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英
目的 通过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超声图像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超声对两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58例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图像.结果 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肿瘤大小与纤维腺瘤患者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2种肿瘤形态、后方回声、内有无液性回声、血流分级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以肿瘤大小、形态、后方回声及血流丰富程度诊断2种肿瘤的特异度是91.1%,灵敏度是73.9%.叶状肿瘤3种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在良性与交界性、良性与恶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种病理类型叶状肿瘤的声像图特征中内部有液性回声、血流丰富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结合患者年龄较大、肿块直径较大、内部可见液性回声、后方回声增强,血流较丰富等特征可与纤维腺瘤鉴别.同时,如果肿瘤直径越大、内部有液性回声、血流越丰富诊断为交界性或恶性叶状肿瘤的可能性越大,当然终结果依靠病理诊断.
作者:高榆秀;赵诚;赵鹏;李建省;付青;张云;王正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病灶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262例超声评价为BI-RADS 3、4、5级的乳腺病变患者,3级及部分4a级行Mammotome切除活检(US-MEB),其余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析BI-RADS分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以及各分级的PPV.结果 病理结果:良性病变166例,恶性病变96例.BI-RADS分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PV及NPV分别为91.7%、71.7%、79.0%、65.2%、93.7%.分为3、4a、4b、4c级和5级的PPV值分别为1.4%、12.7%、39.2%、70.2%、94.6%,随着分类级别的增高,PPV逐渐增高,各级别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I-RADS分级对乳腺病灶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级病灶可以短期随访,或应用US-MEB术治疗;4a级病灶恶性程度小,一部分可行US-MEB术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4b、4c、5级病灶应穿刺活检.
作者:马慧娟;冷振鹏;王萍;卢金生;康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周围性肺结核瘤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周围性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病理证实的周围性肺结核瘤的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增强模式及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结果 21例肺结核瘤,超声造影12例(57.1%)表现为环形增强,5例(23.8%)为均匀增强,4例(19.1%)为不均匀增强.其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及峰值强度呈偏态分布,其中位数及第25%和第75%值范围分别为14 s,9~14 s、22 s,21~26s、83 dB,55~92 dB.结论 超声造影环状增强模式有助于肺结核瘤的诊断;时间-强度曲线相关参数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不大.
作者:曹兵生;杨慧娟;邓娟;黎晓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孕妇,30岁.孕1产0.因停经9月余,无诱因阴道大量流液1h,于2012年11月入院.患者孕早期无感冒、发热、风疹等病史,无遗传病史,孕期无感染及服药史,孕期行唐氏筛查提示低危,OGTT未见异常.产前急诊超声检查示:双顶径9.3 cm,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颅脑、颜面部、脊柱、四肢、双肺及腹腔内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羊水指数12 cm.因胎膜早破,原发性宫缩乏力,第二产程胎头下降停滞行剖宫产.新生儿性别:女,胎龄39周+5,体质量3 580 g,身长49 cm,Apgar评分:1 min 10分,5 min 10分.术中见新生儿颜面部及周身大面积黑色素沉着,其上可见毛发生长,部分有破溃.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均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胸腹部及腰背部皮肤大面积黑色素沉着,呈黑色,有毛,其表面高低不平,粗糙肥厚,状似兽皮,触之质韧.另可见颜面部,四肢及臀部散在多发大小不等黑色斑片(图1~2).临床诊断:先天性巨痣.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无类似疾病.
作者:刘玉婷;沈玥;蔡爱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imaning,CDFI)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lsclerotic obliterance,ASO)患者行人工血管动脉旁路转流术后的血管,研究其评估术后效果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01例人工血管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的ASO患者,对其治疗效果应用CDFI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复查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检查术后1年通畅的人工血管流出道血流频谱呈正常外周动脉频谱形态或呈低速高阻血流频谱;栓塞的人工血管流出道血流频谱仍呈低速低阻表现或血流频谱呈低速、单峰表现或为静脉化血流频谱(低速、单相连续性波形).以上结果经造影检查证实.结论 CDFI对评价人工血管动脉旁路转流术后疗效能提供简单快捷、可重复的检查,准确率高,是评价人工血管术后效果可信赖的方法,能证明人工血管动脉旁路转流术明显改善ASO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敬;王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男,40岁.因“发现阴茎根部肿块数年”入院.患者数年前发现阴茎根部有一肿块,约绿豆大小,因无阴茎疼痛及其他异常表现,一直未予重视,后来发现肿块较前渐增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阴茎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2.0 cm×1.5 cm肿块,质中,无触痛,表面光滑,活动可.超声检查:阴茎皮下见一低回声团,大小2.4 cm×1.3 cm,边界清晰,周边可见包膜回声,内部回声尚均匀,CDFI显示其内血供可见(Adler I级)(图1).肿块似位于白膜外.超声诊断:阴茎皮下肿块(考虑良性肿瘤).术中所见:阴茎根部背侧皮下可见一约2.0 cm×1.5 cm大小肿块,质中,表面光滑,基底部与白膜粘连.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梭形,细胞排列呈束状或车辐状(图2),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灶区细胞呈星芒状,黏液变性,外有包膜.病理诊断:神经鞘瘤.
