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平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的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2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20只眼球进行检查与观察,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0例患者血流呈五种表现.瘤体内血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连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血流表现,对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实用价值.
作者:李艳宁;李智贤;廖新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孕妇,22岁.G1P0,孕26周.腹部受挤压后出现腹痛,子宫触诊硬如板状,压痛.子宫大于妊娠月份,无阴道流血.超声检查:双顶径5.2cm,羊水深度5.5cm,胎心不规律.胎盘位于子宫后壁,于胎盘后方见轮廓尚清强回声光团,该回声与胎盘回声强度类似,大小为14.9cm×8.5cm(图1).超声诊断:1.活单胎中妊,胎心不规律;2.胎盘早剥(隐性).
作者:李彦文;杨冬秀;王涤非;刘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19岁.主因脐周持续性隐痛4月余,近日加重就诊.查体:腹软平坦,肝脾肋下未及,脐周可扪及一约12cm×14cm×3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触痛,可活动.超声检查:肝脾胰肾未见异常,于脐周可探及15cm×18cm×4cm低回声包块,边界欠清,不规则.改变体位其左右活动度大,上下活动受限.超声诊断:小肠系膜低回声包块(提示小肠系膜原发性淋巴瘤).X线示:右侧陈旧性胸膜炎.CT示:中腹部不定形团块影,边界欠清,密度欠均匀,CT值36~49Hu,部分层面可见数个直径1~2cm的结节影,余未见异常.印象:1.肠系膜淋巴结核;2.待除外淋巴瘤.手术所见:小肠系膜根部发现19cm×20cm×5cm结核灶,形态不规则.术后病理诊断:小肠系膜结核.
作者:郭敏;刘冰;宋晓东;张凤霞;李晓萌;戴宇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更年期子宫内膜的检测价值.方法:对98例更年期妇女的子宫内膜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无子宫内膜病变者56例,良性者(内膜增生、内膜息肉)者29例,内膜癌13例,三者声像图表现不同,良恶性者血流显示率及RI值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选更年期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平;王学梅;张雨琴;郑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30岁.因下腹部包块触摸疼痛前来就诊.查体:于下腹部,右下腹分别触及包块.病人双侧阴囊内未及睾丸,阴茎发育正常,于1993年结婚,一直未曾生育.
作者:胡言华;杨晓雪;张慧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52岁,女性.主因左下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无恶心,无尿急、尿频.查体:T 37度,R 22次/分,BP 15/10kPa,神志清,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下腹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少量暗红色血,宫颈欠光滑,有明显举痛,子宫大小正常.常规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大小约6.5cm×4.4cm×4.2cm,近水平位,表面欠光滑,内部实质回声尚均匀,内膜隐约可见;宫体左侧可见4.5cm×4.0cm的不均质低回声包块,不规则,并于子宫前方可见大小约5.7cm×3.2cm×2.0cm的腊肠样液性包块,壁厚,轮廓尚清,与宫体粘连;左侧卵巢显示不清,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液性包块周围可见大深度约0.6cm的液性暗区(彩图23见Ⅵ页).超声诊断:1.左附件区囊性包块,性质待查;2.盆腔少量积液.住院手术所见: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无异常,左侧卵巢正常,左侧输卵管增粗,呈肾形,直径约0.4cm,暗红色,与子宫粘连,分离粘连,切除部分左侧输卵管.病理诊断:出血性输卵管炎导致输卵管缺血坏死,术后抗炎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魏丽艳;姜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X线、远红外线三种诊断方法的异同点及其在乳房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房疾病的超声图像(CDFI)、X线、远红外线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三种诊断方法在乳房疾病中的鉴别诊断差异.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5%,误诊11例;X线诊断符合率为82.8%、误诊20例;远红外线不能对肿块类型进行鉴别的有101例,占87.1%.结论:高频超声在乳房疾病鉴别和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诊断意义,它可作为乳腺疾病影像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梁新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32岁.于入院前5月余出现腹胀,2月余前出现尿频,伴腹部渐进性膨隆.查体:一般情况佳,月经正常.腹部明显膨隆,叩诊为浊音,移动性浊音(-).肝脾触诊不满意.
作者:魏晓华;雷彩虹;张英霞;李补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旨在探讨研究总结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对14例肝癌病人行超声微波凝固治疗,实施一次性原位灭活肿瘤,通过治疗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改变及周边血供,病人自觉症状,进行综合对照分析.结果:14例肝癌经治疗15天、30天分别经超声及CT复查,15天后4例病人肿瘤体积缩小20%,30天后9例病人肿瘤体积缩小40%,1例病人为转移癌,治疗后腹腔出血,对症治疗后好转,13例与治疗前相对比,肿瘤缩小.瘤体内部及周边血供消失.结论:超声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满意,对肝脏功能损害小,适应证广泛,能够一次原位灭活肿瘤.
作者:韩宗军;马丽华;杨风霞;李杰;潘秋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脾脏实质性肿瘤的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脾脏实质性肿瘤彩超检查结果.结果:22例脾脏实质性肿瘤中16例为淋巴瘤,多为结节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彩超对脾脏实质性肿块检查时,应首先考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作者:杨光;牛思东;刘波;徐文林;关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52岁.因持续性干咳、胸闷、憋气3个月加重7天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清洲;范丽;颜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孕妇,农民,年龄25岁.G1P0,妊娠5个月,来我院做常规检查.腹部膨隆大于正常孕龄,临床疑羊水过多,双胎.超声所见:宫内双胎,羊水过多,深度17cm.依次对胎儿各个部位进行常规检查,发现一胎儿胎心搏动微弱,心率100~110次/分,同时见脐带增粗,内呈实性弱回声光点.近脐约1cm处,其内见一1.7cm×1.1cm之实性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内回声均匀(图1),2小时后,该胎儿死亡.超声诊断:1.脐带血肿并水肿,羊水过多;2.宫内双胎,一胎死亡.遂安排孕妇住院.引产后见脐带近脐处一血肿,脐带高度水肿.并剪去局部脐带送病理证实为脐带血肿并水肿.
