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明;张聪;陈锐;鲁承业
目的:PSD(post extubationswallowing dysfunction);气管插管拔管后,食物从入口到进入胃内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吞咽行为困难称为拔管后吞咽障碍[1],探讨老年患者发生PSD后进行系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与同期神经内科22例同类患者常规康复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经过系统康复护理,EAT-10量表疗效评价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洼田氏饮水试验也有类似结果.结论:老年患者发生PSID后及早行系统康复护理和训练疗效显著.
作者:安妮;杜鹃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开放治疗122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的护理,为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患者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支持方法:将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入院接受开放植骨治疗的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抽取122例,回顾性分析这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其制定护理方式,观察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3个月随访后,痊愈的患者有119人,痊愈率为97.5%;有一患者由于体制原因,恢复慢,另外2例患者治疗无效.在护理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以及护理满意度为98.4%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患者开放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的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菜单式”饮食治疗单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科室住院患者1500例,根据其对饮食需求,应用制作的饮食治疗卡进行有目的、个性化的健康宣教.结果:应用“菜单式”饮食治疗单向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患者对饮食知识知晓率达95%.满意度达97%.结论:通过该治疗单的应用,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全春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常给予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0.00%.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肺炎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促进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王家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分级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管理制度,在儿科病区患者医嘱护理级别的基础上,细化患者的生活护理等级标准,把医嘱护理级别和生活护理等级结合 在一起,分析总结细化分级护理的方式.通过医院护理部制定儿科分级细化标准并落实,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四个等级.儿科住院病人年龄较低,自 理能力差,医生给出的护理级别高,通过细化儿科护理分级标准,有利于强化护理人员对护理级别的认识,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00例,随规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对比之下加用了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的观察祖中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大.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为82%,观察组达到94%.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使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提升疗效.
作者:丛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择期剖宫产术前应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新生儿娩出后即刻脐血血气值和娩出后3-5d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101例,随机分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组(R组,n=49)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组(L组,n=52).产妇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并快速静滴10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R组)或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L组),随后行硬膜外麻醉下的剖宫产术.检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即刻脐动脉、脐静脉血气值(PH值、PO2、PCO2、HCO3-、BG、乳酸、钠、钾、镁、钙水平)和娩出后3-5d的黄疸指数.结果:除外R组产妇身高略高于L组(162.8±4.3cm vs.160.8±4.4cm.P<0.05),两组产妇其余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新生儿脐血的PH、PaO2、PaCO2和HCO3-的无统计学差异.R组脐动脉、脐静脉的BG、Mg2+均低于L组,乳酸水平均高于L组(P<0.05).术后5d,R组新生儿黄疸指数高于L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行血容量预充,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内环境,并降低娩出后早期的新生儿黄疸水平.
作者:朱琳佳;桂波;蒋秀红;饶竹青;倪燕;沈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强化饮食管理,对提高患者治疗饮食的依从性和延缓肾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26例3-4期CKD患者分为强化组和常规宣教组,在药物治疗同时,强化组在住院期间使用我院营养科制定及供应的营养餐,其后参加我科卫教师的CKD治疗饮食一对一宣教,学会如何进行自我饮食管理.常规宣教组住院期间自备饮食,参加我科卫教师CKD治疗饮食常规宣教.收集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的自我饮食管理依从性及血肌酐、eGFR、血白蛋白、血尿素氮肾功能指标.结果:强化组自我饮食管理依从性较常规宣教组显著增高;强化组肌酐、血尿素氮和eGFR、血白蛋白在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无明显变化;常规宣教组肌酐、血尿素氮在于预后1个月和6个月平均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宣教组eGFR、血白蛋白在于预后1个月和6个月平均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个月,强化组血肌酐、尿素氮、eGFR的变化较常规宣教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白蛋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在药物治行的基础上,强化治疗饮食管理可以使患者的治疗饮食自我管理依从性提高,有明显延缓肌酐、eGFR、血尿素氮的进展的作用.