作者:郑磊;吕夕明;田新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儿男,8岁.阵发性无规律脐周腹痛近1年.1周前因肠套叠入院.查体所见:患儿发育正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中上腹轻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超声检查:胰腺轮廓清晰,体积弥漫性增大,胰头厚4.3 cm,胰体厚2.9 cm,胰尾厚3.4 cm;形态饱满;内呈均匀性低回声;主胰管未见扩张.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受压变窄.CDFI显示:肿大的胰腺内血流丰富(图1),可引出动、静脉频谱,测其动脉 Vmax 27.6 cm/s,RI 0.577.
作者:李吉昌;刘绍玲;班永光;魏新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关节肌腱病变的价值.方法 早期RA患者53例、骨关节炎(OA)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利用高频超声观察双腕及指关节肌腱,并观察RA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时的肌腱病变.结果 RA组双手10指伸指肌腱、屈指肌腱及尺侧腕伸肌腱厚度与OA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RA组明显增厚.RA组腱鞘积液检出39例共231个关节、肌腱血流信号检出19例共90个关节、腱鞘囊肿检出3例、肌腱粘连检出32例共190个关节.OA组腱鞘积液检出21例共114个关节、肌腱血流信号检出5例共20个关节、腱鞘囊肿检出9例、肌腱粘连未检出.两组均未见肌腱撕裂.RA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相比较,在腱鞘积液及肌腱血流信号检出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期多见;在肌腱粘连及肌腱厚度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发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肌腱病变;活动期时肌腱病变更多见,在早期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宗绍云;陈洋;李芹;马惠;和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初步验证游程长度分析用于超声有向性纹理定量测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股四头肌纵切面图像、乳腺腺体切面图像和乳腺区皮下脂肪图像各30幅,对其超声有向性纹理用自制的游程长度分析软件进行纹理的定量测量,测量时选用相同大小形状的矩形感兴趣区,将三组图像测得的长游程和长平均游程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股四头肌的纹理测值大,乳腺区皮下脂肪的测值居中,乳腺腺体的测值小,其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初步证明游程长度分析不仅能定量测量超声的有向性纹理,而且能区分不同长短的超声有向性纹理,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纹理定量测量方法.
作者:姚炜;雷凯荣;李艳平;金凤山;徐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对乳腺病灶进行弹性定量研究,探讨该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5例女性患者共151个病灶运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量病灶内部区域、边缘区域、对侧同层腺体的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判断VT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乳腺病灶内部区域的SWV值、边缘区域的SWV值、内部区域与对侧同层腺体的SWV比值、边缘区域与对侧同层腺体的SWV比值所构建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925、0.955、0.955,四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者诊断乳腺病的灶准确性、特异性无差异(P>0.05),而内部区域与对侧同层腺体的SWV比值的诊断敏感性较低(P<0.05).结论 ARFI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较高,病灶的内部区域及边缘区域的SWV值可作为有效的诊断参数.
作者:陈夏珊;汪晓虹;许萍;王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男,60岁.超声所见:肝外胆管充满点状稍高回声,肝内胆管扩张.胰头部囊实混合性回声,范围约5.1cm×5.45 cm×4.11 cm,周边呈低回声,中心无回声范围2.6 cm×3.07 cm×2.15 cm,其内可见血流为不规则动脉频谱.前缘似可见一血管与囊内相通.胰腺增大,表面不光滑,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内径约0.78~1.2 cm.超声诊断:肝外胆管胆泥可能,胰头部动脉瘤(图1~3).
作者:刘东阳;王学梅;赵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IPC)与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P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IPC 24例、PP 55例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IPC单发性多见,声像图表现肿块型尤其是囊实性肿块的大径大于PP (P=0.004、0.000),实性肿块周边伴导管扩张的发生率低于PP(P=0.038),而病灶的形态、纵横比、内部回声、边界、周围高回声晕、钙化灶、血流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0.619、0.610、0.082、0.167、0.384、0.517).IPC组超声诊断为恶性病变占79.2% (19/24),PP组超声诊断为良性病变占67.3% (37/55).结论 超声对乳腺IPC与PP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敏;何以敉;林礼务;薛恩生;陈志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 经阴道超声必要时结合腹部超声及CDFI对2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做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标准.结果 在2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病例中,单纯孕囊型7例,流产型5例,混合包块型5例,漏诊3例.超声诊断正确率85%.结论 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剖宫产术后切口处瘢痕早期妊娠的位置、范围、子宫肌层厚度及血供情况,并能动态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胎儿透明隔腔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8年间48例透明隔腔异常病例的声像图特点,参考相关文献,深入探讨该病的产前超声检查的实用意义.结果 透明隔腔异常可分为透明隔腔消失(38例)和缩小、变形(2例)以及透明隔腔增大(8例)3类.透明隔腔消失常见于全前脑、脑裂畸形、视隔发育不良、胼胝体发育不全、Dandy-Walker和单纯性透明隔腔消失.透明隔腔缩小、变形常见于部分性胼胝体发育不全.透明隔腔增大常伴发韦尔加腔增大(存在)病例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结论 胎儿透明隔腔异常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一种易识别征象,透明隔腔消失并不是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同义词.
