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宇;陈微
目的:探讨临床上心血管急症的临床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28例心血管急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采取随机实验法,将128例心血管急症的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的针对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的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促进临床上心血管急症患者的恢复效果,在临床上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任翠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治疗的346例col es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一次复位成功335例,两次复位成功11例,95%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结论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吕书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在小儿腹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1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腹泻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实验组增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7.5%要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性显著,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朱正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调查组,将同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结果调查组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79.65%、胎盘绒毛膜羊膜炎9.61%、早产率51.6%、低出生体重儿33.76%;对照组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35.65%、胎盘绒毛膜羊膜炎5.54%、早产率24.65%、低出生体重儿10.76%;经比较,调查组的孕妇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会给孕妇妊娠结局带来一定影响。
作者:顾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选取80例接受PICC置管中恶性肿瘤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行全方位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穿刺点出血、导管渗液、穿刺点红肿、CRB-SI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例数。结论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晓红;刘兆坤;尹国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16364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检测阳性率,以期为体检中心制定体检方案提供参数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来自荆州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的人群,共16364例。分别对男性组及女性组AFP和CEA检查阳性率按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 AFP检测阳性率在30岁之前较低,30岁以后阳性率明显升高,40-4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60岁以后阳性率明显下降;CEA检测阳性率在30岁之前较低,30岁之后特别是40岁以后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AFP和CEA作为肿瘤筛查常用标志物,在不同年龄组段检测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在体检方案的制定中应熟练掌握使用范畴,提高体检套餐的可实用性。
作者:贾庚佩;倪华;唐晓芸;刘莉红;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水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水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经过中医治疗,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水肿病采取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研究。
作者:姜秀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以及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和未来的学习需求,提高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关注度,增强急救意识和提高掌握急救技能的本领。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法。结论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大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了解,但实际运用的情况却很差,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和增强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
作者:李梦瑶;左倩倩;王莹;杨雪琳;马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母亲孕期的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市城区内的7所幼儿园中的500名3-7岁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204名患有龋齿的儿童作为研究组,将296名未患龋齿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同时调查500名儿童的母亲在孕期和围产期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调查母亲在孕期及围产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母亲在孕期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母亲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早产以及牙龈炎都对学龄前儿童患龋齿有一定影响(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比两组儿童的不同体征和生活方式,结果显示,母亲在孕期补充蛋白质和钙剂对学龄前儿童龋齿有保护因素,而母亲在孕期主动或被动吸烟、患龋齿或根尖周炎是影响儿童患龋齿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亲孕期或围产期的相关因素是影响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的不良原因,母亲在孕期应加强自身营养,对口腔进行保健,在生活上预防龋齿的发生,保护儿童乳牙,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崔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与止血敏在联合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6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88例,分别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6.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鲁卡因与止血敏联合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元利;马济庶;李继翰;杨元磊;康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微小癌38例的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据甲状腺微小癌的年龄、性别、病灶位置、数量、侵及程度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即完整切除肿瘤,达到根治,又提高术后生存率,降低转移复发率,不必要的预防清扫,减低病人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彦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因素不孕不育诊治中宫腔镜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为宫腔内因素不孕不育者行宫腔镜检查结果中抽取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15例宫腔粘连、1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异物残留、10例输卵管近端阻塞、8例子宫畸形、2例正常宫腔。结论宫腔镜在宫腔内疾患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点,如准确、直观、简便,可在镜下同时开展简单的手术,费用低,效果佳,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
作者:刘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产科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产妇1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助产模式,实验组产妇给予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产科一对一责任制助产,能让产妇的心理状态有效改善,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阿依努尔·木汗;孔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地塞米松组以地塞米松辅治,甲泼尼龙组以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排尿复常时间、肌力改善2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甲泼尼龙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甲泼尼龙组排尿复常时间、肌力改善2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明显短于地塞米松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万慧娟;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血液灌流在抢救重度药物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院进行急诊抢救的重症药物中毒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抢救方式的不同,将接受常规内科抢救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血液灌流加血液净化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35%,对照组治愈率为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65%,对照组死亡率为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重度药物中毒患者中采取急诊血液灌流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术的技巧,达到一针见血的成功率,减少对静脉不必要的损伤,为病人减轻痛苦,也为及时诊治和抢救病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方法学习掌握基础护理学中静脉穿刺的规则、注意事项、方法和揣摩不同病人的血管特点,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结果掌握基础护理学中静脉穿刺的技术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可大大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掌握迅速成功的静脉穿刺技术,是一线护理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引发的护理差错、纠纷,为提高护理质量夯实基础。
作者:王翠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脂与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约日古丽·居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小切口切除术应用于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方面要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金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的病因及24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源性晕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可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的主要病因,42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晕厥与心电图长 R-R 间期有显著的相关性,R -R 间期小于3.0s 者无晕厥表现,R -R 间期大于3.0s者才出现晕厥表现。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由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叶青;王洁;徐征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求开设的校内独立课程,其大的特点在于将学校、地方等有限的资源整合应用起来,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体现出独立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完善基础教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由于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学校的教学目标深化必修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特长,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作者:刘向前;刘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