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

刘蓉;邓又斌;余芬;赵策瑶;申屠伟慧;熊莉;张芸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计术, 二维应变, 高血压, 心室功能
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和无左室肥厚(NLVH)组.获取左室心尖位四腔、二腔、长轴切面二维图像,测定心尖位3个切面的各心肌节段心内膜下和整体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1)与正常组、NLVH组比较,LVH组的左房内径、室壁厚度及E/A有显著性差异(P<0.05).NLVH组与正常组之间各常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正常组比较,NLVH组、LVH组的左室长轴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虽然有所减低,但只有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NLVH组、LVH组的左室长轴心内膜下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减低(P<0.05).除了少数节段心肌外,LVH组左室长轴心内膜下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比NLVH组相应的节段心肌减低(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能够准确地定量评价不同程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在没有明显左室肥厚之前,高血压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已经下降.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怎样写好医学论文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就是沟通的工具.目前英文摘要都采取结构式写法,即分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现分述于下:摘要是一篇论文的概括和精华,使读者了解到作者的科研思路、方法、手段、结论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佩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原发性巨大腹腔脓肿超声表现1例

    患儿女,5个月.因发热、腹泻3 d入院.查体:T 39.1 ℃,化验:WBC 15.9×109/L,中性粒细胞:0.75.超声所见:腹腔显示14.1 cm×9.7 cm的囊性无回声,壁厚0.16 cm,可见分隔,CDFI:分隔处可见散在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腹腔巨大囊性肿物.入院6 d后脐部红肿破溃,置管引流出黄色液体400 ml.复查超声腹部囊肿明显缩小,右中腹可见范围6.1 cm×6.3 cm的无回声与脐部开放口交通(图1).引流液细菌培养阴性.术中见腹膜明显炎性反应.病理诊断:脓肿壁重度慢性炎伴急性炎症表现.

    作者:牛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骨髓干细胞水凝胶复合物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局部心功能影响

    目的 观察骨髓干细胞水凝胶复合物注射治疗兔心肌梗死模型疗效.方法 56只兔建立AMI模型后1周行梗死区心外膜注射:⑴处理组(A组);⑵阳性对照组(B组);⑶材料组 (C组);⑷空白组 (D组).AMI前、AMI后1周及心外膜注射后4周行超声检查.应变率成像分析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S及舒张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E.结果 与AMI造模前比较,AMI造模后1周4组兔梗死局部SRS、SRE均显著降低.与AMI造模后1周比较,心外膜注射后4周材料组与空白组梗死局部SRS、SRE无显著变化;处理组与阳性对照组梗死局部径向SRS、SRE显著增高,以处理组变化更显著.结论 骨髓干细胞水凝胶复合物可有效改善心梗后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

    作者:陈金玲;郭瑞强;周青;王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常规超声及对比超声在肝脾外伤并发症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常规超声和对比超声在监测肝脾外伤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 81例确诊肝脾外伤患者,对其中58例非手术治疗及17例保脾(或保肝)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结合对比超声动态监测.结果 75例肝脾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7%(11/75),病变包括迟发性出血2例,肝内假性动脉瘤2例,脾内假性动脉瘤3例,非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2例,脾梗死2例.结论 常规超声与对比超声互为补充,有利于提高肝脾外伤并发症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梁彤;任杰;梁峭嵘;黄春燕;石星;陈君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引导介入止血治疗在非手术治疗肝脾破裂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及其引导的介入止血治疗肝脾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5例闭合性肝脾外伤患者,非手术治疗34例,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积极输液、止血、抗炎、保肝,同时结合超声造影引导介入止血治疗.结果 非手术治疗治愈32例,其中超声造影引导介入止血治疗26例,中转手术治疗2例,成功率94.1%(32/34).结论 非手术治疗肝脾外伤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严密观察,如出现手术指征及时中转手术.超声造影引导介入止血治疗在扩大非手术治疗适应证、预防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同时,可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志艳;唐杰;吕发勤;罗渝昆;黎檀实;田万管;李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超声半定量诊断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半定量评分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结节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对每个结节进行评分,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良恶性结节的总得分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得分高于良性结节.ROC曲线下面积0.917,以得分≥4分为诊断界点,则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2%,94.6%,93.3%.结论 超声半定量评分综合分析甲状腺单发结节的声像图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娟娟;丛淑珍;李康;陈青;吴丽桑;赵晓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壁纤维瘤超声表现2例

    例1 患儿男,4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下腹疼痛来诊.查体:腹壁静脉未见曲张,腹直肌偏硬,以右下段为甚,局部触痛明显可扪及8 cm×6 cm的包块,活动度差.超声所见:右下腹腹壁可见5.8 cm×5.6 cm×7.2 cm的实性稍高回声(图1),轮廓规整,边界清晰,CDFI:内可见动脉血流信号.提示:右下腹腹壁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纤维瘤.CT提示:右下腹壁巨大肿物.术中所见:下腹部皮下可见肿瘤表面高低不平,局部有突起的结节,Ⅲ度硬,上抵脐上3 cm,下跨耻骨,右达右盆壁,左至左腹直肌外缘,肿物与局部腹直肌肌肉融合在一起;肿物的后壁与腹膜粘连紧密,与膀胱界限清晰.