作者:吕国荣;何韶铮;苏珊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对诊断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8例不孕症患者,采用SonoVue作为造影剂,行经阴道三维超声监视下输卵管超声造影加药物治疗,并与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证实.结果 经阴道三维超声与腹腔镜检查结果对照,其中34例完全符合,诊断符合率89.47% (34/38),19例达到治疗目的,有效率为50%.结论 利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进行经阴道三维输卵管造影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能起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虹;董军键;吴祖扬;彭梅娟;何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估的可靠性.方法 肝移植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动脉进行检查,移植肝肝动脉血流信号微弱或无明确显示时即刻进行超声造影,了解肝动脉增强情况.在确诊脾动脉窃血综合征并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后再次超声造影,了解肝动脉增强的变化.结果 肝移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见2例肝动脉未显示,7例肝动脉血流信号显示微弱;超声造影见该9例移植肝肝门处均能较清晰显示肝动脉的微弱灌注.超声造影诊断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腹腔干造影证实超声造影的诊断,并进行脾动脉超选部分栓塞.再次超声造影,显示肝动脉增强束径较前明显增粗.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具有诊断价值,且能评估治疗后的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贤胜;程琦;王莎莎;王泓;凌茵;范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后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对心脏结构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照血糖水平分为4组:A组(血糖正常组)25例,B组(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22例,C组(糖尿病前期组)22例,D组(2型糖尿病组)31例.均经测定空腹血脂、空腹血糖(FBG)及负荷后2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超声心动图常规观察心脏结构并测定房室大小、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 与A组对比,C组与D组的体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增高(P<0.05);左室收缩功能指标中,室壁中层缩短率(mFS)、二尖瓣环收缩期的峰速度(Sm)均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无显著差异(P>0.05);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中,二尖瓣环舒张期的峰速度(Em)、Em/Am及E/Em均显著降低(P<0.05).无论收缩功能指标,还是舒张功能指标,B组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组已经发生了心脏重构和左室功能降低,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心脏结构和左室功能变化不明显.
作者:王全江;张煜华;孙延河;李茹;韩宗耀;陈正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女,30岁.因发现双侧跟腱肿物10年,术后复发5年入院.查体:双足跟腱表面及周围皮肤隆起,范围约3 cm×7 cm,肿物质地韧,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压痛(+).双下肢运动、感觉未见异常,其他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入院相关检查:血脂:总胆固醇13.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11.2 mmol/L,载脂蛋白B2.3 g/L.双足跟腱彩超显示:双侧跟腱表面可见实质性近梭形低回声区,左侧范围约72 mm×21 mm×13 mm,右侧范围约71 mm×23mm×14 mm,近心端与小腿筋膜延续,与跟腱组织分界不清楚,内部可见跟腱纤维的条状略强回声(图1),CDFI:血流信号不明显.行手术中治疗所见:双侧跟腱肿物黄色、质韧,无包膜,呈弥漫性,浸润至受累段跟腱全幅,期间有条索状健康跟腱纤维残存.行减体积手术.术后病理组织学报告:双侧跟腱黄色瘤伴大量胆固醇沉着、玻璃样变性(图2).
作者:陈晓梅;赵丽荣;刘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女,40岁,主因“活动后气短1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7d”入院.20年前分娩后出现紫绀诊断为“先心病”(具体不详)未予处理.查体: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心界扩大、心前区隆起,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分裂,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所见:心房扩大,左、右室增大,未见房间隔回声,室间隔连续完整,正常四腔心切面“十字交叉”消失,代之以“倒T形”改变(图1);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肺动脉增宽(38 mm),左肺动脉开口处见中强回声团(图2),大小约30mm×17 mm,几乎阻塞左肺动脉腔,左肺动脉内极少量血流信号.CDFI:三尖瓣中度反流,Vmax4.18 m/s,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85 mm Hg.
作者:齐琳;崔文姬;贾国英;王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3D transesophageal ultrasound,RT-3D-TEE)结合QLAB后处理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的三尖瓣环形态及功能,为外科三尖瓣成形手术方案制订提供影像学数据.方法 入选无或少量三尖瓣反流患者1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18例作为病例组.获取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的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后处理分析软件的MVQ技术手动描记三尖瓣环,获得三尖瓣环大投影面积、大周长、大高度、大瓣环左右径及前后径、投影面积变化率、周长变化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瓣环大投影面积及大周长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瓣环大左右径及前后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大投影面积变化率、大周长变化率及瓣环高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价三尖瓣环形态及运动变化规律是可行的,并发现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的三尖瓣环形态及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为心脏外科制订三尖瓣环成形术的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薛超;何怡华;李治安;熊名琛;韩建成;谷孝艳;张烨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