作者:林娅;陈巧敏;杨厦黎;周幼珍;孔莉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96期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临床价值及效果.结果:实验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0.23%,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78.5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在对服务水平满意度的调查中,实验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3.32%,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80.9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患儿采取肢体语言沟通,可明显减少患儿的抵触情绪,满意度很高,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张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一起因副溶血性弧菌食物引起的中毒调查报告.方法:本文研究对象37人均参加了2016年9月13日在某酒店举办的满月酒宴会,之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而将参与本次满月酒宴会共同进食但是并无不良反应的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对病例和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结果:9月13日的危险餐次为中餐,其OR值等于13.3,94%.中餐和晚餐所用的食材通过统计研究,并未发现危险食品.37人中有6例进行了肛拭子检测,其中有5份检测出副溶血性孤菌.结论: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是因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9月13日的危险餐次为中餐,目前中毒食品与外环境污染不明确.
作者:吴灿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思密达与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思密达与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思密这联合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巴哈提古丽;黄志新;杨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儿1746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入院评估及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根据所评分值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处理.结果:观察组分别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转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满意度率、护士满意率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可以较准确帮助护士评估患儿的病情及其变化,并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竞争;宋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全身小血管损伤为主的波及各个系统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黑线姬鼠是主要传染源.[1]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我科己收治76例出血热患者,并对30例出现急性肾衰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后,静脉保留穿刺管,以减少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发生.经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30例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增然;张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孕妇营养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215名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调查询问、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查及缮食调查等分析其健康状况及影响其营养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本组研究对象调查结果如下:生理健康平均得分(127.70±10.26)分,心理健康平均得分(112.40±24.50)分,社会健康平均得分(94.04±14.97)分,总分(328.93±15.56)分.结论:孕妇的学历、年龄及家庭收入情况会对孕期的营养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临床上要加强低学历、低龄孕妇的健康教育,强化低家庭收入孕妇的营养支持,以改善孕妇的营养健康状况.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西药房的药物咨询情况,总结咨询内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11月本院门诊西药房556例药物咨询情况,对咨询内容进行归类总结.结果:556例药物咨询情况中,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咨询多,为106例,占19.06%.咨询药物的疗效、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时间的比例较高,分别占17.63%、16.19%、15.65%.结论:药物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工作者要了解药物咨询内容,为患者、公众提供优质的药物服务,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张桂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体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性感染,如治愈迁延会导致严重的败血症,危及生命,国内外无特殊的治疗方法,目前一般都行脓肿切开引流,脓腔大而深,需经过多次换药才能逐渐缩小至愈合,病程长,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带来很多的困扰,如何缩短脓肿切开伤口的愈合时间,加速脓腔的愈合速度是整个换药过程的关键[1].我科将甲硝唑液应用于脓肿切开引流术,能促进患者早日愈合,现汇报如下.
作者:王建忠;杨丽丽;李立;马向民;黄洪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货币资金是医院流动性强,控制风险高的资产.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货币资金控制是核心的环节.本文结合公立医院具体工作,对公立医院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的应对措施.
作者:黄峻杰;李佳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保健中心接受护理的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儿童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保健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保健护理后观察组儿童适应性、社交能力、语言分数为(93.1±3.1)分、(96.2±1.4)分、(96.6±0.4)分;对照组儿童适应性、社交能力以及语言分数分别为(87.2± 4.5)分、(85.3±0.9)分、(88.1 ±1.3)分.结论:保健护理有效促进儿童适应性、社交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激酶150万单位加100ML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分析本组研究对象的冠脉再通率,并随访6个月,分析再次发生梗死的情况.结果:本组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冠脉再通者43例,冠脉再通率86%,随访6个月,50例患者中有4例再次发生梗死,再次发生梗死率为8%.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并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必要措施.
作者:董晓明;房观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估系统性血压管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66例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系统组,予以系统性血压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血压管理.两组均33例.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6月及1年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C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与预后结局的差异.结果:随访6月,两组CCSS评分、B1评分以及再梗死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系统组的CCSS评分及再梗死率与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系统性血压管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长期颈后.
作者:凌红梅;唐文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