    作者:丁桂春;吉毅峥;刘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阑尾嵌顿疝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60岁.因右腹股沟肿块,渐大就诊.查体于右腹股沟内侧可见大小约3 cm×4 cm肿物,中等硬度,表面光滑,位置固定,挤压有坠胀感,大小无变化.超声检查:先用7.5 MHz高频探头探测,右腹股沟内侧探及一2.8 cm×1.8 cm混合回声包块,以实性为主,有包膜,周围探及2~3个淋巴结回声,包块壁深侧缺损(图1),可见一实性低回声通向外后方.

    作者:郭顺贤;李卿;安林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瘘并瘤样扩张1例

    患者女,11岁.幼年发病,自幼发现心脏杂音,病情逐渐加重就诊.查体:血压110/8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增大,心律85次/min,律齐.超声心动图多切面探查右冠状动脉开口部位正常,管腔明显增宽,走行迂曲,起始部及心尖部见2处呈瘤样扩张,一处位于起始部,另一处位于右室小梁部,起始部瘤体宽处之直径为1.5 cm,长度为2.5 cm,瘘口位于瘤体部与右室腔相通(图1),瘘口直径为0.5 cm.另一段瘤体位于右室小梁部,宽处直径为1.1 cm,长度2.2 cm,瘤体部见瘘口与右室腔相通(图2),瘘口直径为0.4 cm.

    作者:李丽娜;李叶阔;罗国新;王莎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测定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功能的探索性研究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成像技术定量测定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应用RT-3DE技术对64例CHD患者及34例正常人定量测定其右心室(RV)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同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定的右室功能相比较.结果 (1)RT-3DE所测右心室容积及SV与2DE超声所测值相关性良好(r=0.815~0.970,P<0.01),且高于2DE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射血分数2DE与RT-3DE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300);(2)RT-3DE所测的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室ESV、EDV及SV较正常对照组增大且有统计学差别(P<0.05),右室EF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RT-3DE所测的室间隔缺损和/或动脉导管未闭(VSD/PDA)患者右室EDV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室ESV较正常对照组增大,EF及SV则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RT-3DE成像技术及Qlab软件分析,可为CHD患者右心室容积的测量及发现心室功能的变化情况,提供一种方便、无创而有效的新方法,是对2DE测定心功能的有效的补充.

    作者:覃诗耘;郭盛兰;陈敏华;计慧敏;邓燕;吴棘;黄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二维及彩色血流显像对大隐静脉射频闭合术后的随访价值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术后随访过程中二维及彩色血流显像的声像图特点及其价值.方法 38例(共45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行射频闭合术的患者,于术前1周内,术后1周、1、3、6、12个月行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及血流信号的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 术后3个月96%~98%的患者大隐静脉可基本闭合,无血流显示,6个月后有7%的再通.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术后的随访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陆永萍;骆志玲;杨镛;李国剑;于飞;黄燕玲;张华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和无左室肥厚(NLVH)组.获取左室心尖位四腔、二腔、长轴切面二维图像,测定心尖位3个切面的各心肌节段心内膜下和整体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1)与正常组、NLVH组比较,LVH组的左房内径、室壁厚度及E/A有显著性差异(P<0.05).NLVH组与正常组之间各常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正常组比较,NLVH组、LVH组的左室长轴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虽然有所减低,但只有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NLVH组、LVH组的左室长轴心内膜下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减低(P<0.05).除了少数节段心肌外,LVH组左室长轴心内膜下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比NLVH组相应的节段心肌减低(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能够准确地定量评价不同程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在没有明显左室肥厚之前,高血压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已经下降.

    作者:刘蓉;邓又斌;余芬;赵策瑶;申屠伟慧;熊莉;张芸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心衰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技术(RT-3DE)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2例慢性心衰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应用RT-3DE和组织多普勒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分别获取两组的心尖四腔观、两腔观、左室长轴观的TDI图像和左心室的RT-3DE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软件分别计算出RT-3DE全容积图像的QRS起点到16节段小收缩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的百分数标准差(Tmsv16-SD%)和TDI图像心室壁基底段和中间段12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的标准差(Ts-SD).结果 患病组的Tmsv16-SD%明显高于对照组(8.6±4.5 vs 1.3±1.6,P<0.01),患病组的T16-SD%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成负相关(r=-0.89,P<0.01).患病组的Ts-SD明显高于对照组(31.6±5.1 vs 14.5±5.3,P<0.01),患病组的Ts-SD与LVEF呈负相关(r=-0.69,P<0.01).所有受检者Tmsv16-SD%和Ts-SD有很好的相关性(r=0.76,P<0.01);RT-3DE和Simpsons双切面法测量的LVEF呈高度相关性(r=0.93,P<0.001).结论 RT-3DE可以定量分析心衰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性,为心肌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作者:张跃忠;郭文彬;朱梅;梁皓;张楠;冯娟;郭振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胎儿Dandy-Walker畸形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

    孕妇25岁.孕32+2周,无不良孕产史,做油漆类生意.外院超声检查疑脑积水,来我院超声检查.宫内见1胎儿,胎位LOA,胎心130次/min,双顶径75 mm,符合孕30周左右,股骨长度60 mm,脊柱(-),胎盘位于前壁,成熟度I期,羊水大深度50 mm.胎儿侧脑室后角圆钝,宽约10 mm,小脑宽度31 mm,符合孕28周左右(图1),小脑下蚓部缺失,小脑延髓池增大,约45 mm×23 mm(图2).

