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仕媛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患者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体疗效(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4.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8.1±5.5)%明显高于常规组(34.3±5.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予以进一步治疗,临床疗效更高.
作者:张丽华;王树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经我院行CTA检查的11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青年组(20~49岁)、中年(50~59岁)及老年组(≥60岁).结果:118例脑动脉狭窄的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78.8%)明显高于颅外动脉(21.2%),青年组中单纯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比其他年龄组高.结论:脑动脉狭窄的部位与年龄有关.
作者:王卓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以及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以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8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术中实施芬太尼麻醉、术后镇痛中实应用舒芬太尼,实验组术中实施舒芬太尼麻醉、术后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干预,对比2组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4h、8h、24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麻醉中应用,可取得较高的价值,术后给予患者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镇痛,其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李晓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在中国,先兆子痫仍然是导致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先兆子痫缺乏明确的疾病病因,导致其临床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效果不良.近年来,先兆子痫是妇产科学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重点.本文从生物标志物方面入手综述新的研究进展,为先兆子痫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孟君;鲁青莲;景亚玲;卢宗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2-5岁,30例.研究组患儿6-10岁,30例.所有患儿均愿意采用七氟醚全麻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与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醚进行全麻.对比两组患儿苏醒后的患儿产生的躁动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9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63.3%).结论:不同年龄小儿患者中年龄较小的患儿产生的不良情况高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因此护理医务人员在进行患儿麻醉应该根据患儿年龄可以适当的控制剂量,以此来降低患儿的苏醒率.
作者:汪富平;马新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为不断提高我区预防接种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方便儿童家长查询接种信息、满足群众预防接种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不断完善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先后开展了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数字化门诊、琴岛微苗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推进工作.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基本完善,覆盖李沧区 16 个预防接种单位和 5 个产科接种室,以区为单位实现疫苗流通全监管、预防接种信息全覆盖,免疫规划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作者:董彩英;秦玉蕾;韩华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分析扶他林配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9月以来,选择门诊部理疗室收治的30例膝关节疼痛官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扶他林配合超短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周围疼痛点压痛明显缓解,水肿消失,且腿走路有力、平稳,轻度训练未出现疼痛症状.结论:扶他林配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疼痛,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岳洪发;谷俊峰;郝书宝;姚辉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通窍泻肺汤治疗肺心病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肺心病的92例患者(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通窍泻肺汤组与常规西医组,每组各46例.其中常规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而通窍泻肺汤组患者则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通窍泻肺汤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学变化、血气分析监测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等情况.结果:通窍泻肺汤组患者的血液流学变化、血气分析监测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西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泻肺汤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史得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对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出现再出血的情况、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现再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心理进行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率,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治疗消化道出血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建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胆汁瘤形成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行TACE后形成胆汁瘤的36例患者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27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后,症状均改善.全部患者出院时肝功能正常.结论:PTCD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黄疸和胆道引流管护理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琴;练贤惠;劳凤冰;宋晓依;吕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色子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与心率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护理更有助于患者康复,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和焦虑抑郁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洪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现象,探究优质护理对该现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透析室进行透析治疗的82例血液透析患者,我们将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每组中分别有41位患者.我们对于对照组的治疗仍采用之前的常规化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给予其优质护理,干预后3个月后.对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护理后透析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透析前,并且对照组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提升.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让血液透析的患者对于透析具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庆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探讨医院药学指导在保障药房调剂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中的关键作用、意义.对医院的药学进行指导能够有效的确保整体成效,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从医院药学指导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同时需要不断进行制药流程进行规范,提高整体的药师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药房调剂应用质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医院药学指导主要是采用供应型模式,也就是按照规定发放药物、复核处方、给予反馈、全程监督,但是其在应用用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在未来的医院药学指导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同时重点从患者优质服务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药剂调控,从而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作者:徐晓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97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接受人性化护理,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满意度(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廖雪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主要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12月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护理服务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常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实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高危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高危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高危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田蒙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文章针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应用康复综合护理措施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和独立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独立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积极采用康复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和独立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田媛;阿依帕夏·麦麦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开闸你早起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72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使用Fugl-Meyer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量表分数显著升高,而观察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其肢体功能情况,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聂源辉;王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选取我校2017届护理专业入学的新入学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各30人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而实验组的30名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即分别发给本校专业教师和所有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学评估表,学期末,对两组护士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综合成绩进行评价以及优秀率,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成绩都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效果,整体素质与学习兴趣,都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估的能力,课程特点,内容,理论和实践性,灵活性和能力指标达到80%,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积极的思考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完整的课堂教学方法,防止学生分析问题,因此,积极的案例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慧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龄产妇应用孕期保健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198例高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99例,对参照组产妇孕期给予常规指导,对实验组产妇给予孕期保健,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孕妇分娩期与妊娠期并发生发生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产妇应用孕期保健,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分娩安全,还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新生儿及高龄产妇并发生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苏兰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将在本院抽取60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给予患者常规护理(n=40,收治于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以及舒适护理(n=40,收治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舒适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舒适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评估有效率为66.66%,舒适组评估有效率为93.33%,舒适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舒适组患者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以及总体健康分数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舒适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春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