作者:张志隽;王子峰;孙云鹏;钟秋云;冀福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性,49岁.半年前发现下腹部硬性包块,近期增大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子宫位置明显抬高,子宫在脐与剑突之间腹腔内横向排列,后壁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相邻.子宫大小8.3cm×3.4cm,形态正常,内膜线居中,子宫内膜厚0.8cm,宫腔内见节育器回声,位置佳.宫颈段可显示,回声未见异常.子宫颈下后方,小腹及盆腔内见一个巨大的以实质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包块大小为25cm×20cm×10cm,边界清,包膜完整且较光滑,肿物实质内光点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不衰减,中心部出现低回声区和不规整的液性暗区(图1).彩色多普勒检测肿物实质内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血流速在25~40cm/s,PI:1.6.双侧附件显示不清.超声诊断:下腹部巨大占位性病变,卵巢瘤?手术所见:子宫位置高,子宫体稍大,子宫颈下段见起始于宫颈下后壁的巨大肿物,肿物大小25cm×18cm×12cm,质硬,表面光滑,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切除肿物重量2200g,子宫颈管位于肿物前壁,长20cm(彩图21见Ⅵ页).病理诊断:宫颈平滑肌瘤粘液样变性.
作者:太明子;颜祥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36岁.因右上腹不适,低烧一周就诊.化验室检查:白细胞4.5×109/L,中性70%,血沉46mm/h.腹部B超所见:肝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形态规则,肝右前叶内见散在分布不规则增强回声结节.胆囊、胰腺、脾脏大小及图形未见异常.B超提示:肝右前叶弥漫性占位性病变.CT提示:肝右前叶巨块型肿物(肝癌可能性大).后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肝穿病理报告:肝小叶结构不完整,肝细胞排列成索状,部分肝细胞及枯氏细胞增生,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气泡样变性,汇管区纤维组织轻度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
作者:刁晓晴;赵长林;朱玉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32岁,已婚.正常体检B超检查所见:双肾窝探查未见肾脏结构.中腹部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前方未见团块状肿物回声.盆腔探查与脐下10mm正中线处见左右两肾下极完全融合的蹄铁形团块状肾.其形态规则,左右分布对称,左肾大小为80mm×48mm,右肾大小为77mm×50mm,肾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未见分离(图1).
作者:王艳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不孕症患者卵泡监测中的作用及选择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分析100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生长情况.经阴道超声进行监测.结果:不孕症患者中有优势卵泡且终排卵(57例),先有优势卵泡后逐渐萎缩(30例),未见优势卵泡(13例).结论:阴道超声对卵泡的监测,选择治疗方案及动态观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波;宋文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18岁.因两周来颏部无痛性肿物就诊.肿物系偶然发现,无不适,无快速增长史,发病后无发烧,无体重减轻.未做任何治疗.检查:颏下可触及5cm×4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质韧,可移动,无粘连,无压痛,无波动感.超声检查所见:颏下部皮肤线以下探及一约5.0cm×4.8cm肿物,肿物内回声呈不清晰、欠均匀的网状结构,间杂有规律的平行线状较强回声.近场肿物内可见类圆形或梭形偏强回声团块与不规则低回声区.提示:颏下实性肿物.性质建议进一步检查.手术所见:肿物约4cm×4cm,囊性,囊肿壁厚,囊内填充棕灰色豆腐渣样物质.病理报告:表皮样囊肿.
作者:刘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孕妇,26岁.孕2产0,停经27周3天.超声检查:在子宫腔内探及一胎儿反射,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侧脑室无扩张,脊柱排列整齐,胎心搏动规律,双顶径70mm,股骨长径49mm,胎儿右肺体积明显增大,回声较对侧增强,且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囊泡状结构(图1).胎盘羊水均正常.提示:1.单胎、中期妊娠;2.胎儿右肺发育异常,多囊样变?4天后,引出一女婴,尸检、病理诊断为胎儿右肺囊性腺瘤样改变.
作者:徐金华;孙庆海;郑瑞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农村发病率高.我院自1996年1月~2001年5月对收治的66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进行了肾脏B超观察,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宗英;张勇;徐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前瞻性研究超声预测早产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孕龄20~37周孕妇386例,孕期内常规行会阴超声检查,以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为检查指标,根据孕妇的分娩结局分为3组:①正常组328例;②自然早产组31例;③先兆早产组27例,研究两项指标与早产发生的关系.结果:1.正常组平均宫颈长度3.67±0.72cm,平均宫颈指数0.37±0.27;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64±0.80cm,平均宫颈指数0.82±0.55,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先兆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36±0.89cm,P<0.05,平均宫颈指数0.44±0.38,P>0.05,提示先兆早产以宫颈长度改变为主.2.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r=-0.96,宫颈指数与早产呈正相关关系,r=0.93.结论: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可作为预测早产的可行性指标,预测早产的警界值为宫颈长度≤3.0cm,宫颈指数≥0.5,预测早产的危险值为宫颈长度≤2.5cm,宫颈指数≥0.8.
作者:张志华;朱国平;张伟玲;黄艳仪 刊期: 2002年第05期