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木青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珠海市人民医院设备科自2015年12月起实施五常法管理,对比实施前后医用耗材管理情况.结果 实施五常法管理3个月后,临床科室医用耗材满意度达96.9%,显著高于实施前87.5%(P<0.05).实施后,医用耗材管理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五常法管理可有效提升医用耗材管理质量,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作者:乔淑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蜂蜇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为蜂蜇伤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蜂蜇伤患者45例,入院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加灌流,加血浆置换并给予详细的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成功44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蜂蜇伤致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肾损伤.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蜂蜇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护士人员专业的护理措施同样是蜂蜇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小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肠造口患者28例粪水性皮炎发生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为造口专科护理提供经验.方法 对每例患者发生粪水性皮炎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给予一对一的专科指导与护理,不定期电话回访,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 两周后回访或复诊28例均痊愈,且熟练掌握造口护理技巧.结论 加强专科及延续性护理,可让造口患者真正掌握造口护理的要领,避免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减轻造口患者的痛苦.
作者:侯华芳;花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运用于儿科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静脉穿刺中运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顾竹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病案管理是病案的主要信息来源,随着我国病案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在现代医院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历史研究以及医疗法律依据等方面作用越来越突出.病案管理通过对病案内容的深加工、分类、统计,为医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的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信息服务.该文主要综述病案管理的新进展,并对我国病案管理工作进行展望.
作者:孟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管型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6例颈管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总结诊断的结果 及价值.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6例患者,确诊34例,诊断准确率94.44%.结论 在颈管型宫颈癌的诊断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渭洁;杨艳;王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智能助行仪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并且进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佩戴智能助行仪进行康复训练.探讨智能助行仪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步速与左、右步幅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步速均提高,左、右步幅差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 智能助行仪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静脉补钠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将这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利尿治疗,并限制钠的摄入量;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补钠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模式的治疗,试验组治疗后的24 h尿量、血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给予静脉补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钠、尿量情况,并可降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钟文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所致,即母体中所产生的血型抗体和胎儿的血型抗原不相匹配,而此种血型抗体在经由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之后便会引发同族免疫性溶血症状.目前较为常见的主要有Rh与ABO两种血型系统不合.现针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目前的相关药物治疗方法 作一综述,为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玉兰;李小方;薛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家庭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的护理质控.方法 对2014-2015年的4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仪及试纸、血样采集、患者因素等方面的护理质控,观察分析其实施护理质控前后通过家庭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的数值与实验室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糖数值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实施多方面的护理质控,糖尿病患者采用家庭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数值与实验室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糖数值之间的差异变小.结论 护理质控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家庭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值的准确性.
作者:赵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脑水肿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61例HICH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做过CT检查,调查相关临床资料,分成生存组(39例)和病死组(22例),评估影响因素,分析术后脑水肿原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总病死率36.07%(22/61),肌力恢复Ⅳ级率19.95%(7/39),肌力恢复Ⅲ级率33.33%(13/39),恢复到Ⅱ级率47.72%(19/39).血压大于等于24/12.7,术前GCS评分3~6分,是否形成脑疝(是),血肿部位(深部型),脑中线移位大于等于1.0,术后血压大于等于24/12.7(不稳),上述6项与对应的组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H患者术后脑水肿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血容量不足、血压值偏高、氧供给不足、电解质紊乱和体温持续高热均可引起脑水肿.术前GCS评分3~6分,术后血压大于等于24/12.7(不稳),脑中线移位大于等于1.0等影响因素,均关系到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具有可预测性,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可提高预后效果和生命质量.
作者:马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结果 经鼻内镜下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3个月后,40例的头痛及鼻臭症状均获得了明显缓解,17例鼻咽黏膜完全上皮化,1例鼻咽旁组织出现严重缺损,于鼻咽坏死9个月后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损伤颈内动脉、颅内感染、视力下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及鼻臭症状,提升其生命质量.
作者:何碧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研究注射泵的工作原理,确定医院注射泵质量控制的方式.采用专业仪器对医院不同品牌型号的新旧注射泵进行质量检测,通过检测数据分析注射泵不合格项目,分析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加强对注射泵质量控制的重视,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注射泵,避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昕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灶清除手术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的80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灶清除术治疗,并配合术中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经手术治疗及科学护理干预后,患者术程顺利,手术时间为0.5~2.5 h,平均(1.26±0.39)h;术后切口出现反复性感染3例,经再次手术清创后,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及肺活量(FVC)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 结核病灶清除手术中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朋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入住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22例及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冠心病组与急性脑梗死组,另外选取55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Hcy和hs-CRP指标阳性检测率.结果 冠心病组与急性脑梗死组hs-CRP及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hs-CRP两者联合检测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商月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测氧仪又叫氧分析仪,是用来监测氧舱氧浓度必不可少的仪表.由于测氧仪在空气加压舱的使用过程中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氧舱内氧浓度的变化情况,及时提醒操舱人员控制进出气量.根据GB12130中规定:氧舱控制台必须配置不少于1台测氧仪.在使用中,由于空气加压舱内的氧浓度必须控制在23%以下,所以,氧舱配置的测氧仪量程为0%~30%,不能过大,其示值误差不大于3%F.S.并保证舱内氧浓度低于18%或者超过23%时,具有可同时发出声、光、工作信号的报警功能,报警误差不能超出1%,这样才能保证氧舱和氧舱内人员的安全.
作者:黄宣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大容量肺灌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 通过对105例大容量肺灌洗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意外,灌洗成功率100%.术后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规范、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大容量肺灌洗术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术中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作者:徐巧玲;王维霞;廖江荣;李光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产后康复治疗仪在产妇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保健,试验组给予常规术后保健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比两组的肛门排气恢复与乳汁增加时间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术后前3 d,试验组母乳喂养率超过对照组,排气恢复时间以及乳汁增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产后康复治疗仪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康复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不仅可缩短产妇的泌乳时间,还可加快排气时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梅花;华绍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管理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治疗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7例,发生率为20.6%;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18例,发生率为52.9%,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萌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 为标准,对比影像学检查结果 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出良性结节51个(76.12%),恶性结节48个(82.7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良性结节53个(79.10%),恶性结节49个(84.48%);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良性结节65个(97.01%),恶性结节56个(96.55%).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大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