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昌友;王洪全;王占军
目的 探究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能够有效改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全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866例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这段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产妇采取助产及常规产程观察模式,由主班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接生及产程进行观察,对实验组产妇采取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及产程时间.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例数、出血量及产程时间明显不如采取全程陪伴护理模式的实验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采取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措施,可使得产妇的产程时间得到缩短,自然分娩率得到提高,预防产妇产后可能会出现出血的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焦军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保山市HIV阳性TB患者抗结核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TB/HIV双重感染防治监控评价体系,分析2010——2015年登记结核病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比较HIV阳性TB患者和HIV阴性TB患者的特征及抗结核治疗效果.以抗结核治疗成功与否作为结局变量,以一般人口学特征、肺结核类型、是否重症、治疗分类、就诊延误、诊断肺结核时CD4水平、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HIV疫情水平、是否实施过全球基金TB/HIV项目(GF)等1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筛选有影响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IV阳性TB患者治疗成功的因素.结果 2010——2015年共有3617例结核患者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其中HIV检测阳性185例,HIV检测阴性3432例.HIV阳性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阳性比例较低(26.49%、42.28%,χ2=27.327,P<0.01),复治比例较高(22.16%、2.51%,χ2=200.19,P<0.01)、治疗成功率较低(88.07%、95.18%,χ2=38.812,P<0.01)、非结核死亡率较高(5.77%、0.61%,χ2=56.957,P<0.01);是否复治和治疗时CD4水平是影响HIV阳性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的因素.结论 HIV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患者当时的CD4水平、是否复治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才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高祖美;杨明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8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曲美他嗪加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中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我院儿科住院处收治的144例新生儿消化道内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得把所有患儿分为对比组及实验组,其中对比组给予对症治疗,禁食,留置胃管,补充维生素K1,胃肠外营养,维持内环境稳定,抗感染,重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分别对比两组患儿在止血时间可见实验组要明显短于对比组,止血效果明显好于对比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可知对比组的有效率为75%,实验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5.8%,比较治疗有效率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止血时间,增强止血效果,还可以大限度增加治疗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宗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过程中采取手术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不如观察组.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管理,可使得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证,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张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产程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待产经阴道分娩的4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在孕妇宫口开3cm时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孕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并对照比较两组对母婴安全的影响,采用Apgar对两组新生儿情况展开分析.以视觉疼痛评分(VAS)对两组产妇用药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正常待产的产妇,当宫口开大3cm,可使用间苯三酚加速产程进展,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齐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不同手术途径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的临床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我院诊疗的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共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为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取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术中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 相比传统开腹手术,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效果更佳显著,减少手术应激反应,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玮;魏建涛;陈小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妊娠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糖尿病病种,若不能控制病情,孕妇易发生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出现母婴死亡等不良后果,因此患者在孕期需加强心理护理,坚持饮食治疗,联合运动疗法,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检测血糖和胎儿状态,必要时采取胰岛素治疗,维持孕期血糖正常,进一步减少母儿严重并发症,使妊娠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孕期.
作者:庞燕芬;唐雯静;丁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2级高血压患者为主,占据56.0%的比例,3级高血压患者的人数略高,占据32.0%的比例.患者中无自觉症状的患者有35名(35.0%),头晕、头闷的有36名(36.0%),颈顶板紧以及头痛的患者有28名(28.0%),心悸、疲劳的患者有8名(8.0%),鼻出血的患者有7名(7.0%),胸闷、胸痛的患者有25名(25.0%),左心室肥大的患者有22名(22.0%),心尖部以上收缩期杂音的患者有44名(44.0%),心律失常的患者有49名(49.0%),偏瘫的患者有38名(38.0%).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在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积极有效的控制和改善老年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素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5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治疗组),还有135例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参照组),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乳腺癌患者手术的时间、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复发率比较没有较大差异性(P>0.05);治疗组术后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综合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丁鹏鹏;孙迪文;李国强;张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参与本次探究,利用抽签法均分所有患者,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均为24例.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质量指数评分(ADL-Barthel)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作者:吴莹;杨丽娜;齐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40例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两组产后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后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李红静;王婷;冯佳;马艳艳;丁凤;马书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并归纳对此类患者诊治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一般资料来自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随机抽取8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诊断后根据所得数据制定对应治疗手段,归纳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30例为单纯骨折,有38例除骨折外合并轻度移位情况,有16例患者除骨折外存在明显移位情况;对患者完成对症治疗并随访平均半年,有83例患者骨折痊愈,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轻微后遗症但不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前应该接受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干预措施以及保障预后质量等均有重要意义,根据诊断所得结果制定针对性方案如手术或者传统手法复位等,全面确保患者正常生活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作者:晏海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FPG、2PG和HbAlc均要高于B组,并且护理满意度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围产期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许媛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关节置换应用于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老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将86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选择43例老年患者应用常规保守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一组选择余下43例老年患者应用关节置换术治疗设作观察组,根据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膝关节HSS评分对比两组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WOMAC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置换治疗能缓解疼痛,使关节畸形情况得以纠正,从而使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一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总结旋后肩法处理85例肩难产患者的临床经验.为了减少肩难产时母儿的损伤,助产士在助产中发现肩难产时,采用逆时针或顺时针向下螺旋式牵引,使胎儿后肩向前旋转,将耻骨联合处嵌顿的前肩旋转135°至骨盆入口斜径处.再向下牵引胎头娩出胎儿后肩,胎头复位,常规方法娩出胎儿.结果:82例使用旋肩法成功娩出胎儿,3例使用旋后肩法失败.82例患者中5例发生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无新生儿重度窒息,无锁骨骨折及软产道III度裂伤,无死产.旋肩法简单有效,易于操作,母儿产伤及并发症少.
作者:马秋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12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患者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治疗原因,为慢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清化汤、健脾解毒汤、安中汤、吴连汤、乌梅败酱汤对症治疗.结果 通过开展对症治疗,130例患者中70例患者效果显著、52例效果良好、8例无效,整体具有93.8%总有效率.结论 应用中医进行慢性结肠炎治疗能够收获显著疗效,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冯国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核素显像对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和远期愈合的可能性.方法 分析经临床检查确诊的各部位骨折患者44例,共57处骨折,所有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均行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术术后超过1年,分析骨折部位核素骨显像表现.结果 29例骨折端有骨痂的患者骨痂部位呈明显团状放射性浓聚,19例患者放射性浓聚跨越骨折两端,10例患者放射性浓聚仅位于骨折的两端,未跨越骨折端;15例未见明显骨痂的骨折患者中,14例表现为跨越骨折两端的放射性浓聚,骨折端放射性浓聚尤为明显.结论 核素显像可以作为判断骨折远期愈合可能的参考指标之一,尤其对于判断骨不连更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毛里提拜克;陈鄂;侯全山;贠新泉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