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应用

赵红霞

关键词:品管圈, 恶性肿瘤, 化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析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应用.方法 建立品管圈小组,开展以“对妇科肿瘤患者提高化疗依从性”为活动的主题,按照问卷发放调查的方式,对影响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变化的相关因素予以调查,设定并分析其降低依从性的原因,并对其相应对策给予制定,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患者的化疗依从性由未开展前的77.38%,上升至92.86%,具有显著效果.讨论 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使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有所提高,不仅如此,还能使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报警器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液报警器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80例,按未使用输液报警器和使用输液报警器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发生空气栓塞、手术过程中发生管路进空气需二次排气、因未发现造影剂使用完而中断手术例数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绝对数和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液报警器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可很好的提示术者更换造影剂,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连贯性降低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冠脉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金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两种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血压的影响

    目的 比较可调钠曲线透析和序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门诊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可调钠曲线透析组(n=30)和序贯透析组(n=30),治疗时间为2月.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序贯透析组相比,可调钠曲线透析治疗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调钠曲线透析对于MHD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效果优于序贯透析.

    作者:周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金属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夹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7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下金属夹对出血病灶钳夹止血.结果 17例患者,首次金属夹止血均成功,术后止血效果佳.结论 对于非静脉曲张性活动性出血,金属夹钳夹止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金锋;荆元宏;尹基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危害性严重的疾病,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并且会给家庭的心理及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其病因目前尚未彻底明晰,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大部分的脑瘫患儿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来改善运动功能,并且许多患儿恢复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要(想)取得脑瘫治疗的重大突破,需要从脑瘫的病因和现有治疗方法上入手,明晰该病的原因,对症治疗,同时优化治疗方法.目前已经确认的脑瘫病因较多,治疗棘手,随着基因医学的研究发展,对于脑瘫病因的探索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善,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为更多患儿带来福音.

    作者:李研;钟斌;陈青;岑杨成;李明明;廖泽辉;潘娟;陶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过程误吸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对于鼻饲过程误吸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气管切开治疗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3例,观察两组患者鼻饲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误吸(3.0%<27.3%)、返流(9.1%<39.4%)、吸入性肺炎(0%<18.1%)以及死亡(0%<6.1%)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过程的护理干预,其对于预防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孙丹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对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使用瓣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3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药物治疗和瓣膜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PASP(肺动脉收缩压)、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由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瓣膜手术的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周翔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及其并发症研究

    目的 总结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本研究中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在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分娩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剖宫产率较高,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剖宫产或者是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治疗.

    作者:张正琼;何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品管圈在住院结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住院结算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缩短住院结算日为活动主题,找出影响住院结算的原因,运用品管圈PDCA程序,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的住院结算日.结果 实施品管圈前3日内住院结算率为55.85%,实施品管圈后3日内住院结算率为9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可缩短住院结算日,提高医护工作的积极性和管理能力.

    作者:刘力峰;宋明曦;李京;李凤霞;解银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 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后,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洪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ICU护理质量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76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5例患者作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科室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黄顺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常用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因此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问题也就成了护理上的难点.而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偏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代谢性疾病,一般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和感染,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影响较大.如果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常可使手术后局部组织不易修复,影响乳腺癌综合治疗疗程[J].本科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8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治疗护理患者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晨;李一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与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了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招募了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群进行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针对金森病患者实施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评分.分析帕金森与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此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观察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和帕金森发病具有正性相关(r=0.936,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帕金森的发病呈负性相关(r=-0.995,P<0.05),帕金森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r=0.323,P<0.05).结论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作为帕金森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早期预防帕金森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的患者,在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风险较小.

    作者:朱亚兰;吴湘军;郑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当做研究主体,按其入院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各组患者为42例.均给予甲乙两组患者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护理干预,比较甲乙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4%)优于乙组患者(78.5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5.126,P=0.024).甲组患者感染发生率(2.38%)优于乙组患者(16.6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974,P=0.026).结论 在手术室感染预防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手术室感染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80例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8.8±1.4)分,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7.0±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春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全面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预后危险因素.针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以期为改善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冯磊;张传东;韦继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于血透室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在至2016年12月血液透析室实施血液净化护理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4.09%.结论 在血透室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丛建进;王梅花;韩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肥胖人群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技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为肥胖患者在胃镜检查中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D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P组)采用单纯丙泊酚进行麻醉.分别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检查结束至呼之睁眼的时间),丙泊酚的诱导剂量和总剂量,无创监测记录患者入室后(T0)、诱导后(T1)、苏醒后(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患者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心率下降、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丙泊酚的诱导剂量和总剂量均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AP在诱导后、苏醒时均较入室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血压下降程度小于P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显示,丙泊酚的用药量少,苏醒快,术中麻醉相关并发症小,具有镇痛效果理想、安全可靠的持点,可安全用于肥胖患者的胃镜检查.

    作者:徐妍丽;杨帆;尔西丁·买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药师核对915组含复方苦参处方附52组问题处方分析

    目的 药师核对含复方苦参注射液处方,纠正问题处方,保障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方法 药师核对2015年4月6日至2016年4月15日含复方苦参输液处方,43张问题处方是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发现,9张问题隐患处方是药师在调配输液前发现,处方不合理内容涉及超剂量、处方溶媒错误、配伍不合理,药师建议医师修改52张问题处方.结果 药师电话与医师沟通后,52张安全隐患处方全部改正.结论 药师专注于审核含复方苦参输液处方超剂量、溶媒及配伍等问题,有利于药师发现处方安全隐患,药师干预后,医师已修改安全隐患处方,保障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秀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碘测定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

    尿碘水平是监测及评价人群或个体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尿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由于碘元素的活泼性,造成了实验过程中碘容易丢失和污染,因此做好尿碘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尤其重要.为了建立科学的尿碘检测质量保障体系,实验室内部分析质量控制(IQC)已在分析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1],为了解人体碘营养状况,检测尿碘是较为直接的方法,本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质控工作,旨在保证尿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要得出准确的实验数据,除了有效的采样和送样外,必须进行实验室内部的分析质量控制[2].

    作者:宋康;张国清;高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创伤性休克抢救的3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抢救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两组经抢救后,研究组患者康复176例(占91.19%),病死17例(占18.81%),对照组患者康复134例(占69.43%),病死59例(占30.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能有效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康复率,减少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向栋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