    作者:尹娟;张玲子;王月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在壶腹周围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高度怀疑壶腹周围占位患者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变造影时的增强模式、始增时间、峰值时间等,分别于造影前与造影后静脉相测量病灶大小,并分别与术后切除病灶大小相比较.结果 25例手术病例中22例为壶腹周围癌.22例病灶在注入造影剂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始增时间为9~17 s,达峰时间为14~33 s.22例手术切除病灶大小与造影前、后所测病灶大小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静脉相发现1例肝脏多发转移.结论 壶腹周围癌在超声造影动脉相均有增强,为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用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高金梅;唐少珊;富崴;王丹;赵岩;王萤萤;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胎儿双侧桡骨缺如1例

    患者女,29岁.孕2产0宫内妊娠28周首次行超声检查.第一胎孕8周时流产.超声所见:胎儿双顶径7.7 cm,股骨长5.3 cm.胎盘于后壁,Ⅰ级.双侧前臂仅见单一长骨,长分别约:左2.8 cm,右2.9 cm.左肱骨长约4.9 cm,右肱骨长约4.7 cm.双手姿势呈上翻固定异常(图1).超声提示:(1)宫内单活胎;(2)胎儿双侧前臂单一长骨及双手姿势异常,考虑双侧桡骨缺如.引产后见胎儿除双手上翻外,另见双侧拇指缺如,余4指呈重叠指(图2).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聚焦超声近场对体外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常用辐照参数(频率、声强、辐照时间)下的声通道近场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优化适辐照参数.方法 采用不同辐照频率(10.1、11.2 MHz)、功率(4.3、5 W)下的聚焦超声近场分别对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辐照5、10、15、20、25和30 s,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24 h后其生长增殖情况.结果 数据分析显示,10.1 MHz、4.3 W,11.2 MHz、4.3 W辐照10 s,10.1 MHz、5.0 W,11.2 MHz、5.0 W辐照15 s时,内皮细胞相对成活比分别较对照组大(均有P<0.05).其中,11.2 MHz、4.3 W辐照10 s时,内皮细胞相对成活值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率11.2 MHz、功率4.3 W、辐照时间10 s为聚焦超声近场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活性适辐照参数.

    作者:刘毅;李成志;陈丽萍;范秀芳;王智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靶向超声介导VEGF基因转染防止血管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剂SonoVue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靶向释放、转染损伤血管防止其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VEGF165.建立兔股动脉的球囊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损伤后不干预的对照组;损伤后血管腔内注射携带VEGF基因质粒的造影剂并行超声辐照的实验组.4周后取损伤处血管,HE染色计算血管内膜/中膜面积比值,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了解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和VEGF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的血管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明显减低,同时可见大量VEGF阳性反应的棕褐色颗粒,Western Blot提示实验组VEG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介导的靶向释放可以实现VEGF基因的有效转染,减轻损伤内膜的病理增生,有效阻止血管再狭窄发生,提示靶向超声可以为防止血管再狭窄的基因治疗提供新途径.

    作者:王沛;张平洋;马小五;王觉进;李俐;王冲;冯雪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不同切面在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不同切面在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中的意义以期提高超声对胎儿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方法 对62例胎儿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资料进行分析.对受检胎儿进行胃泡水平横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扫查,观察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及大小.结果 产前超声正确诊断60例,漏诊2例.其中四腔心对称的占87.1%.五腔心切面对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四腔心切面,联合应用四腔心、五腔心及右室流出道切面不但对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显著提高,还可明显提高对大动脉水平畸形的检出率.对于室上嵴下型缺损的诊断,心尖五腔心切面优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是诊断室上嵴上型缺损佳检查切面.结论 单纯应用四腔心切面在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上有局限性,联合应用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和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可显著提高对各型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并且在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的大动脉水平的畸形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颖;蔡爱露;姜克新;韩冰;赵一理;李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TT)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子宫动脉血流情况,检测子宫动脉PI值和RI值.结果 MTT患者的子宫动脉PI 0.25~3.08(中位数0.97),RI 0.25~0.90(中位数0.61),与对照组相比,血流参数有显著的差异(P<0.01).若子宫动脉PI≤1,其诊断MTT敏感性是69%,特异性是61%;RI≤0.5,其诊断MTT的敏感性是88%,特异性是60%.42例MTT患者子宫病灶血流PI:0.24~2.09(中位数0.47),RI:0.21~0.85(中位数0.33).化疗后,37例MTT患者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估MTT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罗红;唐英;叶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