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蒸结合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王改英

关键词:中药熏蒸, 艾灸, 肩周炎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艾灸治疗肩周炎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收治的30例康复科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结合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发现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肩周炎患者实施中药熏蒸结合艾灸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为患者减少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全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近期疗效,进一步说明胸腔镜的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引流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肺不张、切口感染、乳糜胸、声音嘶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食道癌临床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改善了肺部功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作者:宋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40例改进组患者与40例常规组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改进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改进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组,且改进组患者护理质量与常规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保证治疗有效率,应用价值较为广泛。

    作者:荆冬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病患伤口及口腔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对于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治疗当中起到的促进伤口复原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104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间的恢复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同时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促进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伤口的复原速度和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马子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 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了解股动脉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介绍如何做好穿刺部位的术后观察和护理,防治术后并发症。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局部血肿,并发症治愈率为100%。结论严格掌握 PCI 操作规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重视术后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张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影响

    目的:分析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0例纳入研究。根据接受的健康干预模式不同,所有入组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临床干预,对照组患儿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愈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后,血清IL-4、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IFN -γ、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全身炎症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康复介入时机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作用的评估

    目的:评估不同康复介入时机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4例,按照不同康复介入时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急性期康复介入治疗,对照组在恢复期康复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康复介入治疗均能够促进脑梗塞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但急性期康复介入效果更佳。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结肠透析机清洗结肠配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接收的行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中药汤剂滴入治疗和一般护理;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机清洗结肠配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和综合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38%;复发率28.13%,满意度81.25%。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复发率6.25%,满意度100.00%。2组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显著升高,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慢性结肠炎患者在结肠透析机清洗结肠配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丛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析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选取我站自愿进行药物流产的1125例早期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评价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孕妇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囊大小、子宫位置、停经时间的差异导致流产结局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年龄在34岁以下、无剖宫产史、孕囊直径≤2cm、子宫前倾及水平位、且停经在40天以下早期妊娠女性使用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更高,更适宜进行药物流产。

    作者:董改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切口妊娠因吸宫导致大出血的紧急处理

    研究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瘢痕子宫切口妊娠B超未提前发现时人工流产的所致大出血佳紧急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周边乡镇医院转入的及我院人工流产时导致大出血的有剖宫产史的患者25例为第一组,领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周边乡镇医院转入的及我院人工流产时导致大出血的有剖宫产史的患者25例为第二组,均经B超诊断为切口妊娠,第一组立即给予球囊40ml压迫,止血后再行 MTX单次肌肉注射(必要时宫腔镜下局部注射)+米非司酮口服杀胚胎治疗,当血HCG低于1000IU/L时,B超提示切口处妊娠组织血流不丰富时,行B超监测下清宫术,术后再次给予宫内球囊压迫子宫下段预防出血,24小时候取出球囊,如果血 HCG 较高、B超提示血流丰富则需先行球囊压迫后转入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第二组采用常规的促宫缩、止血、输血等对症处理,如果仍有阴道流血则采取手术切除妊娠组织甚至切除子宫。结果人工流产时导致大出血经B超诊断为切口妊娠的患者。25例经宫内球囊压迫患者中23例治愈,2例压迫后B超发现瘢痕处有破裂,而中转开腹修复,而另外25例患者中,仅5例保守治疗患者脱离危险,另外20例均手术修复(其中3例子宫切除)。结论术前未诊断明确的切口妊娠人工流产后所致的大出血,应立即球囊压迫宫腔,治疗瘢痕子宫切口妊娠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

    作者:许彩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少量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象,观察组在 CT 定位下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临床保守治疗。比较两组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及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9个月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P <0.05)。结论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缩短血肿吸收时间,降低再出血发生,且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陈武;董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综合护理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观察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推行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本人民医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作治疗组,均接受综合护理方案;同期选取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作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并予以系统性随访,观察所有入选患者随访结果,并在组内进行客观比对。结果随访发现,治疗组入选患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均比对照组高,治疗组有1例营养不良,对照组有8例(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配合开展综合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张梦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得39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健康教育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为21.5±3.4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7.6±5.7天,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8.2732,P <0.01,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组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对照组出现肌肉萎缩1例,关节僵硬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9(31.5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组,X2=10.889,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骨折患者的并发症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高症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妊高症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0例妊高症产妇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14例,剖宫产16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5例,剖宫产分娩25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评分(8.81±0.74)分,对照组新生儿评分(6.64±1.17)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妊高症产妇分娩期的心理特点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产妇分娩自信心,降低新生儿并发症,提高新生儿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使用血清降钙素原监测病情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54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将另外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二次感染发生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能有效辅助患者病情监测,减少患者抗生素使用量及二次感染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抗生素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邢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采取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将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有效率为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官绯妍;桑巴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到2015年9月间接收的8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鼻内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8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显著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故而值得在临床治疗使用中借鉴。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探讨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6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对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眼压、房角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d,患者的眼压下降至(15.7±3.5)mmHg,术后3个月,患者的眼压下降至(11.2±2.9)mmHg,两组数据均低于手术前,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术后未出现恶性青光眼、脉络膜脱离、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能够不仅改善患者的视力,而且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内压,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何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已确诊的高血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0%,不良反应率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0%,不良反应率14.0%;两组有效率与复发率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及耐药性少,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腔镜手术潜在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医学事业的发展,腔镜手术已在临床医学上的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手术以创伤小以及恢复迅速等特点得到广大患者以及医师的认可与肯定,现已成为手术学科发展的主流与方向。虽然该项技术为患者带了方便与健康,却将隐患留给了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该项技术主要是借助光源、器械以及摄像系统进行操作的一种手术方式,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存在着诸多的职业隐患。因此医护人员应对该项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其危害因素做到充分的掌握,提高自身的防护,并维护自身的健康,将危险因素降到低,以积极健康的状态投入到医学事业的建设中,现将我院的实际情况如下报告:

    作者:韩莲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选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油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治疗前后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基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