回药物在本院治疗,输液是医院救治患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患者流动性大,病情复杂随时会有无法预料的事件发生,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输液室工作经验,对输液室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有益探讨.

    作者:赵汝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护理管理

    医院是感染多发地点,将医院感染源要控制好,找到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管理工作要及时,这些措施将在医院感染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不仅能有效的将医院感染率降到低,还将传染病暴发进行了预防.本文介绍了医院感染的原因,详细的医院感染的区域、医院感染如何控制、感染护理的具体措施、护理管理的作用,对预后预防进行了阐述.

    作者:邓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探究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2012年11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探究其经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文研究结束后,可以看出,通过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其护理的显效例数为32例(64.00%).结论 对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知晓率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生产方法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效果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0例孕妇,根据孕妇主观因素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剖宫产术,观察组为阴道助产术,观察并对比两种方式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受脐带、胎盘、母体及胎儿等因素影响导致胎儿窘迫现象显著少于对照组;胎儿窘迫术后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潜伏期胎儿窘迫时产妇宫口开大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胎儿窘迫时,应根据产妇在生产时的不同进展采取适当的方式,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情况,阴道助产术有利于减少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的窘迫,利于胎儿分娩.

    作者:符琼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喉罩全麻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道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Ⅱ级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全麻组(Ⅰ组)和气管内全麻组(Ⅱ组),每组40例,观察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术后的咽喉疼痛、声嘶、胃胀情况.结果 气管插管组明显高于喉罩组.结论 喉罩通气道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更适合于胆囊腹腔镜手术.

    作者:许业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通过护理措施预防骨科手术患者的安全隐患

    目的 探究骨科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将曾收治入院的骨外科手术的患者63例,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分析总结患者手术期间的临床护理工作的进展情况,然后讨论,提出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组的患者则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等.结果 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术后的活动情况、身体机能、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的情绪等均较护理之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发现各骨科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缺乏、患者的自身情况较差等.结论 研究表明,骨科手术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护理,可以防控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吴珍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探讨

    目的 分析研究重症监护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讨论防范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3年收治的550例在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发生的各种护理风险的原因,讨论具体的防范措施.结果 55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安全隐患通过护理人员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对55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和采取防范措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对护理安全防范的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培训,严格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严格控制护理质量等措施能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金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68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能使护理人员为患儿制定更准确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发生的60例不良事件作为研究事项,使用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较多的事件为非计划性拔管、跌倒、用药错误,其发生率分别为26.67%、21.67%、16.67%,高于其他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 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不良事件的管理中,可有效分析出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

    作者:屈慧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